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马燕 《传媒》2016,(12):90-92
用户日益增多的新媒体社交在网络上形成了区别于真实社交的语境,部分受众基于“民意聚合”,在脑海中构筑“想象的共同体”,借此融入社交网络以形成弱势群体的聚合,抒发政治诉求;正向的民意聚合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社群文化,但当前社交语境下的某些民意聚合并不一定是合理的社交行为,如媒介事件被框架化,人物刻板印象加剧,非理性的表达让受众的价值观产生了偏移;对其纠偏,须有赖于官方对公民意识的尊重,媒体对职业道德和责任的坚守,以及公民媒介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环境下,民意表达仿佛潜藏在地下的熔岩,遇到脆弱的地缝便会喷发.民意表达的途径也因为借助更丰富的媒介形态而显得自由、活跃.然而喧闹的传媒也更容易传播杂乱无序的信息,错误引导舆论进而使其与敏感领域即司法,发生更复杂激烈的冲突.本文将尝试着分析两者之间已经及正在发生的矛盾,并探寻一些协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与媒介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媒介变革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各种媒介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二是不断涌现各种新的媒介,即媒介的融合与裂变。引起这一系列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创新。充分认识媒介变革的过程与规律具有重大意义,它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重大作用和影响,也将对现有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我们的社会顺利地进入信息时代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欢 《新闻世界》2013,(6):307-309
本文采取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劳教制度”这一议程的建构过程的展示和剖析,试图了解媒介是如何影响政策议程的?本文将媒介影响政策议程的过程分成了具有时间先后顺序的四个步骤,1、报道焦点事件,成功设置媒介议程;2、媒介议程塑造了民意;3、造成“民意景观”,形成了舆论压力;4、将舆论压力输入政治体系,触发政策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5.
张霆 《中国广播》2014,(11):43-45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需要顺应传播环境变革的潮流,主动为民意自主表达提供有效窗口,积极回应民意关切,以切实维护民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着眼点,改进舆论引导,有效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朱颖 《新闻前哨》2013,(8):96-98
融合了手机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兼具移动通讯、网络社区和人际传播等传播特性的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成为公众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微博这个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具有自由表达、有效整合、表达通畅等主要特质以及面临无序性、碎片化、边缘化等挑战,需要政府、公众、媒体三方共同努力促进微博这个民意表达新平台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网民以年轻人和学生为主,其中初中生占37.9%,高中、中专和技校生占25.5%,且有逐年向低学历、低收入人群扩散的趋势.这样的网民结构,使得网络民意与真实民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比如占网民多数的年轻人,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存在着一种发泄和游戏的心态,以“愤青”的面目出现,激情澎湃、口无遮拦、全无理性可言.而真正的民意则是一种理性的、严肃的民意,它兼顾了国家策略与社会诸方面关系等因素.因此,网络民意并不能真正体现民意,如果让网络民意支配一切,就意味着主流群体意见的缺失,就意味着真正民意的消解.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强势媒体.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媒介角色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网络媒体不仅在表达民意方面进一步延续“草根媒体”的角色,而且凭强大的传播功能在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题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引导主流舆论的不可或缺的媒体.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并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反而对传统媒体在信息报道、传播效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化媒体是当今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社会弱势群体借助社会化媒体实现自我表达与赋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媒介赋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意表现形式,不仅是信息传播形态的改变,同时是社会权力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博弈。在互联网用户中,草根阶层的数量急剧上升。因此,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如何使用社会化媒体自我表达和赋权的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媒话语权解析 传媒话语权是指媒介因其角色而享有的传播思想、表达意见、监督社会及反映民意等的权利,本源上它是公众话语权的延伸.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其话语权是无形的,它借助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通过媒介工具发表意见,进行社会监督,引导社会舆论和公众思想.  相似文献   

11.
畅通的民意表达是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获得尊重的基本保证.非正规渠道的民意表达和正规渠道相互配合,能寻求党和政府执政目标与群众意愿闻的契合点,能化解社会矛盾与问题.党和政府向民众进行灌输,居于主导地位,但随着民主意识的提高,民众的意识逐渐走向自觉,民意表达机制呈现出"双主体性".民众非正规渠道的表达是通过上访、舆论和民谣等以"无机形式"体现出来,这应当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媒介变革的驱动力源于科技发展进步和人类传播需要,而审美文化创新则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分析媒介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趋势,探讨数字媒介语境下审美文化所呈现出的虚拟性、交互性、便捷性等新特征,论述数字媒介中现实与虚拟的对话、真实与假象的对话、二元与非二元的对话等审美文化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13.
周子渊 《青年记者》2016,(14):103-104
媒介融合变革是思维的、市场的、知识的、模式的、渠道的综合变革.理解媒介已经成为永恒的主题,因为对媒介的洞察不仅仅改变思维方式、沟通方式、商业模式和信息的存在与传播方式,更为重要的是重新建构了人们对媒介的认知模型,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媒介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与发展,媒介生态结构也在不断变革,传统媒体在经历新媒体冲击的阵痛之后,已经开始并局部完成与新媒体的融合,手机报、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等,就是媒介融合的产物。作为对媒介生态和电视市场竞争的应对,在网络与互动视频的双重高压下,电视新闻(特别是城市电视台)在最近两年的传播策略上,悄然发生变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革,就是电视新闻的评论化生存。  相似文献   

15.
武非  窦志春 《传媒》2021,(17):56-58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当代艺术也迎来了创新变革的机遇期.其中,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视觉艺术传播带来诸多可能性,同时不断推进新兴数字媒介实现多元化变革.本文结合数字媒介环境对视觉艺术传播带来的不同层面影响,针对视觉艺术传播的发展现状和创新趋势,展现视觉艺术借助数字媒介在艺术媒介、活动、受众、技术等方面实现的传播创新.  相似文献   

16.
网络民意表达已成为推进改革纵深发展、提升政治文明的主要推力。同时,网络的多元表达尤其是包含其中的民粹主义思潮引起了学界高度的警惕甚至过分的紧张。本文以为,网络民意表达中显现出的民粹主义倾向完全是转型期社会危机的正常反映。故无须放大草根传播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应该倍加珍惜网络创造的繁荣的言论空间并以此为契机来改善整个媒介生态。  相似文献   

17.
报纸是媒介还是报社是媒介 ?电视是媒介还是电视台是媒介 ?到底什么是媒介 ?传统的媒介概念 ,对这些问题没有清楚的界定 ,而当前媒介的不断变革又使媒介的概念更加难以把握。透过纷繁的现象去认识媒介变革的本质与规律 ,在今天特别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信息传播时代向传播学界提出的世界课题。媒介是什么 ?媒介变革的本质是什么 ?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来自哪里 ?媒介变革将对现有的三大媒介产生怎样的冲击 ?传统的传播学是否还能适应媒介变革的现实 ?本文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络传播方式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使民意表达的渠道和空间不断拓展和扩大,并逐渐生发出一种新的民意类型--网络民意.  相似文献   

19.
尹瑛 《青年记者》2016,(5):24-25
近年来,高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体现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众高涨的权利意识和不健全的权利实践渠道间的冲突.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类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开放自主的表达空间,受到传播学者普遍关注,被视为具有“底层赋权”效用的媒介力量.①但事实上,借助新媒体成功建构传统媒体报道议程的议题多具备显著性、冲突性等可见要素,同时又关联到转型社会中公众具有共识性认知的社会问题,易于引发网友的共鸣和参与.而环境风险决策后果的不可预测性、隐匿性,决策影响的地域局限性等常限定了此类议题在新媒体上的舆论号召力,传统媒体在此类议题的民意表达中仍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媒介暴力、信息伦理与传播民主的议题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对媒介暴力的思考,突破效果研究的范畴,转而从信息伦理角度,以及从暴力与民主的关系角度而提出的传播民主问题建构议题。重新审视了媒介暴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杜绝媒介暴力,除了重提社会责任,倡导媒介自律外,加强法律监管更是重中之重。并且,只有充分扩大舆论民主,保证民意表达渠道的畅通,才能消除信息暴力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