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这是五十四中学高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所用课本为统编教材第一册。代数和三角内容并进。已学过的知识内容是:第一章第一节集合与对应,第二节幂函数、单调函数、奇函数、偶函数,第三章第一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二、命题意图:1.命题目标与教学目标力求一致。2.考试知识的同时能测量学习水平。3.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为《追寻守恒量》,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考虑到教学内容及授课对象的特征,笔者设计并实施了本节课的教学,展示如下.二、教学过程1.引入师:从这节课起,我们开始学习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课的任务是完成本章第一节内容的  相似文献   

3.
一、分享宁静 引"一抹"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节,是不是让你感到一种宁静的美丽和美丽的宁静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种宁静和美丽吧!读第一节.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在复习必修课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的力学问题.通过这一章的教学,应使学生清楚地理解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够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和方法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这是本章教学的基本要求.完成这一要求,对学好其余力学知识以至整个选修课内容都有重要意义. 单元划分本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1.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属于预备知识. 2.第二单元;第二节至第四节,主要是复习必修课所讲内容. 3.第三单元:第五节、第六节,主要分析和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以及连接体问题,是本章的重点. 最后一节介绍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选学  相似文献   

5.
郑百苗 《辽宁教育》2003,(8):106-107
一、分享宁静 引“一抹“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节,是不是让你感到一种宁静的美丽和美丽的宁静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种宁静和美丽吧!读第一节.……  相似文献   

6.
一、根据提示,回忆基础知识本热点专题是高考命题热点之一,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过程及表现和结果。请按照下列提示,回忆所学的基础知识。(一)按四个时期,回忆教材相关章节的具体内容1.民主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第二节:五四爱国运动、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六章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三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第四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校为配合省中小学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研究会,由张凌老师在一年级上了通用语文教材《朵朵葵花向太阳》一课.这一课分三节进行.这里是第一、二节课的纪实.第一节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朵  相似文献   

8.
上一期我们刊登了本教材第一章:第一阶段训练(第一台阶)的第一节(第一训练点):怎样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下面是第一章的第二、三两节。  相似文献   

9.
一、幼儿园传统命题画教学活动的弊端 传统的命题画教学活动设计步骤一般为:第一环节:提出课题,导入活动;第二环节:讲解演示具体嘶法和操作步骤;第三环节:布置作业,提出作业练习时的具体要求;第四环节:巡回指导;第五环节:讲评小结,教师讲评幼儿作画时的兴趣状况、努力程度等.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约数、倍数的意义>第一节.  相似文献   

1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及性质"一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信鸽往来     
问:2002年高招英语试卷第一卷第二部分第一节单项填空第35小题是:Meetingmyun-cleafteralltheseyearswasanun-forgettablemoment,Iwillal-waystreasure.A.thatB.oneC.itD.what该题的答案是B.one。为什么要选  相似文献   

13.
逻辑学的期末复习重点与教学重点基本是一致的。第一章的重点是第一、二节的两个小问题,即: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性质是什么?第二章的重点是第一至六节。第三章的重点是第二节、第四节。第四章的重点是第一节。第五章的重点是第一、二、三节。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1.教材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是初三教材第一课第一节的第四框题,是第一节的结论,也是第二节第一框题的理论基础。本框题有三个知识层次:原始社会不是理想的“黄金时代”;私有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层次论证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第二层次论证私有制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 1.教材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是初三教材第一课第一节的第四框题,是第一节的结论,也是第二节第一框题的理论基础.本框题有三个知识层次:原始社会不是理想的"黄金时代";私有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层次论证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第二层次论证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层次论证氏族制度的瓦解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们共同论证本框题所表明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6.
师:作者来到大兴安岭产生了一种什么感觉?生:产生了“亲切与舒服”的感觉.师:清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一共出现过几次“亲切与舒服”?它们又分别出现在哪几节课文中?生:课文中一共出现过三次“亲切与舒服”.第一次出现在课文的第一节中,第二次出现在课文的第六节中,第三次出现在第七节中.师:对.作者对大兴安岭“亲切与舒服”之感,就是作者写“林海”的原因.让我们随着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逐段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林海的.请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作者第一次的亲切舒服之感是怎样产生的?(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17.
课题:§1.10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人教社高中教材解析几何必修本第一章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节,从第40页16行起至43页止.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一、教材分析:二、教法分析:三、学法分析:四、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教材处理:本节是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安排两课时,本设计为第一课时,根据教学需要可对教材进行整体处理.本节课如果单一介绍人口增长知识点内容偏少,如果再增加人口增长模式的部分内容又缺少完整性,所以可将后面与人口增长有关的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中国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等知识调整到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可以就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进行判读训练,这样两节课知识都很完整.  相似文献   

19.
本节课是数学必修(1)第二章<函数>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本节课充分发挥自制课件的优势,将自己的想法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充分融入自制课件中,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容量更多.  相似文献   

20.
氧化——还原反应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用原子结构的观点了解这一反应,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本节的教学目的.本节内容共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以概念为主,第二课时以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为主.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通过提问,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提问:举例说明什么是氧化反应?(答案——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