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某老年人太极拳运动团体为例,通过对老年人非正式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的调查,探讨基于实践共同体的老年人非正式学习的特征,并试图揭示实践共同体对老年人非正式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工作环境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非正式的偶发学习已成为人类在职场中的核心学习形式.一般从与正式学习相比较的角度来定义非正式的偶发学习,它具有非计划性、非结构性、隐晦性、互动性等特征.默会学习、全人学习、实践共同体等理论能够为这类学习的合法性和价值提供辩护.  相似文献   

3.
赖群 《广西教育》2011,(15):29-30
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存在不少的问题,可应用非正式学习理念,从实践创新的视角,规划高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构建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突破课堂培训,创新学习方式,走多元化培养道路,在实践活动中推动读者自主学习,提升读者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存在不少的问题,可应用非正式学习理念,从实践创新的视角,规划高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构建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突破课堂培训,创新学习方式,走多元化培养道路,在实践活动中推动读者自主学习,提升读者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A0):122-123
非正式学习共同体有其自身的内涵和存在的理论基础,结合高校学生体育课程非正式学习现状,提出了微时代背景下尊重差异、注重核心、民主管理、共同进步的非正式学习共同体构建方案及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非正式教师成长共同体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不断涌现,它弥补了学校正式教师共同体功能发挥中的一些不足,在教师培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非正式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出现缘由、存在依据与运行定位都应与正式教师成长共同体有所区别,但不少非正式教师成长共同体在实践中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对实践重心的把握并不到位,需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非正式学习是非结构化的、目的模糊的、情境性的、自主的学习方式,研究生的主要学习形态是非正式学习。从该角度来思考,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既要注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传授给他们非正式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还要促进他们情感与道德的发展,并注意构建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非正式学习是非结构化的、目的模糊的、情境性的、自主的学习方式,研究生的主要学习形态是非正式学习。从该角度来思考,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注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传授给他们非正式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还要促进他们情感与道德的发展,并注意构建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构建城乡教师学习实践共同体是成都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构想之一.文章紧密结合成都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要构建城乡教师学习实践共同体,需组建一批供农村骨干教师、校长进城跟岗研修的实践学习基地学校.文章从审查、设计、行动、监测与评估的角度对农村骨干教师进城跟岗基地学校的建设与运作进行探讨,以期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农村新办学校为研究背景,对学生学习共同体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首先,从三个角度分析了农村新办学校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然后,从组内任务分配不合理、学习共同体参与者范围较窄以及学习共同体间的交流过少三个方面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了更好进行农村新办学校学生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非正式学习成为个体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非正式学习效果是当前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及个体交互程度是影响网络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因素。结合互动深度量表、学习共同体基本特征、互动知识建构和虚拟学习社区三角形理论模型建构的大学生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深度互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近2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参与频率最高的网络社区依次是QQ空间、SNS社区、微博、各种贴吧及论坛等非专业性社区;在参与网络社区的过程中,大学生形成了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并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互动趋势。活动形式的丰富程度、资源的共享性、活动主题的新颖性、专业性、活动内容的发散性、以及知识检索与管理功能等知识性维度因素;友好的用户界面与体验、开放的作品上传功能等技术性维度因素;成员间的平等性与归属感、互动的规范要求、奖励机制等社会性维度因素,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深度互动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线实践共同体的学习已成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崭新方式,对它的研究也已成为网络教育应用的热点之一。但是,人们为何热衷参与这种学习方式,其主要动机和缘由是什么却鲜有研究涉及。基于“Sybace在线”网络共同体的实证研究显示:在线实践共同体的基本成员角色包含发起者、协调者、核心成员、技术支持人员和一般成员;成人是否选择参与在线实践共同体主要由内在动机决定,成员参与动机是理智、有选择、有目标的,各个动机因素之间并不独立无关,而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激发和维持成员参与动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结合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从建构主义教育观出发,借鉴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对远程教育实践共同体中的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从教师角度提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有效促进实践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是当前终身学习社会的战略主题,网络实践共同体是其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它是非正式学习的典型形式。它具有高效的信息分享、知识创造、平台稳定、资源重用等学习特征。非正式学习通常经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管理期四个循环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学习共同体理论崇尚参与式学习,知识建构自主性与社会性,多元主体对话协商、和谐共生。传统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弊端明显,将学习共同体理念融入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改革尤为重要。有必要遵循平等友好、互信互惠、求同存异、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原则,按照学习共同体理论,从心智模式、学习共同体形式、教学方法、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等角度入手,构筑公务员制度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非正式学习:学习科学研究的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学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个体日常活动中的有效学习方式,近年来正逐渐成为国际学习科学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场馆学习、服务性学习和职场学习是三种典型的非正式学习模式。通过对三种学习模式比较分析发现,非正式学习受到个体情境、社会情境和物理情境等三类情境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可获得多元的学习结果,以促进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对非正式学习的研究可拓展我们对学习和教育本质的理解,为了促进非正式学习的研究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可以构建评价非正式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估体系,探索影响非正式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谨慎推广非正式学习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实践共同体作为一种与正式的行政管理组织机制截然不同的非正式、开放性组织形态,在推动新时期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首先梳理了实践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及教师共同体的概念,以教育部2018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例,研究和总结了实践共同体本土实施在“问题导向-机制创新-模式探索-资源建设-教师成长-均衡发展”六个方面取得的系统成效;深入分析了实践共同体项目在“工作机制、运行机制、协同机制和参与机制”四个方面的机制创新;提出了实践共同体项目深入发展需要解决的两个薄弱机制:教师激励机制和优质资源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8.
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改革需要,学校需要不断的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来推动全体教师专长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创新型组织。本文以知识的社会建构性为基础,论述了知识和学习对文化和实践境脉的依赖性,指出学习共同体为知识的社会性建构提供了有效的环境。由于组织和共同体的不同社会学意义,本文在比较了学习共同体和学习型组织的异同后,认为学习型组织通过建立有利于组织学习的制度环境,能够为孕育知识创新的学习共同体的产生创造条件。在正式组织中建立的学习型组织和非正式环境中培育的学习共同体的双重编织架构,构成了基于知识创新的学校组织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实践工作场已成为了非正式学习应用与研究中最为深入的领域之一。此种研究倾向也波及到了职业教育领域。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工作场所学习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进行描述,从而提出工作场所学习理念下职业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本质上属于实践共同体、知识建构共同体。该文设计通过课程学习、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三种学习方式的连续体的作用下,从认知性、技术性和社会性三个维度综合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学习支持系统,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侧重性地提供支持,实现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有序发展。在构建以区域性互动为特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协同发展为愿景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分别对三个维度的内外部学习支持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