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也有多如牛毛的考试,也有高考,甚至高考录取标准也是初、中等教育的“指挥棒”,但这是一根与中国高考截然不同的“指挥棒”,里面包含了对一个学生评价的种种方面。这里面有没有我国可以借鉴学习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2.
无庸讳言,高考在我国,是一根强力指挥棒,是应试教育的风向标。中国高考的特征,可以说是“一考定终身”,甚至“一分定终身”,这种以一次考试来评价并淘汰学生的制度,多年来遭到有识之士的强烈批评。今年,一些重点大学开始自主招生的尝试,也是因为看到了这种评价制度的不合理。近日,美籍华裔学者黄全愈出版了新书《高考在美国》。我们看到,美国也有多如牛毛的考试,也有高考,甚至高考录取标准也是初、中等教育的“指挥棒”,但这是一根与中国高考截然不同的“指挥棒”,里面包含了对一个学生评价的种种方面。这里面有没有我国可以借鉴学习的东西呢?为此,本版摘编出若干章节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3.
《师道》2011,(1):60-60
对高考指挥棒的责难是如此多,对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了。《人民日报》曾刊载《高考改革新动态》一文,其中有这么一句话:“5省区的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内容不尽相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与高中课改有机衔接,发挥高考指挥棒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笔者对于“发挥高考指挥棒作用”深有感慨。(见《中国考试》,作者:刘文超)从反对用高考作为指挥棒到承认指挥棒并要求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考,是对学生从小学到高三其12年所学知识的检测,长期以来,我们高考的要求一直是“学什么,考什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升学率等利益的驱动,在教学中,老师往往是“考什么,教什么”,这与我们的教育目的显然是相反的,因此高考就成了指导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高考的命题倍受关注,因为高考每每被指责为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尽管这有点代人受过之冤,但其“指挥棒”的作用却难脱干系.因此国人越来越寄希望于高考的“指挥棒”能将应试教育引向素质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高考除了有选拔和评价功能外,还对中学教学有导向作用,故人们常说高考是“指挥棒”。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研究高考试题是高考结束后暑期要做的大事,也是反思高三复习备考教学要做的工作。我们从命题考查的知识方向、能力要求、考查方式、命题视角等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7.
苏有朋  邹凯 《高中生》2012,(10):4-5
有学者说:“有什么样的考试,就有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换个角度看考试的“指挥棒效应”,不同国家的“高考”有不同的命题诉求。让我们放眼世界,看看“洋高考”的部分考题吧。  相似文献   

8.
高考因其“指挥棒”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只要大学招生的选择性存在,高考则是必需的,也必然存在。但现行高考错了:错在单一化,错在一贯制,错在导向。现行高考的错误导向,已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倡而不行、推而不动的最大障碍,现行高考制度必须改革,其思路是:高考改革应十分注意发挥“指挥棒”的导向功能,应建立较科学的甄别考生差异性的指标体系,高校招生模式应该多元化,高中在高校招生中应有参与权与发言权等。  相似文献   

9.
李明 《成才之路》2010,(5):I0012-I0012
去年有11个省份开始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和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被纳入录取参考。有人认为这意味着“一考定终身”的终结,但也有人质疑,形式的改变无非是将“斩首”变成了“凌迟”。在高考依然是教学“指挥棒”的形势下,如何调整高考与新课改的关系,成为社会各界特别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也有多如牛毛的考试,也有高考,甚至高考录取标准也是初、中等教育的"指挥棒",但这是一根与中国高考截然不同的"指挥棒",里面包含了对一个学生评价的种种方面。这里面有没有我国可以借鉴学习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11.
高中历史教学在当前新形势下有两个我们积极探索研究的热点问题:一是如何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历史教学如何适应当前高考综合化改革的趋势。这两虽然表面很不相干,但实质上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这一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的面,其最终都是围绕素质教育这一核心而展开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必须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我们的每门课的教学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接班人,而长期以来人才的评价手段、高中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因此也理所应当改革自身以顺应时代潮流,高考综合化的改革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高考是高三地理教学的“指挥棒”,那么,在教学中采用的各种测试题无形之中也在为学生们的复习起着某种“指挥棒”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测试题的设计与编写做一些更深入、更具体的探讨。一、明确用途,分类编写测试题按其性质和用途,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时测试题(  相似文献   

13.
考核是教育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考核本身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但其前提是考核应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高考的本质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合适的生源,但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也发挥着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功能。目前的高考改革须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且应有其限度。  相似文献   

14.
回顾120年来我国教育方针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劳”的演变历程,探析各“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可为当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高校考试招生对高校和高中有强大的影响力,更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在当前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应根据“高考指挥棒”理论,依照“五育”的时代新内涵,构建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高考体系、“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高考招录评价体系,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考对学校教育发展的导向,是历史与现实的事实。从理论上讲,它符合高考目的与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不妨承认考试是“指挥棒”的客观事实,抓住素质教育的实质,把握好新生入学的质量标准改革,实行“高中生全面素质+高校个性素质要求”的综合选拔标准,使高考同时有利于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纷纷总结成绩,大谈深化课改的当下,北京市三位历史学科特级教师张增强、李晓风、成学江却冷静思考,尖锐地指出历史课改、历史教学乃至历史教育仍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可谓“盛世危言”。三位的立论根据是,历史课程几乎没有改变“繁、难、偏”等传统弊端,教学内容繁缛不堪,学生成长所.必需的文化素养类知识依然缺失。他们着重指出,历史高考的“时代贡献”功不可没,但其“指挥棒”功能也是加重课程负担的最重要因素。问题的症结在于,高考试题尚未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思想。真正完整体现正确教育思想、课改理念的高考试题,应能综合考查学生12年基础教育学习历练之后的文化素养,而这样的试题当然是现行“传统”复习课所无法应对的。怎么办?回归课程,是最简单办法,也是最好办法。把高考内容的评价与改革带入对教与学过程的研究,可以促使高考内容既适应课程改革,也推动课程改革。正是纠结于“指挥棒”不能指错方向的心绪,他们才勇敢地做出了“擒赋先擒王”的行动选择,也便有了这一系列发乎真心的文字,它们将成为人们重新认识历史高考与历史教育之间错综复杂关系及其改革方向的一扇新窗户。我们企盼同仁们也能借此踊跃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7.
李勇 《中国考试》2005,(5):6-10
高考命题是整个高考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高考试题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考试的科学性、公平和公正性,影响高校选拔新生的质量.而且也影响着中学的教学,因为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中学教育一时尚无法改变。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长期以来,高考试题的质量一直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大学入学的惟一的衡量标准,高考就像引导高三复习的指挥棒,极具权威性。教育部对高考提出“两个有利”的要求:一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二是有利于中学教学[1]。可见利用高考促进教学改革是其主要的目标之一。那么英语高考希望在哪方面引导中学英语教学呢?让我们来看看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对高考的要求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一、近几年高考的趋势和导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份高考试卷就是一篇“阅读材料”。高考试题,处处显示着对语言能力的重视。不但是阅读理解题,就是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单项填空也都是在读准的基础上才能做题。几乎所…  相似文献   

19.
事半功倍.是每一个学生在复习中都盼望的。如何才能达到“倍”的复习效果.“事”是至关重要的。“事”的对象应该是作为指挥棒、航向标的高考试题。要认真研究这些高考试题。探寻高考历史题型的命题特点、原则,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走势.在此基础上的复习才有“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中生面对高考为何如此平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高考不仅深受学生重视,且竞争异常激烈。但美国高中生面对高考却十分平静,且在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下,素质教育仍蓬勃开展。究其原因,其高考招生制度功不可没,如:重视平时成绩,建立长效考核机制;考试次数多,并选取最高分;重分数,但更重人的综合素质等。当前,我国高考改革应以美国为鉴,实行既重分又重人的考核方案,实行多次高考,大力进行高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