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湖 《广西教育》2007,(9B):44-44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教师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感情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背景下,正确解读教师权威以及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来适应信息时代教学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把学生看作是有待发展的个性化主体,要求建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权威重新进行解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对广大生物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师,应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谈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更新教育观念 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4.
一、营造提问的条件,使学生敢问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提问的心理障碍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在人格上尊重学  相似文献   

5.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表明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在自然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仍是课堂主宰的情形。这样学生的“自行探究”便流于形式。在自然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换教师的角色,营造民主、平等的探究氛围。 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自行探究,必须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信任、尊重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就是“主体性教育”追求的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课堂再不是教师的一统“天下”,由教师自由驰骋;而是师生共同的天下。教师由课堂的主宰变为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教学,提倡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时者.这就要求教师突破“只见教材,不见人”的局限,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学生创造一个交流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生物教师应如何面对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对广大生物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师 ,应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谈谈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1 更新教育观念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才会采用创新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 ;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 ;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在中学生物教育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必须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才能得以实现。没有民主,就没有创新。二、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安排课堂45分钟的教学活动,既要使教学活动趣味盎然,再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又要从琐屑的讲…  相似文献   

10.
语文活动化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具有平等性、民主性与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首先要求教师"以人为本",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整个教学在民主与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在师生密切和谐的互动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真正的学习乐园。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对广大生物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师,应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谈谈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更新教育观念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在中学生物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正一、运用平等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平等关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言语策略上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开口,乐于实践。教师课堂言语的选择与使用最能体现这种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特征和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  相似文献   

13.
<正>1.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新课程的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观主张教学活动以教师为本,师道尊严,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与主体,学生围着教师转,绝对服从教师。上课时老师讲学生听,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厌烦、疲倦,缺乏思维和积极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师生平等、民主,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指导者、引路人。  相似文献   

14.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构建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角色定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要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互动中保持关注课堂有锻炼学生的机会,以达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5.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条件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条件。而“教师台上站,学生台下听”的课堂氛围则给学生、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取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集体研究。而教师则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16.
正一、更新观念,积极营造融合的教学氛围,在和谐中互动,体现教的民主性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课堂观,把课堂教学从"一言堂"转变成"群言堂".把教师的权威教学转变成师生平等.共同探讨的民主教学.并给学生的思维、行为以较大的自由度,让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能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课堂上,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一旦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对教师的观点提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让学生自主、愉快地学习,就必须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分析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教师既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又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具体化为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课堂情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创建民主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果的必要保证.虽然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传递角度讲,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水准和质量.我们应该认识到,  相似文献   

19.
一、更新观念,积极营造融合的教学氛围,在和谐中互动,体现教的民主性 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课堂观,把课堂教学从“一言堂”转变成“群言堂”。把教师的权威教学转变成师生平等。共同探讨的民主教学。并给学生的思维、行为以较大的自由度,让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能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20.
黄凤春 《辽宁教育》2002,(10):47-47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民主性原则为指导,实施民主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基本出发点。“民主教学”体现了一种比较科学的师生观念,它表现为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存在统治和从属的关系,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胆地想、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勇敢地说的时机,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使课堂教学成为情感的课堂、能动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