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过去的这些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知识面要宽,能力要强,而且素质要高,要有专长,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章在对我国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传统的学徒制、学校形态和合作式的发展过程。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基本特征,与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合作式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徒制"将传统的学徒培养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模式,是对传统学徒制教育模式的传承与创新,实现工学交替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本文从当前汽车电子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出发,研究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概况,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人才培养的特征,需要从理论上研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与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探索了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要解决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问题、移植国外人才培养模式要本土化问题、要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方绪军 《成人教育》2017,(12):59-63
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现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技术化的趋势,基于技术化人才、技术化社会、技术化教学三个方面来反思人才培养模式哲学取向的不足,指出智能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基于此,提出了智能时代必然会给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其重构的核心框架包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一贯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职业教育高端订制化的人才培养定式,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层次的特色人才培养范式,构建跨学科、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优化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文章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学者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献,围绕一个中心,从三个维度、三个跨度和三种主要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对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启示,期冀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及本土化实践变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发达国家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做了大量的推介、研究、探索和创新工作.在此背景下,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的实践变式进行分析并提出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60年来改革与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了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半工半读"、八九十年代的"产教结合"和21世纪以来的"工学结合"等模式,并对不同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旨在更好地了解我国职业教育60年的变迁,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徐国庆在《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中撰文,阐释了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五个根本性影响,分析了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并且提出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框架。首先,作者分析了智能化生产中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替代了传统的固定式流水线生产,这种生产系统给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实施学长制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文关怀式的学长制提升为参与课堂组织管理的学长制,从而改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职业技术学校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职教学长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效果,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阐述职教学长制人才培养的方法与路径及职教学长制的核心要素,旨在拓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邱希华 《文教资料》2014,(32):89-90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我校"四融合、三统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期望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出发,基于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界定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3.
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对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认识的基础上,从我国职业教育理念的发展分析入手,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以及质量评估等几方面对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4.
郝云亮 《江苏教育》2023,(39):13-17
为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新挑战,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探索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变革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角度对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总结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历史演变,综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创新,阐明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并概括了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前瞻,以期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3):155-157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促成了德国制造业走向巅峰的神话,其发展成就对中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诸多困境,希望能够通过分析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来引发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探寻中国职业教育向纵深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观点     
建立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是大势所趋
  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但相比世界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我们还不是一个职业教育强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尚缺乏一个在国家层面上相对统一的职业教育主导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缺乏主导话语权,这既不利于与国际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更不利于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首先是一个国家层面上的统领模式,它指导与引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其次是一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模式,它能有效地在各个职业院校中推广实施,是每个学校经过努力都可以实施的模式,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基础标准。作为主导模式,它既能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特征,又能做到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知识、能力递进的学习;既能体现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又能突出职业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各个职业院校在此基础模式上,可以根据学校不同,区域经济的不同发挥学校自身特性,开展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实践。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向社会宣传职业教育,帮助社会与企业了解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高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的认可度,有助于企业参与和职业院校的合作育人。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可以认为是一项职业教育的国家政策,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推动实施,可以引导职业院校更加清晰地认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基本要求,更科学正确地理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从而整体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项基础工作,职业教育必须构建起全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保障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顺利进行.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等方面对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模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对职业教育的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从2022年职业教育领域中文和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科研论文可以发现,国内外职业教育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稳定增长的趋势。国内职业教育研究在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深度上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政策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国内职业教育研究已形成鲜明特色。国外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围更广泛,涵盖了更多的学科领域和研究主题,较多关注职业教育实践应用研究。相比而言,国内职业教育研究存在领域和方法较单一、实践性不强等问题。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需创新和扩展研究视角,从多学科视角探索;进一步加强微观层面的分析;加强实践性,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研究的概况,并从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职业教育园区的类型与模式、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校企关系、投资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对国内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研究的观点进行梳理,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职业教育园区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