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或是在同一种文化之间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发展的过程。翻译,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作为推动中西方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催化剂,也逐渐显示出其超凡的重要性。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在翻译的研究中,习语也彰显了其特有的魅力,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大量存在。在英语中,习语包括谚语,俚语,固定短语和惯用表达等。本文将从习语的翻译的角度,简析功能对等性理论在在习语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王莉 《考试周刊》2009,(19):103-104
食物名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显示出不同的文化喻义。对比它们的喻义差异,在翻译英汉习语中的食物词汇时,可采用直译法、替换翻译法、意译法三种不同的翻译方式,从而有效地传递习语的文化信息,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部分,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其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本文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通过对英汉习语中文化内涵的比较与分析,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语言转换及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框架理论为指导,以十九大报告中的习语翻译为例,阐述该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英汉民族基于各自的文化差异,形成相同或不同的认知框架。框架理论关照下的"语义"和"文化"因素在习语的理解及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认知框架相同、认知框架不同和认知框架缺失这三种情况出发,探讨习语翻译策略,以期对习语翻译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不折腾"一词的翻译方法对习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中的喻体词汇含有极为丰富的意蕴。在对习语喻体翻译中,利用移植法翻译,既充分保持了源语习语中的喻体词汇,展示了源语文化的独特特征,也十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刘学 《现代语文》2010,(6):113-114
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中的瑰宝,它形式简洁、内涵丰富。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不同语种的习语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文化特征。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的难点。本文旨在从揭示文化内涵的角度探讨英汉习语翻译的方法。翻译中,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归化法或异化法,或者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以保证信息量的传递,同时,避免文化冲突的产生,使翻译真正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不同语种的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的难点。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目的的不同,适当采用归化法和异化法.或者两者结合.才能将习语译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8.
徐学敏 《考试周刊》2011,(26):113-1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在翻译中很难把握,也往往是翻译的难点。只有正确地理解其内涵,才能译出习语的内在意义。本文中我将通过中英两种文化异同点的比较,将习语翻译归纳为三种关系类型: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习语翻译中的文化难点,尝试给出了几种解决方法。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才能将习语译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9.
房晓静 《文教资料》2015,(3):186-188
习语的形成与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产生习语的温床。习语产生于文化,反过来,习语又反映文化的各个方面。文化差异是造成习语理解和翻译的最大障碍。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文化内涵的分析和比较,指出了习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主要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同义习语套用法等几种常用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
在跨文化交际当中,如何沟通文化差异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英汉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体现在习语的分类当中:形、义(包括喻义)完全相同,形义基本相同但喻义不同,喻义完全相同语义不同。要跨越文化差异,正确理解英语习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即探寻英语习语的起源,找出该习语的引申义,在其象征义的基础上来寻找汉语成语的对应词。常用的三种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为直译、意译和音译,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应该使用综合的翻译方法来达到语言转换及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刘迪 《海外英语》2011,(9):254+256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源于体育运动的习语比比皆是,中英体育习语都深深打上了异域文化的烙印。该文在著名翻译家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阐述了体育习语翻译对社会文化传递的重要意义,以及体育习语来源及其文化内涵对于其翻译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英汉动物习语翻译原则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很高,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喻义也就会出现差异。本文结合中外翻译家的翻译实践,来探讨英汉动物习语翻译的几种原则和方法,即语义等值原则、保留文化原则、用词选词原则、美学原则,及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释义法。  相似文献   

13.
习语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译文质量及文化信息的传播.<红楼梦>杨译本中对习语的翻译主要采取了五种策略:保留形象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直译加释义,借用同义习语.从对各种译法所占比例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来看,杨宪益夫妇主要采用直译法对<红楼梦>习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异化"处理,以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达到其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可见,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体现了其文化翻译观念.  相似文献   

14.
马美立 《快乐阅读》2011,(14):187-188
翻译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棘手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具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英汉习语承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因此了解习语的文化特征,掌握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才是译出好的作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能折射出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共性、相似性与个性.习语的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文章首先诠释习语,指出习语翻译研究现状,并比较主要翻译策略.接着,作者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英语习语的主要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意译法;其中,直译法和意译法又分别细分为三种翻译策略予以详悉探究.最后,作者提出以直译法为主、其他译法为辅的主张,强调直译法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习语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转换与交流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中“归化”与“异化”两者间“度”的把握。译者们在翻译带有文化特色的习语时势必探悉负载其中的文化信息、考究其语源及英汉习语的对应语义关系。比较分析《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翻译,从而例证归化过度抑或异化过度都会影响本土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7.
英汉习语由于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不同的文化特色,使得其在互译时易因不当的转换造成习语翻译的语用失误。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汉英习语翻译语用失误的实例,来探讨汉英习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以期避免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18.
异化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异化与归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方法。而习语堪称"浓缩的文化"。本文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异化、归化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具休运用,并得出结论:异化和归化是互为补充的,翻译时应依据不同情况作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9.
浅谈文化因素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民族语言中的习语(俗语)皆有特定的民族习俗背景和民族文化渊源,习语的翻译应注意"信息"的准确转达,故宜译成与另一民族语言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习语(俗语成语),而不宜字字对译.习语翻译要更多地寻找不同民族文化、语言中的共同之处,才能把源自不同民族文化土壤的成语典故,清楚明白地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一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人们世代沿用、筛选、锤炼而成的语言和文化的精华,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习语上表现为因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及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产生的明显差异;英汉习语所反映的多种文化差异,为跨文化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二者各自不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的翻译方法,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