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逸周书》的异名《周志》、《周书》、《汲冢周书》在献中被录、引用的时间不同,说明《周志》是《逸周书》的底本,编成于春秋早期;《周书》编成于战国早期;《汲冢周书》编成于东晋时期。今天《逸周书》保留了《汲冢周书》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诗经》学从汉初的压抑中奋起、文、景时期、积极进取,逼黄老思想退位;武、昭、宣时期,屈居于《春秋公羊》学之下,仅作为治国指导思想之一;元、成、哀、平时期,成为治国主导思想;进入东汉以后,又让位于《孝经》,渐渐远离政治中心,就《诗经》学内部来说,文、景、武、昭、宣时期,《鲁诗》学盛行;元、成、哀、平时期,《齐诗》学超乎其上,东汉《毛诗》学兴盛,《韩诗》学亦稍有起色。《诗经》学作为上层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远近,决定于它满足社会需要和统治需要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李冬梅 《语文知识》2006,(12):15-15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合抱之木,生于亳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相似文献   

4.
周永年是清代著名学者和藏书家,一生孜孜矻矻,数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文化事业。本文主要从倡导“儒藏说”推动《四库全书》的纂修;校勘《永乐大典》;分任《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三个方面论述他对《四库全书》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继续教育》2007,21(11):64-64
《继续教育》杂志(月刊)创办于1987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目前国内继续教育领域发行范围广泛、发行量大、具有主流影响力和较大知名度的全国中文、教育类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教育科学类排名前列期刊。[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史记〉献学丛稿》2000年1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入论18篇,分为三组:第一组9篇,讨论司马迁生年、《史记》断限、《史记》亡缺与续补、太史公官职等;第二组4篇,讨论《史记》取材,重点探讨《史记》与诸侯史记、《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的关系,以及《晏子春秋》、《管子》、《孙子兵法》、《新语》、《司马法》诸问题;第三组5篇,讨论《史记》编纂学,探讨《史记》体例、述史框架、《史记》纪传体与传记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Code 《成长》2005,(12):91-92
2005年的法冶热点颇多,几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法都有大动作。比如《治安处罚法》、《物权法》的出台,从实体到程序上以权威保障民权;跟学生密切相关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做了很多细节性修正,《考试法》面试唤醒社会城信;跟收入相关的《个人所得税法》在多方强烈呼吁下有了新动向。此外,《反国家分裂法》、《公务员法》、《直销法》、《公证法》、《妇女权益保护法》、《证券法》、《民事诉讼法》、《劳动合同法》等等一系列条文颁布、修正或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区域化与学形成了一种难以分离的亲缘关系。例如现实主义学传统以流传于中原商殷的《诗经》为宗,浪漫主义学传统则以滥觞于江汉荆楚的《楚辞》为源;诸子散中的《老子》、《庄子》、《列子》表现出南方化的浪漫和空灵,而《论语》、《孟子》、《荀子》则表现出北方化的严谨和求实。根据《史记》记载:楚人祖先在周成王时就被分封在荆汉之域。  相似文献   

9.
有志者事竞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古往今来,有多少不朽的业绩都成于逆境,砺志而弥坚,在奋进中达到升华。这些事例,给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启发:小学生是新世纪祖国的希望,是科技时代的主人。要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才,我们从小就应该抓好他们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0.
《继续教育》2006,20(7):64-64
《继续教育》杂志(月刊)创办于1987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目前国内继续教育领域发行范围广泛、发行量大、具有主流影响力和较大知名度的全国中、教育类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转载量教育科学类排名前列期刊。  相似文献   

11.
《诗经》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民俗、礼俗都有一定程度的折射。《诗经》婚恋诗主要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媒妁之约与自由恋爱共存的婚恋结合方式;"六礼成婚"是主流的婚姻模式,而"仲春之会"则是在特殊条件下的手段及补充;同时存在媵妾制与一夫一妻制并举的婚姻模式。本文试从这些诗歌表现的多元的恋爱状态以及婚姻模式来展现周代各个阶层人民的婚姻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2.
《诗经》婚恋诗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广阔而复杂的礼仪制度、婚恋习俗及婚恋生活状况。由于婚俗在民间有一定的传承性,《诗经》婚恋诗中存在着一些对远古自由婚恋风俗和母系社会婚姻遗迹的描写,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女性在母系社会曾居于崇高地位。同时,通过《诗经》婚恋诗对女性婚恋无自主权、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沦为生育工具等男尊女卑社会现实的深刻描写,我们也能看到周代的女性地位已由崇高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3.
《诗经》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现实,其中的婚恋诗更是多角度地反映了周代社会的婚恋风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婚所反映的只是社会对婚姻本身的期待,所突出的也只是伦理和政治的意义;非礼仪的“婚会”是对正规聘婚的补充和完善,显示出周人对增加人口的强烈渴求;媵嫁婚是多婚或群婚制的残余形态,它的实行是周代现实政治的需要。此外,自由恋爱和抢婚习俗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反映出周礼对原始婚恋风俗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奁集》以写艳情为主,后人对作者韩亻屋及其艳情诗作多有不满,这主要是囿于儒家“诗教”说的影响。《香奁集》包容了艳情诗的多样题材,成就在唐末同类诗作中最高,对后世影响较大,在唐末诗坛具有艳情诗的标本式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从《诗经》生成机制的角度,分析了《诗经》与周代讽谏制度之间的关系。指出:公卿列士献诗制是周代诸多诗歌采集制度之一。也是贵族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言志”是“诗”的本质特征。公卿列士通过献诗表达了自己对时政的看法,以辅助朝政。根据内容特征的不同,可分为颂声之作;怨刺之作:风化之作。这些作品经过乐官的整理、谱曲。收入典藏。成为早期的《诗》。  相似文献   

16.
婉约也东坡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对词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建立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派。虽然苏轼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而豪放却不是苏词的主流风格。苏轼词婉约风格也很突出,他的传统题材的词作,既吸收了婉约派词人抒情的真挚和细腻,又显示了深沉、淳厚的自家面目。  相似文献   

17.
宋词有两大流派,一是婉约词,一是豪放词。北宋前期基本上都承袭了晚唐五代词风。词至柳永而一变,在内容上常写羁旅行役,男女恋情,辞藻多彩,音律谐婉,风格清婉绚丽,给人以柔性的美。词至苏轼而再变,一扫晚唐以来浮靡温柔的词风。凡身世友情、怀古感旧、伤时叹世、咏史说理、山水田园等内容,均可入词,从而冲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界限,给人以阳刚之美。本文以柳永的《雨霖霖·寒蝉凄切》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谈谈宋词的阴柔美和阳刚美。  相似文献   

18.
魏夫人的词作虽大都语言清雅秀媚,但有时也用俗语俚辞,真率直朴,天然本色,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反映出宋词庶民化的显特色。朱淑真是一位有独立人格意识和反常思维习惯的、很有艺术天赋的女性,在北宋历时近百年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觉悟的学新潮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她,敢于用许多士大夫都不敢用的词来表现个人的“私情”,证明其新化人身份和反礼教的叛逆女性的形象。李清照是宋型化的标准产儿,是中唐到北宋化转型的新化观念、新价值思维所孕育的一位新型女性的代表。她在其词作中所表现的对生命激情的体验中,升华了自己对丈夫的爱,也升华了内心世界的审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从五帝时代到商朝,"诗言志"是统治者用语言向神表达感情、表露心迹的一种方式.到了周朝,人文精神觉醒,"诗言志"蕴涵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诗经》中的有些"诗"开始"言"劳动人民之"志".《诗经》中的"恋歌"开始"言"人对人本身的而不是对神的感情.中国古代重视"立言",古人借"立言"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扬雄将自己的哲学代表作叫《法言》.在明代,小说家将小说或小说集叫做"言",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小说和古代阐释哲学观点的说体文有渊源关系,在古人眼里,可以用小说来反映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北宋中后期艳情词在情感含蕴上"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在审美品格上,对"以艳为美"的词风进行了改造;在情感表现上以健笔写柔情.这对晚唐五代以及北宋前期的艳情词,是一种转变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