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风建设是中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育人、开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保障.当前中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主要存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师教学方式与质量有待改进、学校管理机制不成熟等问题.分析"三全育人"理念对中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探索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遵循全过程育人的工作规律、打通全方位育人渠道的学风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
论"学风"     
重视学风建设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现实要求.当前学风不正的突出表现是理论脱离实际,并可以从思想观念、文化、社会、政治、体制等诸方面追溯其根源,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对策是坚持"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3.
"学位教育"不当用词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学位教育"不当用词,概念不科学,歧义丛生.学位是授予个人的学术称号,不能自身直接成为培养人的活动,即成为"教育本体"意义上的"学位教育"."学位教育"不当用词,还衍生出混淆学位与教育两者关系的种种谬误,导致人们学风浮躁、无所适从、思想混乱."学位教育"不当用词的蔓延,原因在于人们缺乏严谨的学风,有关部门对不当用词的危害缺乏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学位与教育的两者关系缺乏明晰的认识.为纠正这种不当用词,期待有关部门率先垂范;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学风建设;各报刊的编辑记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不做义务宣传员和推销员.  相似文献   

4.
党校学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在党校学习的广大干部的学风状况。党校的性质决定了党校的学风只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建设,贵在坚持,要充分发挥党校在学风建设中的阵地作用,就要努力从环境、教风、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党校优良学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职学风建设的"疏"与"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风建设具有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发生学风不正的原因很多,有学生的自身原因,学校原因,社会环境原因等多种方面,各学院学风不正的产生机理不尽相同,所以加强学风建设的方法和渠道也不尽相同,但从学风建设和管理的理念上都应该做到"疏"与"堵"相结合的方式."疏"是"堵"的基础,"堵"是"疏"的手段,只"疏"不"堵"则没有力量,只"堵"不"疏",则物极必反,只强调某一方面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高校学风的内涵分析,高校评估中"学风"指标存在三点不足:一是高校学风评估对象的主体错位,二是主要观测点所站角度较低,不够全面,不能把握学风的根本问题,三是学风现状与长效机制脱节、现象与本质脱节。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的建议:在教师风范指标中,增加教师的科学精神、学术价值追求及成果一个观测点;学习风气指标中,应为学生学习理想与精神风貌,学习态度、行为与品质,学习环境与氛围,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与效果等四个观测点。  相似文献   

7.
"党风"、"学风"和"文风"是毛泽东在论述党的作风建设时经常运用的三个概念.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实际,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党风"、"学风"和"文风"的科学内涵及主要特点.毛泽东对"党风"、"学风"和"文风"概念的科学界定,在党的作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强化学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学习风气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的集中体现,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要树立三种观念,为学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打造三个平台,为学风建设提供客观保证;理顺三层关系,把学风建设引向深入持久.  相似文献   

9.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学风建设也是高校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如何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把学风建设做得更好,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从创建网络平台信息公开;建立和完善学风建设制度构建"五优"模式;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动态评价系统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高校学风的现状是科学、有效开展学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学习动机现实、学习兴趣一般、学习态度不妥、学习能力欠佳、学习品质不良、教师活力不足、学术氛围不浓"等问题.学风建设问题应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为此,可以从建立成才引导机制、完善学风激励机制、创新学习评估机制、构筑自我教育机制、构建心理教育机制、健全教师评价机制、规范科研运行机制等方面来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2.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千谒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应用文体,从应用文的实用效果来看,这种文体的真正成熟应在宋代。本文通过三苏的干谒文,兼与唐代干谒文的比较,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三苏干谒文的成功之处,即构思纡徐婉曲,曲折往复;自我展示,恰如其分;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相似文献   

17.
论“硬新闻”的“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硬新闻”写“软”,成为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软化硬新闻,要把理论认识和新闻实践统一到党性与群众性相一致上来,找准党的要求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关键在于确立一个新而巧的新闻主题。硬新闻软化到位的标志,是广大读受看报道。  相似文献   

18.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9.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20.
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体现了其诗歌审美理论,在古代诗论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滋味"说吸收了前人"味"论的文艺思想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五言为体、抒情写景的详切充分、追求"自然英旨"、"风力"与"丹采"的具备等方面,它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