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武术套路动作节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古老化遗产,它的运动美及观赏性已为人们所共识,而武术动作节奏是武术美得以展现的因素之一。章通过对武术套路节奏的论述诣在加深人们对武术套路运动中节奏的认识,提高武术套路的观赏性,促进武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引起共鸣,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2.
通过强化组合技术训练,对比传统训练方法,实验证明,运用组合技术训练,有利于少儿在武术训练中有效的感知技术细节,掌握动作节奏,强化局部动作规格。从而促进整套技术动作的水平;有利于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加深对武术整套技术动作的理解。是提高武术整套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漫谈武术运动之节奏刘鹏武术运动员通过自身形体在时空中形成的动静、虚实、刚柔、快慢、张弛、吞吐、开会、进退、轻重等强烈的运动对比和不断交替的动作变化,向人们展示着武术运动特有的技术规格、攻防效用、风格韵味、艺术魅力。显然,武术运动离不开节奏,准确而又丰...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审美心理的视角将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张力"提升到理论层面,将武术套路运动的"张力"分为"形式张力"与"意义张力";认为"形式张力"是武术套路演练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动作和演练节奏体现;"意义张力"主要是指演练意境对审美主体的作用,是一种回味感。希望通过审美心理学理论的引入,更好地丰富武术美学理论,并为欣赏武术套路运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武术教学评价进行了剖析,依照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出的人的8种智能,将高校武术教学评价内容体系细分为以下内容:对于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武术技术考核评价,对属于语言智能的基本动作及成套动作教学步骤讲述的评价,对属于数学逻辑智能的难度动作、基本身法、步法的教法步骤评价,对属于音乐智能的武术动作节奏感及节奏控制评价,以及对学生在武术学习中的社交智能的评价。研究认为,在武术教学评价的方式选择上,同样需要建立多元体系,包括有多元评价方法,多元的评价主体,武术教学评价的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过渡,以及在武术教学中实现评价功能的根本转化。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美学角度借“线”来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解读武术的线性之美.认为,武术的线性表达并不仅仅是身体艺术表现的视觉美感,还是“武术精神”的表达与传承,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武术的线性之美主要表现为含有技击意义的阴柔美和阳刚美、构成多样化套路风格的流动之美、表现武术文化张力的中和之美,以及体现“天人合一”人文内涵的意蕴之美.武术技术动作长短、节奏、方向的线性变化,不仅是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动作的实践需要,也是当代武术向艺术武术不断发展的趋势表现.  相似文献   

7.
谈自选长拳套路的创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武术套路竞赛的发展 ,自选套路无论在技术上、内容上 ,还是在套路的组织结构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在理论上也有了新的成就。自选套路的编排向更新颖、独特、完善和更能充分反映武术特点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根据运动自身的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而编排。当然 ,它的编排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步骤。1 自选长拳套路编排遵循的原则1 1 自选拳的套路要有攻防含意的动作。武术中的任何拳种都具有攻防含意的动作 ,技击是武术内容的本质 ,是不能够丢弃的。武术中动作的规模、比例、和谐、劲力的刚柔、节奏的协调、形神变化中的统一等都与技…  相似文献   

8.
武术套路运动节奏美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运动中美学要素是多方面的,节奏美作为展示武术运动美的要素之一,对于武术运动美的表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武术运动中节奏的特点,论述了节奏美在武术运动表现美的过程中的作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节奏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武术自然美的内涵及其本质进行研究,武术的自然美,就是武术运动最初经过模仿自然、取象造化、结合人类生活实践中的防身自卫和攻防技击经验积累而成的自然本色美。武术运动的自然美主要是通过运动员的形体美、武术动作的象形美、节奏美和意境美来表现。人类在自然这一对象化的感性形象中观照到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便是武术自然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竞技武术规则的不断更新,武术套路演练中往往教练和运动员过分注视对难度动作的追求而忽视对演练技巧的掌握,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对武术套路演练节奏、武术的意识的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武术意识的表现、动静结合能力的把握.因此训练中应注意培养和提高武术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武术与舞蹈的起源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借鉴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法,运用跨文化比较动作分析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等,探寻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规范动作的历史渊源,从而探索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发展的当代路径。以兼具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特点与武术套路动作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对通过录像和照片采集的武术套路规范动作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花鼓灯的典型动作进行跨文化双向比较,从动作形态、演练礼仪及规则、传承方式、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动作名称、动作形态、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趋同,武术套路的部分动作形态、演练礼仪与规则、传承方式等与安徽花鼓灯也趋同。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具有"舞中有武""武中存舞"的身体动作的双向互证融合关系,这也再次佐证了"武舞同源"的观点。最后提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和现代武术套路规则的实施,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在太极拳套路自选比赛中也加了A、B、C三级难度的指定动作,指定高难度动作已成为整个套路的核心。旋风脚7200接叉、摆莲540°接雀地龙、旋子720°接叉技术动作是目前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选择较多的难度动作,也是在训练和比赛中最不易完成的动作,动作完成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成绩的好坏。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这三种难度动作进行研究,探索武术指定动作的科学领域,提高我省运动员在今后全国锦标赛中的成绩,促进武术运动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结合高校女生的生理特点和武术普修课的内容与要求,指出女生在武术选修中存在着以下优势:骨骼轻,关节、韧带、肌肉弹性好,柔韧性强于男生;速度,节奏,灵活性上,女生处于性别劣势。因而,在体育院系女生武术普修课长拳类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其特点,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正确运用语言教学;克服“松、软”现象,加强基本动作的劲力练习,充分考虑女生的生理因素;在考核上,男女生的要求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的基础上,依据对四川省武术套路代表队科技攻关与服务的基本情况,总结与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员竞赛制胜的核心因素.指出: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核心竞争能力存在某些共性特征,表现为:(1)动作难度的完成质量;(2)套路演练中的节奏处理;(3)连接难度完成中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术套路运动的竞赛制胜策略.  相似文献   

15.
浅谈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的节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的节奏在整个套路演练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通过对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节奏的分析,旨在使运动员在演练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掌握、运用节奏,提高自身的演练水平,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以各种拳术、器械套路的演练为中心的体育活动。通过套路的演练来品评武术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高低。武术套路是由武术基本技术连续起来组成的。但武术套路的结构并不是武术基本动作的简单总合,而是有它一定的编排原则和方法的。套路的编排直接影响着武术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一、依照教学顺序进行编排编排套路时的动作选择,一般是由已知到未知,从简到繁,从易到难。新的套路编排又不脱离原有套路的基础,也不停留在原有套路水平上。编排初学者成套动作时,要考虑到为全面掌握基本动作打好基础,并在掌握基本动作过程中丰富套路。因此套路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散打是以击中摔倒对方为目的,对抗性极强的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很高。旨为探索散打运动常见损伤的发病规律及其防预措施,通过对广州市警校散打队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表明;武术散打运动创伤符合一般运动创伤的特点、常见损伤与专项技术特点密切相关,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前动作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作为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人类动作发展特征在体育课程设置、训练计划制定中突显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法,基于个体动作发展特征针对体育与健康武术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理论层面上得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中武术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即,动作难度和体能发展设置有待商榷、动作技术比例较低。实验得出小学U6—7阶段武术教学设置中健身操难度大、基本动作专业评价高、协调性评价有待商榷、U10—11阶段“基本掌握”要求较低。初中U12—14阶段武术套路评价中的打出“武术劲力”不宜要求。全国武术项目联盟小学阶段武术教学设置中基本动作部分内容学习难度较大,以及展演活动和教学设置欠明确。依据动作相关学科、发展科学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意见或建议,即全国学校武术项目联盟武术教育体系设计中课程内容细化和具体设定展演活动比重等。本研究以提供给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武术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武术多媒体影像技术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武术教学为载体,尝试多媒体影像技术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并从不同角度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建议。研究结果: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成绩均值、动作质量与动作节奏、学生学习动机几个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论竞技武术套路演练的节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新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728-1729
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等方法,试图对武术套路演练的节奏进行一定的阐述,揭示武术套路演练节奏的本质,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其他学者对武术套路的节奏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