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旗谱》作为一部交织着传统与现代,融合着复仇与革命,兼容着经典与通俗的革命历史小说,它在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中极具影响力和深远的价值。梁斌从家族小说的框架中融入了时代的政治主题和阶级意识,同时在革命历史叙事的模式下引用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法和叙事母题,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不仅有政治上的革命教育意义,更有艺术上的传统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21,(4):49-54
"红色经典"小说曾创下了"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辉煌。如今,延续和传承着这份红色情绪记忆,在市场和影视改编的强力推动下,"新红色"小说创作也丰富纷繁。"新红色"小说延承了"红色经典"以描写革命斗争为题材的特色,其中战争和革命的描写是小说的主旋律。但是,由于当代历史文化语境的重构,以及作者没有亲历过战场等客观条件限制,"新红色"小说以地理文化叙事为基础,其衍生出的话语形式和情感表现,对文本多层次的展开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与"战争叙事"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立场。  相似文献   

3.
"红色经典"小说是"十七年文学"历史情境下的必然产物,具有特定的政治文化向度,自"红色经典"小说诞生,其随时代波涛起伏荣辱的命运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从"原装的红色经典"、"翻拍的红色经典"、"恶搞的红色经典"三个阶段来分析"红色经典"小说在传播过程中的几番沉浮,折射其背后所反映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红色传奇"小说是当代十七年文学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叙事门类之一,但与传统小说叙事观念密切的血脉联系,使它在叙事特征方面表现出了诸多与现代意识形态要求不相契合之处.文章试图通过对这类小说中的爱情表现的意识形态解读,说明其在一个以政治意识形态遮覆一切的时代里的遭际与命运.  相似文献   

5.
情欲描写是小说的重要叙事元素之一,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情欲描写呈现出重"情"轻"欲"的倾向。在"红色经典"小说中,情欲描写一向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雷区,但这并不是说"红色经典"中就没有情欲描写,只是这种书写采取了某种特殊的方式和策略,即正面人物远离情欲,小人物尤其是反面人物情欲泛滥。总地说来,"红色经典"的情欲书写处于欲说还休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国当代生态小说中狼叙事的叙述母题和小说结构,研究者一般将其归因于作家经历、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果把比较视野纳入到中国生态小说中的狼叙事研究中来,将苏联文学经典《断头台》与之进行对照阐释,可以发现中国生态小说狼叙事中的叙述母题、小说结构与《断头台》存在着相互呼应的关系。比较视野的运用,将突破以往中国生态文学研究中的某种思维定势,为生态文学研究开拓新的空间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地缘与性别是文化的两个重要维度,亦是深入探析文学作品的有效视角。河北"红色"小说关于人物两性关系的叙事隐含着独特的性别无意识。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与慷慨、勇武、具有庙堂性的燕赵文化在冲撞中融合,赋予文学想象丰厚的性别内涵,相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产生滑移。  相似文献   

8.
梁衡先生打破政治叙事的沉重与晦涩,将散文的美感融入红色经典的叙述,"让红色经典更丽"。红色经典是个思想的富矿。梁衡先生认为,关注红色经典,一是因为想给读者讲述一个真实的党史和故事;二是想传达老一辈人高尚的人格典范;三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这些红色经典对我们当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相比于西方叙事学从语言学角度切入叙事研究,中国叙事学注重考察叙事行为背后所隐含着的主体性和社会文化因素。以叙事结构呼应"天人之道",是中国古代小说惯用的结构原型和叙事方式,赋予了中国叙事传统"技"与"道"的双构性思维。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的叙事传统分析表现为"奇书文体"的技巧性叙事和"文化原型"的哲理性叙事的双重构成,且二者有着内在的契合,这关乎到中国叙事学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初以来,宏大叙事逐渐成为中国小说的自觉追求。由《子夜》开始的左翼宏大叙事引领了后来数十年的以"红色经典"为代表的宏大叙事的辉煌。但这种服务于政治理性主义的宏大叙事显示出结构模式化、风格单一化、思想浅表化、目的功利化的特点。新时期以来,这种宏大叙事遭到多方的质疑和拆解,很多作家通过对题材、表达方式、思想内涵诸方面的调适重构了一种新的宏大叙事,使宏大叙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姜安<走出硝烟的女神>承续了传统"红色经典叙事"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和终极承诺,但也有自己的新创.她以女性视角观察和思考女性在战争中肉体与灵魂的痛苦裂变,及其在战争中获得的精神新生,最终让她们由"女人"升华为"女神".这个叙事意图,是由"贞洁受伤型"、"政治受伤型"、"婚姻受伤型"等三类女性人物形象来实现的.姜安的历史叙事与充当"社会历史家",把握"时代精神",重构红色历史图景,以与意识形态化的历史观念、历史意识等权威历史话语"互证"的使命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红色传奇”小说是当代十七年文学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叙事门类之一,但与传统小说叙事观念密切的血脉联系,使它在叙事特征方面表现出了诸多与现代意识形态要求不相契合之处。文章试图通过对这类小说中的爱情表现的意识形态解读,说明其在一个以政治意识形态遮覆一切的时代里的遭际与命运。  相似文献   

13.
古典白话文小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阅读古典白话文小说可以丰富人生经历、发展叙事思维、传承文化经典。依据学情和文本特点,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触摸经典语言、绘制情节地图、复述故事、揣摩人物形象、链接阅读生活等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张琳 《培训与研究》2007,24(10):4-6
以中国叙事传统中诗意追求的思想基础和形式技法为基本依据,具体分析苏童小说细腻诗意的抒情笔调和传统特点的人名修辞与江南文化、中国叙事文化的关系,透视中国传统叙事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最能体现西方后现代思潮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对文学经典的冲击。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当代的先锋小说家如何进行叙事技巧和话语层面上的实验.对文学文本进行着怎样的解构与建构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如何渗透进先锋小说的创作先锋小说解构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叙事模式以及文学体系,却又有着很大的建构意义,在小说面临边缘化的背景下开创了新的小说创造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十七年”文学中,“红色传奇”小说是一个曾经产生过巨大社会反响的小说支脉。作为一种以意识形态言说为叙事宗旨的小说,“红色传奇”小说在作家(文化)结构、叙事理念等方面都体现出独特性。这些特异性影响了“红色传奇”小说的叙事建构,并由之产生了“红色传奇”小说意识形态的表述困境。  相似文献   

17.
电影《白毛女》对歌剧的改编,既赋予了作品更多的理想色彩,致力于提高作品主题的思想高度,同时也强化了电影的政治语义。而影片政治语义的强化,并未失去民间文本所固有的叙事魅力,反而以影像的方式强化了原作的民间话语修辞。影片把民间修辞与影像叙事进行了较为完美的融合,以对比意味强烈的蒙太奇手段来强调和渲染冲突,在这种视觉表象上,能较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民间"比兴"手法的痕迹。同时影片进行了"虚实结合"的探索,把现实性和假定性"揉合"起来,使这一舶来的电影艺术与中国传统的民间传奇较为完美地融为一体,完成了从民间传奇到红色经典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的小说创作中,平民小说形成一条主线,其中一批叙述平民走上革命道路成为革命者、英雄的"革命平民小说"形成了一种叙事传统。"红色"叙事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当下多元化的小说创作中,"热情"、"歌颂"等叙事基调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滁州学院学报》2016,(1):46-50
在小说叙事文本前面冠以"中国式",就是强调中国本土文化元素以及话语表述形态,也就是说"中国式"小说叙事文本必须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之中,与中国民众的生存语境及其命运血脉相通。也就是说生存语境决定小说叙事话语形态,讲出来的故事与本土话语语境相吻合,能恰到好处地传达"中国式"小说叙事文本的特质。如果说"中国式"小说叙事文本就是"以中释中"的话语形态,那么具体到"中国式"小说叙事层面,就是叙事也有意境乃至含蓄理念的介入与渗透,这种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渗入意境理念的叙事形态,就是"以中释中"的真正内涵。另外,"中国式"小说叙事话语生成的资源与路径也大有发掘的空间;"中国式"小说叙事文本与"抒情基因"的诸多关联也源远流长,魅人无限。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历程中凝结发展起来的标志性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文化特质。以红色为突出表征的文化符号,内蕴着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精神基因、忠诚为民的价值旨归、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剖析红色文化符号的衍生来源,中国传统文化偏好是其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是其现实逻辑。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叙事书写到关键节点,亟需深度诠释红色文化符号内涵表征,广泛凝聚国家政治认同;多维打造红色文化符号传播载体,深度构筑时代精神风貌;全力推动红色文化符号话语突围,充分彰显中国文化魅力,从而不断深化其内在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磅礴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