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其精华部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文章从"仁者爱人"的教育宗旨、"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孔子教育思想对中等职业教育师德建设的启示,意在使其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师德修养和教育艺术。孔子的学思结合、启发诱导、信任学生、鼓励学生等教育教学思想与我们今日的问题教学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笔珍贵遗产 ,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培养人才有借鉴和积极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今天我国发展素质教育应借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 ;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与爱戴的关系 ;启发式教学 ;形成性教育评价等几个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以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投身教育事业长达四十余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博大精神的教育思想。《论语》一书,最集中的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也为后世所传诵。作为教育类专业的学生,既学孔子,其教育思想是重中之重,努力的汲取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以更好的为当今的教育服务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从孔子对教育、对学生、对教师的见解与观点三个方面,并结合亲身经历来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并分析当今大学教育之弊病。  相似文献   

5.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成为他理想的人才-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孔子主张“举贤才”,注重“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他扩大了学习的目的,更注重学生的人格修养,要求学生做“君子儒”。孔子重视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为重心,“仁”与“礼”的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主张通过“六艺之”的学习,传递修已治人之道,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我们实现“教育人”的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
周婧  叶昊 《文教资料》2010,(29):208-2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现象已成为当前需要我们足够重视的问题。而孔子“义利观”的思想精髓对我们解决问题能有所启发。孔子认为君子应“见利思义”“立人、达人”“欲而不贪”,由此.我们需意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具功利性,去功利化;应强调公利性,公私协调:学校、教师应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7.
胡福如 《教师》2011,(3):29-29
【主题】 孔子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他留下的《论语》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等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仍然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邵艳娜 《教师》2010,(17):96-97
本文以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之教育理念为指导.,回归历史重新温习孔子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宗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进而把孔子的先进理念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来阐述如何把其先进理念应用到现代教育教学中,以期推陈出新,使我们鸽现代教育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9.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和践行的“因材施教”思想,对中外教育发展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今天,重新认识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诠释其深刻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深入地认识教育均衡发展,有助于我们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接受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之教育理念为指导,回归历史重新温习孔子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宗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进而把孔子的先进理念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来阐述如何把其先进理念应用到现代教育教学中,以期推陈出新,使我们的现代教育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1.
论个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上的个性教育思想借鉴中外历史上教育家们的个性教育思想,对于坚定我们的个性化教育思想与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中,儒家教育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孔子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鼻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家。这一思想对今天的个性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影响。孔子能够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育,他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够因人而教。他能够发展每个学生的长处,因而他的学生成就也各不相同: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文学”。西方古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李爽 《学周刊C版》2014,(9):214-215
孔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士或君子等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孔子认为君子要符合仁、知、勇之道并且具备优秀的品质。在如何达成这一目标上,孔子认为教育者应诲人不倦,善于引导;受教育者则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践行君子标准。孔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启示我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激励成才结合起来,促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合力作用;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和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孔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士或君子等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孔子认为君子要符合仁、知、勇之道并且具备优秀的品质。在如何达成这一目标上,孔子认为教育者应诲人不倦,善于引导;受教育者则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践行君子标准。孔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启示我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激励成才结合起来,促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合力作用;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和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就是因材施教。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现代教育条件下,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求实的教育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任何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但教育的方法且是主张差别对待的。  相似文献   

15.
孔子被奉为万世师表,师道典范。《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教科书。它伴着我走过了十几个教育春秋,引领、指导着我去做一个教育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明确、教育艺术成熟、教育方法科学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对于任何事情,懂得它的人赶不上喜爱它的,喜爱它的人又赶不上以它为乐的人。这是一个教育思想的问题,它启迪我们:作为一名老师,要全身心地热爱教育。热爱教育,意味着把教育当科学,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探索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热爱教育,还意…  相似文献   

16.
回到孔子语录的原意上去,真实而全面地理解孔子的思想。真正的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正在发生着的事情,希望孔子和弟子们的教育生活事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既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又要关注个体的生活境遇。  相似文献   

17.
廖海 《中学文科》2006,(11):87-87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素质教育的思想。当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研究、学习和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师应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教学上,他主张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施行不同的方法,教授不同的内容。他采用"启发诱导式教学",主张"有教无类",这对我们今天的义务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孔子教育思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孔子所处的社会背景出发,结合孔子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阐述其公平教育思想,回归生活、融洽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启示当代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探索真知、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让学生发挥其闪光点,让学生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快乐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最早提出快乐教育思想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他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指出对待学习应保持快乐的态度,这一论断是世界上最早的快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