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生态伦理和绿色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全球的生态危机导致全球性的生态运动,引起人们对工业时代的文化范式、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这就导致两个论题:生态伦理和绿色经济,前者关系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伦理世界,后者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经济世界,它们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克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范围生态危机的加剧,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反思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近年来困扰人类的所谓生态危机其实属于文化危机,人类要走出生态恶化的怪圈,唯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文化价值观、改造生产与消费模式、改变生活方式,平衡所有物种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所以就造成了目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面对目前生态危机严重的状况,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要更新观念,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态意识的教育;要丰富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的教育;要创新教育方法,推进高校生态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近代工业文明,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自然界以自身铁的必然性,向人类社会施行了严厉的报复——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失衡和人类社会生存环境恶化。要化解人类对待自然界的粗暴行为所遇到的生态危机,避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出现物质交换断裂的后果,就要通过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唤醒人类内心深层的自我意识,还自然之魅,实现天人合一的人类社会生态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成为生态政治运动兴起的动因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态化的发展。生态政治产生发展是政治生态学、政治生态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生态化是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就生态问题所发表的基本理论体系,从人类发展视角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及生活方式,指明了"剥夺剥夺者"后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具有的生态特点和生态价值。研究这一课题,对世界生态社会框架的构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化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的文化选择。它以生态理性和生态伦理为基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实现生态转型的重要文化资源。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发源于乡村,并内嵌于乡土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的发展目标息息相关,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面对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传承主体的乏力共生、文化本身的消解式微、传承方式的固化单一等现实挑战,有必要将“由谁传承、传承什么、如何传承”三个要素有效整合、综合发力。通过全面赋权传承主体,增强多元协同赋能的导向动力;通过多维激活传承客体,强化价值表达赋能的内生动力;通过数字化创新传承媒介,优化互动情境赋能的驱动力量。最终建构起生态文化“凝聚性结构”,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8.
现今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弗罗斯特的深层生态意识对我们有着重大的启示。弗罗斯特在诗歌中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中心主义平等,善待自然达到自我实现以及回归“手段简朴,目的丰富”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共生以及树立新型的价值观、消费观,对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把生态危机的产生放到近。现代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并且从当代的文化变革中寻求克服生态危机的方案。文章系统地论证了近、现代文化如哲学、宗教、经济学、科学技术等向人们提供了一种片面的征服自然的文化观,逻辑地证明了片面的征服自然文化观“外化”为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现实必然性,进而站在现实的角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以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为根据全面地对征服自然文化的片面性进行了批判。最后文章介绍了当代从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到生态文化观的变革中政治,经济、教育、哲学等方面,从中找到全面确立生态文化观(人,社会的生态化,生态的社会化)是克服生态危机的理想方案。拟分四部分阐述:一、近、现代文化向人们提供了征服自然的文化观二、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征服自然文化观的必然后果三、对征服自然文化观的理性批判四、从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到生态文化观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生态实践:探求生态危机根源与出路的主体向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性环境恶化,生态退化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化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应该到人类社会一生态实践的历史中去寻求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作为社会实践的反映,才出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价值的错误判断。人类要走出当前的生态困境,同样应当首先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社会一生态实践活动,并由此转变人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于其中的生态环境的价值判断,转变现存的生产方式,最终走出生态困境,走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实现科技价值的生态重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以生态文化为价值视角,探讨了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相互关系;并在生态文化的价值基础上,建立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发展路径,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生态效益,以实现经济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乌热尔图文学创作的生态思想丰富而成熟,他认识到"文化危机"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本文着重对乌热尔图生态思想的文化批判部分做了解读,发现在许多小说和理论文章中他多次对"人类中心主义"、"虚假的文化保护主义"等导致生态危机的错误意识加以批判,倡导"以自然为母亲"、"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他坚持民族的"自我阐释"和"声音的不可替代",追求文化的多元性,进而推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科学研究和发展模式的变革,以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态危机而出现的高品位高境界的新型社会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内涵与育人价值,对指导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阐述,分析了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构建生态文化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新的途径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德里克·沃尔是欧洲新一代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内在扩张性及其衍生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批判,指认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他主张以"地方性经济"作为生态社会主义主要经济模式来解决当前生态危机问题。沃尔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虽然具有某些启发意义,但他倡导地方经济应对生态危机是开错了药方,将生态危机归因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一种倒果为因的表面性的看法。地方性经济无法支撑当今世界巨量人口过一种人道的生活,只有将人类社会置于社会主义和全球化高技术的双重基础上,才能解决人类的生存困境并化解全球性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生态问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纷纷探索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揭示生态危机的实质,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从“生态革命”中找到了生态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结合点,从生态危机中逐步探索生态危机的实质,提出了一些有创见的主张和观点,为解决生态危机开创了道路。本文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出发,寻找一些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观点,并提出解决我国生态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道家适欲观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欲望的过度膨胀,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精神的堕落实际上是同步进行的,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类的精神危机,人类期待着一场真正的"精神革命"。道家"适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可贵的"心灵环保"理念,对于解决现代生态危机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人类应该重新审视其消费观念,改变其消费方式,重新看待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自觉选择一种简朴而有节制、更人性化而身心自在的生活,也是对生态保护最有利、最有价值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思想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生态政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全球的生态危机导致全球性的生态运动,引起人们对工业时代的文化范式、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这就导致两个论题:生态伦理和绿色经济,前者关系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伦理世界,后者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经济世界,它们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克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危机的表现已严重制约人类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必须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系统科学的不同视角分析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进而科学地理解生态危机问题与生态文明社会的关系。生态危机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必须从思维方式的变革着手,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和扭曲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明和运用系统化、生态化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球性问题和现代性问题的汇聚点,生态危机已成为资本主义文明的陷阱和疮疤。西方生态主义左翼学者认为,整个人类已经陷入一种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两难境地之中。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的支流,突出了生态问题中的性别向度,指出了生态危机中的男权主义文化密码。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跨文化的绿色主义解释学,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念、学理和政策方面的启示。破解生态危机是中国道路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道路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