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古赵雄风》三部曲是邯郸青年作者范文华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以雄厚的史实为基础,通过对各种历史典籍的精心钩沉和巧妙结撰,生动演绎了赵国从赵武灵王定鼎中山、赵惠文王守疆扩土到赵孝成王衰落失地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浩浩长卷,洋洋百万,既有浓郁的历史韵味,又不乏强烈的抒情性;结构上既开合振荡、纵横捭阖,叙事上又明灭吞吐、巧妙生发,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2.
历史小说《拉格泰姆时代》充满了作者爱德伽.劳伦斯.多克托罗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具特色的历史修撰风格,他用极为巧妙的真实和虚构来描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二者之间形成完美的融合。本文将透过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拉格泰姆时代》进行深入的解读,以揭示《拉格泰姆时代》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充分展现作者的新历史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3.
小说《风和日丽》的叙事策略是通过主人公身份、角色的变迁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悖论,将私人化的经验叙事替代新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作为新历史小说共同的叙事策略,这是作者既不引起意识形态反感,甚至与意识形态政治共同完成对过去历史进行遗忘的合谋,又实现了知识分子自我对于严肃的历史事件的逃避和迂回。作者不是像通常的新历史小说那样"重述历史",而是在对革命光环笼罩下的历史袪魅的同时,进一步对"重述历史"加以否定。作者采用一种貌似逼近"真实"、实际上却是低调的第一人称反思性语段,强调了历史的荒谬性,通过不断纠正、补充、反思、解构的过程,使小说达到了新的深度。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历史观念遭到人们普遍质疑的今天,重写历史不仅是一种建构新历史观的策略,也是一种现代性的需求.传统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这两种形态显示了历史小说创作的两种倾向,一种是传统的尊重史实的倾向,一种是现代的颠覆历史、强调文学虚构的倾向.总体来说,当下的历史小说创作是一架倾斜的天平,历史小说作者超越历史,更多在艺术虚构中寻找某种生存的真实.  相似文献   

5.
如果将历史小说划分门类,它首先应该归入小说一类,其次才是历史的写实性。也就是说,历史小说是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它的题材来源于历史。作为历史爱好者,阅读历史小说首先看重的是历史部分;作为文学爱好者,阅读历史小说看重的应该是事件的铺陈、气氛的渲染、文字的精准。对于历史作家来说,在写作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既对历史题材拿捏有度,又令读者满意。可是重庆作家李浩白的《司马懿吃三国》做到了这一点,这是极其可贵的。毫不夸张地说,《司马懿吃三国》是近年历史小说百花园中绽放的一朵奇  相似文献   

6.
当今新历史小说方兴未艾,蔚为壮观,在历史小说创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份量。新历史小说的作者,有不少原本是驰骋在八十年代末文坛的先锋派作家。他们改弦更张,易帜换旗,把笔触伸入历史的领域,提出“重构历史”,消解原先具有经典意义的创作题旨和模式,使得人们对新历史小说有了一个全新的审美感知和价值取向。 而饶有意味的,新历史小说作者的理论主张和文本形式,都与二、三十年代鲁迅创作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有着极为酷似的一面。本文拟析二者的异同,进而探寻其中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碰撞和大融合时期,是现代小说的黄金期。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为我们掀开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新的一页。他的历史小说创作以现代视野审视历史、融贯古今,解构人物,艺术手法别具一格,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历史厚度,又立足于现实的生活思索,独成一体,成为20世纪现代历史小说创作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井上靖作为日本著名的历史小说家一生笔耕不辍,其创作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更是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他的创作历程从最初的短篇尝试逐步迈向长篇创作,情节设置也逐步走向成熟和巧妙。他创作的历史小说由注重情节的引人入胜逐步上升到注重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就其创作历程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先锋小说的历史观 ,指出先锋历史小说的内在精神更多地与海登·怀特的“元历史”理论相通。而且“元历史”理论的疾病——认为历史是文本 ,否认历史客观真实的存在 ,同样是先锋历史小说的不足所在 ;先锋历史小说创作存在着自身的矛盾 :在解构历史的同时质疑着历史真实的存在 ,却又企图在自己的叙述中重新结构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受新历史主义影响,中国的历史小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历史小说不再描写阶级斗争,不再塑造英雄形象,而是转向民间,通过书写“家族史”、“村落史”、“个人历史”来“重组历史”、“解构历史”、“虚构历史”.这样的“新”历史小说成为新时期以来重大的文学事件.而今天,毫无疑问,新历史小说又发生了改变,本文即试图通过对《长城》杂志的一期历史小说专辑的分析,从中找到一些作家们历史观的转变以及近年历史小说创作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郭秋良的长篇历史小说《康熙皇帝》问世了。这是近年来我国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又一丰硕成果。对于康熙这样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长期以来,出于种种禁忌,文坛上几乎无人问津。《康熙皇帝》的问世,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作者以他塑造的艺术形象,否定了以往在帝王题材创作上种种非科学俗见。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更填补了我国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一段空白。 《康熙皇帝》是作者潜心创作的多卷集巨著,现在出版的仅仅是第一卷——《宫廷除奸记》。在这一卷中,作者以康熙少年时期的活动为背景,真实地再现了十七世纪后半  相似文献   

12.
历史小说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有记载历代国运兴衰、褒贬历史人物功过的史书系列,又有独一无二的历史小说系列。历史和小说的关系,经历了从“同源同体”到“同源异体”的演变过程。历史小说是特殊的小说体,正确处理虚实和结构两大要义,是小说家与史料素材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使主客体趋于一致的合目性的过程。历史小说体与题材的双重性,又要求我们同时重视历史小说取材历史事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不同题材之小说的文体特征不同,致使不同类别小说之版本特征、流传有着本质区别。与神怪小说、世情小说等相比,历史小说所依据的素材是大众化、某种程度上已固定的"历史文本",历史小说之虚构成分仅局限于历史事实允许之范围内;致使历史小说在传播过程中,读者完全可以依据"历史文本"进行"二次创作"。这是历史小说独特的文体特征。因此,对历史小说版本之研究,须在历史小说的文体特征之基础上,充分把握版本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之间,版本与作者、读者、出版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全局入手,方能作综合判断,以使版本判断之结论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4.
赵文化是邯郸历史文化的精髓,赵文化精神则是邯郸历史文化的灵魂,作者在对赵文化“开放、进取、包容、融汇”的精神内涵进行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主要从几个方面对赵文化精神形成的历史原因进行了探索分析,以期更全面地认识和弘扬赵文化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5.
架空历史小说,是当下网络文学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类型。架空历史小说塑造出时空境象具有强烈的梦幻色彩。这里的时空是文本写作所借助的一个便于表情达意的时空环境,融合了作者内心对各种美好事物的欲求,融入当代人的观念和想象,消解了历史的沉重感,是现代人梦境的一种综合体现。总的来看,架空历史小说中所构造的时空大致可分为三类: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时空,完全虚拟的时空,以及不同性质时空之间的穿越。  相似文献   

16.
苏童的新历史小说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历史小说,主要体现于其新历史小说的如下特质:一是对传统的历史观念进行质疑、解构;二是以民间生活叙事置换宏大历史叙事,以民间生活作为历史叙述的主体;三是将个人/私人化叙事填充进宏大历史叙事框架内,进行"伪宏大叙事"。以上是苏童新历史小说的独特性,也是其消解与颠覆传统历史叙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历史是历史小说的创作题材,因此历史小说不能完全离开历史随意地创作.然而,同是历史小说却可以有不同的样式,这关键要看小说家从什么角度切入历史.施蛰存与冯至的历史小说为我们提供了深入认识历史小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隋唐志传》是中国小说史上较早产生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的基本创作模式是“按鉴演义”,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当时的历史小说创作观念。但由于受《三国演义》等小说的影响,《隋唐志传》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又不过分拘泥于史实,小说中加入了较多民间色彩较浓的材料,同时也抄袭、移植了一些《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从而使小说的故事情节更为生动,文学色彩也有所增强。这种探索虽然还比较粗糙,但体现出了作者对历史小说文体特点的一些思考,因而有一定的小说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历史人物和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人物是历史的载体 ,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则是美学载体 ,但它们又在“历史”这两个字上联系起来。当前我国的历史文学作品以及电视剧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历史为根据进行艺术加工 ,另一类是大体接近历史真实 ,第三类是戏说。台湾作家朴月笔下的孝庄太后塑造得十分成功 ,其成功所在是“错位法”的艺术创造 ,表现为人物地位和使命的错位、爱情和婚姻的错位、感情和利益的错位、尊严和皇位危机的错位、爱情的追求者和爱情的刽子手之间的错位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史题材成为创作热门。传统历史小说、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相得益彰。新历史小说可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文化化生命化的历史。这主要表现在一些以文化为底色、追求文化意蕴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中。二、寓言化心灵化的历史。这主要表现在先锋派作家的文学创作之中。管造历史的迷宫;表现现代人的困惑与尴尬,是先锋派新的历史小说的尝试内容。三、生存化生态化的历史。这主要表现在新写实派作家的文学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