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减负”后教师心态刍议周卫东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全社会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就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问题发出指示。许多学校对“减负”动真格的,“减负”措施陆续出台,对教师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同的教师显露出不同的心态。一...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2006,(1):63-64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今年6月份,大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十项规定,对县区政府的责任、教育部门的任务、学校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评价以及学生的作业量、在校时间、活动总量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秋季开学,“减负”政策在全市中小学推行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目前执行情况看,“减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家长和广大教师的拥护。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竟争。特别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的中小学生,就是本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使本世纪我们整个国家的民族不陷入被动,不受制于人,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大政方针都很明确,各界著名教育人士都在争相提出为学生“减负”,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科教部主任、主任编辑杨春贤说: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不能把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与“减负”对立起来,“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每位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扫除的一个障碍。,对于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这种现象,要想彻底改变并非易事,虽然各地都已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制定和下发了相应的“减负”工作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大困难,除了教材、教学手段等方面外,还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教师是学校“减负”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之一,教师对“减负”意义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减负”的实施。目前,各中小学教师都已在学校组织下对各级“减负”文件进行了有计划的学习,而且绝大多灵敏教师在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的顽症,特别是近年来,它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从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高度阐明了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思想工作的重大意义,指明了教育的性质、任务、方针、方向。江总书记的《谈话》,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减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大干部、校长、教师和家长都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本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真正减下来,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黑河市教委对全市“减负”工作高度重视,为了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减负”具体措施。本刊现将市教委制发的《黑河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定》和《黑河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的通报制度》予以刊载,以期推动全市“减负”工作的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6.
李岚清副总理在一次关于“减负”的座谈会上说:“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广大中小学生的迫切要求,也是关系到我们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尽管这件事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但难度再大也要下决心逐步解决。” 随着去年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发表和教育部“减负”令的下达,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顽症的声讨和诊治形成了史无前例的浩大声势。一个时期以来,各级领导严辞厉责,教育部门层层动员部署,更有各种媒体呐喊助威,大批学者“把脉”,各路专家开出…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新千年第一件大事─—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校提出要“轻负担,高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真正把“减负”工作做实,做好。 一、充分认识“减负”的实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首先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我们认为,“减负”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尊重、热爱学生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我校决定通过对“自主学…  相似文献   

8.
“减负”是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家庭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此次强令“减负”,力度空前,有其多方面因素构成的社会背景。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在学校,根源在社会,是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教育与社会多重问题交织的结果。因此,“减负”是一项需要社会“综合治理”的系统工作。作为“减负”主阵地的学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其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尤其重要。同时,“减负”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倡“减负”的今天,更应做好中小学生学习疲劳的防治工作。关于“减负”究竟减什么?很多人将其简化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其实不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先生指出,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如不必要的、机械的、重复的训练;减轻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如教师体罚、训斥等不尊重学生人格等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减轻学生过重的经济负担。减负的目的是提高质量,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中国教育报》2000年4月25日)。而要把“减负”真正落到实处,做好中小学生学习疲劳的防治工作也不失为一条良好途径。因为“疲劳”往往与“效率”、“质量”对立,只有中小学生解决了疲劳问题,他们才能获得高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才会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培养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减负”问题已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要为学生“减负”必须处理好两个相应的关系。 一、“减负”既要给教师“松绑”,又要给教师“加压” 教育部十分重视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颁布了“减负”的文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和规定。这对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推进教育改革,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不少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仍旧以分数论“英雄”,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出名次。也有个别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仍然把学生成绩与教师的工资、奖金、职称晋升、年度业绩考核、年终评优挂钩,与教师的聘…  相似文献   

11.
省教委最近召开全省中小学“减负”工作座谈会,探讨部署我省“减负”工作。西宁市四区教育局长,海东部分县教育局长、教研员,部分校长和教师代表及省教委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教育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和(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精神,传达了省教委关于我省“减负”工作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号召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迅速行动起来,打好“减负”围歼战,力争在短期内抓出成效。座谈会上,与会者深刻剖析了学生课业负担久减不轻、久治不除的根源及其严重危害性。一致认为,中小学…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关心这一问题,多次就中小学生“减负”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和地方也不断颁布“减负”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势在必行,但目前部分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对“减负”认识不足,认为“减负”对提高教学质量不利。  相似文献   

13.
《四川教育》2000,(4):33-33
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精神,总结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工作经验,我部从即日起开展“素质教育优秀论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7日教育部电视会议,对中小学生“减负”作了明确的规定,3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紧接着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纷纷出台了具体的“减负”规定,不少学校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行动付之实施。然而,就教师来说,对“减负”这项工作,有些教师还存在着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和做法。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减负”了,教师也可以“减负”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单这样认为,还这样做了。他们说,可以松口气了,以前太辛苦了,现在该歇歇了。因而,对上课马虎了事。其实这是消极的观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正在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但在落实“减负”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以为“减负”就是减轻了教师的压力。长期以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学生的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是悬在教师头上的宝剑。一些对教育规律、教学方法和技巧研究不够,不懂得如何激发学生求知热情的教师,只能靠“填鸭式”、增时间、拼作业量的方法抢分数。现在要“减负”了,有的教师认为“减负”无非是少作业、少辅导…  相似文献   

16.
《四川教育》2000,(2):94-94
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精神,总结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工作经验,我部从即日起开展“素质教育优秀论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困扰我国的基础教育,“减负”是一个20多年的老话题。1999年,国家有关部门再次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的问题”。在“减负”这一伟大的教育工程中,教师无疑被推到工作的最前沿。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8.
夏琴 《都江学刊》2001,13(1):17-18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减负”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但防止工作的片面性,加强“减负”以后中小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又是摆在中小学教育工作面前的紧迫任务。本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减负”以后培养中小学生自律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的指示和《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动员令,为我们教育系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指明了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当前必须从做好“减负”和加强德育工作入手。本文就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提高教育质量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减负”工作 易谈难做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多次坚决纠正加重学生负担的不正当做法,教育行政部门也多次对“减负”问题专门部署。去年 6月全教会上明确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进…  相似文献   

20.
缪瑞珍 《云南教育》2008,(13):43-43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简称“减负”)由来已久。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因此,“减负”就不单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话题,也成了社会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出台了“减负”令,明确了各项“减负”的措施和要求,以期符合这一社会心理,适应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但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我认为要理性地看待“减负”,从根本上追寻学生负担过重的主要因素,在教育教学中找到减负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