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衡锋 《江苏教育》2007,(12):48-49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少教师站在关注生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课堂生成,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观。下面就是近年来在执教的公开课上出现的一些精彩片断。与大家探讨怎样发挥生成性资源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以来,注重课堂生成的理念已经为教师所普遍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有的教师片面强调生成而忽视预设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的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抑制生成.本期专题中的文章从教学案例的分析入手,着重探讨生成性教学的策略,以及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错题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自然、动态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错误,使之成为再生教学资资源,一直是教师探讨的课题。初中数学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错题教学观念,重视数学错题资源教学价值的利用,然后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数学错题教学策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所谓动态生成.指课堂上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出教师原计划中所没有的新问题、新情况,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处在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探求的欲望。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积极引领,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就会真正使讲堂变为课堂.让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5.
商春 《考试周刊》2010,(46):43-43
基于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人们意识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就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对于一个对教学孜孜以求的老师来说,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动化”教学课堂,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的瞬间,让课堂绽放精彩。  相似文献   

6.
黄秋芳 《陕西教育》2010,(12):41-41
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学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动态生成资源。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也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体现出不同的价值.或使课堂循规蹈矩、流于形式;或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但面对这些优质的生成性资源.我们也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7.
王艳 《华章》2009,(10)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在努力追求一个"动"字,即动态的音乐课堂.但有的生成重要,有的不重要,有的对教学有利,有的不利.这就要求我们在众多纷繁复杂的生成中进行删选,避免那些次要或无用的生成资源,音乐课堂动态生成要讲究有效性.一、动态生成应避免偏离教学目标;二、音乐课堂动态生成应避免忽视音乐本体;三、动态生成不能忽视作品本意;四、动态生成应避免无效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8.
陈力 《今日教育》2007,(4S):34-35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案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事先预备内容的落实.又有临时性资源的生成。这些临时生成的资源有的是对教学直接有利的.有的是属于无关信息.还有一些表面看不能直接利用,但如果经过挖掘、处理和转化.可能会取得“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为了促进有效教学的“发生”.教师除了课前精心预设外.还要在课堂上敏锐捕捉学生的信息,进行机智处理.使各种资源都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捕捉学生的动态信息可以着眼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朱大海 《广西教育》2013,(17):16-16
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具有随机性以及不可预见性,是课堂上临场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开发这种动态资源,合理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0.
金鑫 《辅导员》2009,(9):31-32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毋庸置疑,现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那么,如何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生成美丽、生成精彩呢?  相似文献   

11.
杨丙庆 《考试周刊》2012,(76):144-144
叶澜教授提出一种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这个理念让在高效课堂中运用生成性资源变成了可能。师生间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可以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效率最大化,这就是生成性课堂带来的良好效果。生成性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打破教师原有的教学计划,会由于许多不可知的因素导致教学无法进行,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或者思路,虽然有时候这些思路和想法是没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张红梅 《小学生》2010,(5):52-52
在课堂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是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教师应善于抓住契机。充分利用意外事件中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动态资源;应以科学角度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应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的起点,把学生认知的起点看作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及时地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中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动态资源,从而超越预谩的目标。实现课堂的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14.
许多一线教师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同样一篇教学设计。在不同班级,不同时间和地点,上课的效果往往不同.有时候觉得效果很好,师生配合非常默契,有时候却效果差劲。反复思量,究其原因,就在于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与处理上不够到位.细品名师的课堂.为何总是精彩纷呈.从中我们可以真正领略到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灵动的教育智慧。学生的个性千姿百态.我们的课堂千变万化.作为教师.只有善于捕捉课堂中瞬间生成的资源.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历史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的,能够推动教学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生的各种状态和表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知识经验、实践能力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对课程内容提出各种看法,可以是有现实价值或潜在价值的课程资源,因而有开发和利用的必要。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流失现象极为普遍。  相似文献   

16.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性教学资源有的可以预见,有的却难以预料。但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巧妙转化,使一些合有积极因素的生成性问题成为有用的生成性资源,就能不断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动态生成时,让意外成为收获呢?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把学生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不是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思路教学,而是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孙一萍 《甘肃教育》2014,(22):60-60
正课堂生成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推动教学进程的各种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能够生成推动教学进程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飞跃性的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抓住课堂生成资源,使教学更加精彩在通常的教学中,教师是按教案的预设流程来安排教学步骤的。但随着教学流程的进展,对教材内  相似文献   

19.
一堂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出任何状况、任何错误的课就是完美的课堂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出现的错误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制止或忽略错误的产生.要善于收集和利用课堂中的错例资源。如何在课堂中收集利用学生出现的错例资源呢?一、新授课时留心倾听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及时捕捉错例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2007,(1):46-46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罗祖兵在《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ON发表了《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一文,论文提出,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思维是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发展之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生成性教学则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表现性目标,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关注教学事件,关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过程的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