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是由一系列社会规律和范畴组成的体系,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是这一科学体系的基础,它关系到规律和范畴的排列顺序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能再现社会的系统结构以及和它相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的那个开端,由此足见逻辑起点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以生产劳动为逻辑起点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阐述过他们所建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问题和有关的理论问题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广泛注意,这是三中全会以来出现的新气象。为了有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现将最近接触到的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我国学者对传统体系的批评和对新体系的设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体系(即根据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由苏联学者如康斯坦丁诺夫等具体形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新人教版)第一单元从知识体系角度说,在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之后,把学生带入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样的知识逻辑结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接下来的第二至第四单元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必要性。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按照这样的教材呈现顺序开展教学,学生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框题的学习中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精神现象学》历史观内涵的发掘着手,探讨了历史的起点、中心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建构。认为黑格尔把历史的起点看成是一个从潜在到现实的逻辑过程,对解决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起点的论争,具有重要意义。对历史中心问题必须通过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来考察。  相似文献   

5.
《辽宁高教研究》一九八三年第四期发表了《现行高校哲学教材体系必须改革》(以下简称《改革》)一文,提出:“历史唯物主义不应纳入哲学教材”。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历史学。”“把历史唯物主义从现行哲学教材中搬出去”等观点。并引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断。我们认为把历史唯物主义从现行高校哲学教材中“搬出去”,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家的观点。于是写了《现行高校哲学教材体系怎样改革》一文(发表在《辽宁高教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二期),提出我们的看法与《改革》一文作者讨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篇文章的分析,说明了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马克思最终实现了其思想发展第二次逻辑转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象数、易理、史说解《易》的方法之外,提出了逻辑解《易》的新思路,并具体探讨了逻辑解《易》的一体思维问题和建立规范的形式推理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即生产资料的归谁所有的问题,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原始社会所有制形式是原始公社所有制。依照以上两个基本定义,我认为,《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萧平汉先生的《原始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吗?》一文(下称萧文)存在一些逻辑错误。是否正确,提出来就教萧先生及大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运用已经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了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但是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只能驳倒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不足以动摇其内在逻辑.历史唯物主义要真正超越历史唯心主义,必须说明现实历史的意义.此时的马克思由于经济学研究的滞后,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内容,无法从现实的物质生产中揭示出人类解放的意义,不足以彻底驳倒蒲鲁东的内在逻辑,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仍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先后提出了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两次论断的着眼点从“类”转变为“社会”,出发点由人自身转变为实践,这种嬗变体现了马克思由人本主义逻辑框架向历史唯物主义逻辑框架的深层转变.这一逻辑转换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易》具有哲学中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的全部内容,其精髓是逻辑理性主义。《周易》的逻辑是自然本体逻辑,是关乎天、地、人最根本规律的逻辑,是最大的逻辑;《周易》又是一个辩证法体系,泛演化逻辑体系;《周易》哲学中的概念体系的展开,还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历史观的伟大革命,一百多年来,对人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反杜林论》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恩格斯在该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作了全面的论述,其中“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马恩选集》第4卷,第479页)因此,研究《反杜林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唯物主义在新在哪里?学术界有不少人认为是实践唯物主义,本文则谯辊新在历史唯物主义。重读《关于费尔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便可以得出以上结论的清晰逻辑。《提纲》中实践的观点只是认识历史的钥题,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依据。马克思从实践入手,解开了历史发展的动力之谜,揭示了社会顾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在《形态》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两种逻辑(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和人本主义的逻辑)的预设和碰撞,将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逐步凸显出来,并最终完成思想上的第二次蜕变,这个蜕变过程,是通过对“异化劳动”这样一个表面看来仅仅是人本主义概念的分析,逐步彰显“实践”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扬弃”“异化劳动”来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基本原理得以在人本主义的包裹中逐步孕育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反对称关系推理、反传递关系推理现用公式应作修改的意见,我先以《普通逻辑教材几处表述的推敲》一文,登在《逻辑与语言学习》九○年第二期,那次我只提出问题,盼人修改。后经继续推敲和教学实践,我又把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一并写成了《关系推理有些公式应作修改》一文,登于《宜春师专学报》九三年第三期,并被全文复印在人民大学资料中心《逻辑》月刊当年第七期上。最近读到学报编辑部转来武宏志同志的文章《修改关系推理公式的两个问题》(以下简称"武文"),甚为  相似文献   

16.
对历史唯物主义体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分为思想体系与逻辑体系两个部分。思想体系体现在马恩不同时期的各种著述中 ;而逻辑体系 ,由于种种原因 ,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目前学术界对创作历唯逻辑体系的认识也比较含混。应当明确认识创作历唯逻辑体系的涵义 ,以及实现这一理论任务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可能性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 人,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逻辑起点,但唯物史观的形成却是马克思、恩格斯从研究人出发,科学地考察了人的问题的必然结果。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的《费尔巴哈论》中作了深刻阐明。  相似文献   

18.
<正>郝文武: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要范畴、命题与逻辑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最近写了一篇与教育学知识有关的论文《“教育”和“培养”的中华文化复兴和世界文化交融》。但会议议程规定的我的发言题目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范畴、命题和逻辑》。根据会议要求,结合原来的思考,就写了这篇《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和建构规律》。我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教育主体自主形成的全面深入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知识系统;是海内外文化、不同学科知识相互影响、交融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统一、价值追求与思维逻辑统一的知识体系;是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结合形成的知识体系。这既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质,也决定了它形成的规律和原则、方式、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先达教授在1999年第9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撰文指出:我们应该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体系和它的基本原理.以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存在某些缺点和不足为理由,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能成立的.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相似文献   

20.
《墨辨》是研究墨家逻辑思想的主要文献。《墨辩》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六篇,它是一部结构严紧,具有相当完整逻辑体系的论辩学。《墨辩》中关于“辞”的逻辑思想是很丰富的,本文仅就其中的部分问题,略作简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