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数学理解障碍是数学学习中不容忽视的一种障碍.从数学认知、教育心理学等层面来讲,中学生的数学理解障碍有认知型障碍,表象型障碍,联系型障碍,语言型障碍;克服这些障碍相应的教学对策有: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数学表象;利用实物、模型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注重数学交流;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与实际应用等来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2.
吴凤 《教学与管理》2006,(12):80-81
李庚南同志说:“过程比结果更为精彩。”笔睹的理解,这个过程应当指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关心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和独立思考,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林芳芳 《江西教育》2023,(19):78-79
把数学图式灵活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能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图式学习模式。数学图式既有形象化的一面,也有抽象化的一面,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入“感知图式”,为儿童迁移学习打下基础;引入“操作图式”,促进学生数学表象的积累;引入“图形图式”,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知;引入“结构图式”,加速学生对数学认知的建构,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更有质量。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课的教学,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显示其价值,学生只有注重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5.
陈惠菁 《福建教育》2005,(9A):49-49
新理念倡导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追求“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自觉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学四年级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理解的发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骏 《数学教育学报》2011,(3):39-41,102
利用Pirie和Kieren提出的数学理解发展模型,分析了3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理解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经历了初步了解、产生表象、形成表象、关注性质和形式化等5个水平.在理解发展过程中,当学生发现他的思想和行动与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不一致时,他就要折返回内层水平来扩展自己目前的活动能力和活动空间.而教师的干预则激发了学生的折返,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建构或修正个人表象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对于同一个数学概念,不同学生的表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数学概念的表征层次具有某种纵向上的发展性倾向.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表征并不一定是概念的定义,而可能是与概念定义同构或拟同构的表象,也可能是对概念的自我“修正”.概念表征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反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水平.数学概念表征网络中,对于概念的表象多以“标准图形”、“原型”、“特殊事例”为主.这些表象对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起到过有益的作用,但对后继学习与运用也有极大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理解及理解障碍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数学理解障碍是数学学习障碍中的一种重要障碍.如果不注重学生是否具有理解的意向,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不能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在教学上,可以通过创设恰当、有趣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数学表象、注重数学交流等途径来排除理解障碍.  相似文献   

9.
自人类懂得结绳记数法开始,数学就与生活息息相关。早期的《九章算术》等数学论著,也正是记载人类生活、生产经验的文章。所以,现在的数学教学更应呼唤: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大部分能找到其原型。因此,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应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进而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然而在数学知识的庞大系统中,有不少难理解、高抽象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是把这一部分知识以同样抽象的方式灌输给学生,由于小学生仍以直观思维为主,对于这些知识,学生既难理解,又不明白为什么,使这一些数学知识成为一种“纯数学”。结果学生对知识的驾驭能力和应用能力极差,更缺乏“数学生活意识”和“数学服务意识”。长期以来,数学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
学习数学,必须让学生重视课本,并学会读数学课本。“读”能明白概念之间的关系;“读”能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的自学能力;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读课本包括课前预习、课堂理解、课后复习三个环节。读的时候要讲究技巧。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探索、发现数学归纳法原理的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归纳法中的递推思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探索、发现数学归纳法原理的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归纳法中的递推思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玲 《成才之路》2020,(8):112-113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还比较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借助几何直观,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学教学中几何直观应用进行探研。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极为动人,她见证了诗人凄美的爱情和坎坷的一生。义山诗的月亮意象能够独具魅力,其原因在于诗人不同凡俗的体悟与见解、意象组合的动人魅力和独特细腻的笔法与奇幻色彩。透过这一意象,我们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义山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递归算法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设计一款以汉诺塔为道具的数字教学游戏,旨在帮助学习者在愉悦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递归算法。  相似文献   

16.
In general, students in school learn mathematical concepts by words. Some mathematical concepts, however,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y word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of some of the more complicated concepts in mathematics taught in higher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ho are studying to become engineer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mathematics intuitively. Ways must be found for them to learn mathematics that will promot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We often find that a figure helps us understand mathematical concepts and provides important clues for solving problems. A figure may serve as a concrete expression of an abstract mathematical concept; it is a visual image of the mathematical concept. A visual image is a figure with no words but its titl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some visual images that are effective i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initial understanding that advanced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s students exhibit when presented with a new concept in an environment requiring self-generation and self-validation of instances of the concept. Data were collected in spring of 1995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11 third and fourth year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s students. We discuss the da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ent's concept image and introduce the notion of learning event to indicate when a student communicates and applie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a concept. We infer that the students in our study who employed an example generation learning strategy were more effective in attaining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concept than those who primarily employed other learning strategies such as definition reformulation or memorization.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September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8.
韩娟 《天津教育》2021,(11):81-82
小学生在攀登数学高峰的时候,容易因为眼前对数学的片面了解,而认为数学这座山峰太难爬,丧失了前进的勇气。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改变这一学习念头,为学生增添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在攀登的过程中享受数学的风光,找到攀登的动力。教师可以围绕生活、情境、问题、实践,展开趣味元素的渗透。在课堂中,学生对数学有了更多的了解,发展了自己的数学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的实践是成功的,是值得探索的。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理解,由此导致许多学生害怕数学,甚至放弃数学.教师忽视数学理解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的落后是导致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入的主要因素.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建立高效的师资培训机制,在各级培训中强调对数学的深层次理解.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数学观由数学知识观、数学学习观和数学自我概念3部分构成.在数学教学改革和内隐社会认知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把内隐社会认知和数学观的研究结合起来,了解学生内隐的数学自我概念是必要的.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印象解释偏差这两种内隐认知测量方法测量学生的内隐数学自我概念是可行的.未来研究中还可以尝试用其它内隐认知研究方法研究数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