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汉王朝不断依据自身的实力调整对匈奴的政策: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以前,实行"和亲政策",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到元狩四年(前119年),实行"征讨政策",不但没有征服匈奴,反而使汉朝国力衰退。元狩四年以后,对匈奴实行"绥抚政策",又使经济恢复发展起来。从西汉王朝对匈奴民族政策的演变过程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在和平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才能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节教材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二牛一人的犁耕法耧车、白渠、六辅渠、编户制度等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认识:西汉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在封建社会里、农民生产的财富必然为地主阶级所占有,即使在剥削较轻的情况下,广大农民的生活也还是贫困的。  相似文献   

3.
一、单项选择题1.战国时期,北方逐渐强大起来的少数民族是()A.山戎B.匈奴C.东胡D.白狄2.秦朝修筑万里长城,其本来的面目是()A.防止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掠夺B.疆界划分的标志C.显示秦始皇的文治武功D.构筑的战争工具3.下面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汉对匈奴的反击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战役B.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为加强同西域的联系C.反击匈奴后,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D.无论与匈奴是和还是战,都促进了民族的融合4.东汉与西汉出击匈奴的不同之处在于()A.因为匈奴骚扰汉朝北部边郡B.汉朝骑兵深入大漠C.汉朝军队取得重大胜利D.西域派人到汉朝请求出兵5.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着当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某些议者竟把《史记》中的针砭拔高为司马迁觉察到封建专制的弊端。他们认为《史记》也象孔子作《春秋》一样,“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笔者认为未免偏颇,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方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公元前206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由于慑于农民起义的威力,采取了减轻剥削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并接受“黄老学派”的主张,实行“无为而治”,使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1982年秋季全国开始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修订本,在第一册《西汉同匈奴、西域的关系》的课文中,扼要地提到:“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匈奴骑兵包围在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才解了围。”又叙及“汉高祖为缓和同匈奴的关系,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家的女儿嫁给匈奴单于,每年送去大量丝  相似文献   

6.
“文景之治”不是“小康局面”──与职高教材《中国历史》编者商榷陕西刘汉朝人教版职业高中教材《中国历史》中,有这样一段话:"西汉王朝初期,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社会经济,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小康...  相似文献   

7.
刘作奎 《科技文萃》2005,(4):124-126
匈奴人是最初在蒙古高原活动的一个游牧民族,我国从有记载的编年史开始就一直有他们的踪迹,殷商时期,他们被称为鬼方、犬戎等等.从春秋时期开始,匈奴人不断南下骚扰.西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匈奴元气大伤.西汉晚期,匈奴发生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流窜到中亚与汉朝为敌的郅支单于也被汉朝消灭,汉匈关系从此走向和解.  相似文献   

8.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由于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后人誉之为“文景之治”。其中实行“轻田赋”政策是被后人称道的一项内容。史学界普遍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汉文帝时曾有十二年之久政府未征收天下农田的租  相似文献   

9.
一、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以及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做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学生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3.通过本…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2011,(4):30-30
西汉苏武作为朝廷的友好使者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扣留劝降。苏武宁死不屈,被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放羊。19年后,西汉与匈奴和好,派使臣找苏武。匈奴王谎称苏武已死。苏武的随从用计,叫使臣对匈奴王说,汉朝皇帝在皇家园林里射到一只大雁,雁脚上系着一封信,说苏武在某湖泽中。于是,匈奴王被迫放苏武回汉。后用“鸿”、“雁”、“鸿雁”或“雁足书”指书信。  相似文献   

11.
韩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追随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由于韩信足智多谋。所以后人编写了不少与韩信有关的趣味数学题.我们这里要讲的是“韩信分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梁宇红是一位青年教师,本课是她在我区实施初中历史新教材的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它的成功,就在于抓住了新教材的新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她的教学思路较清晰。《两汉与匈奴的关系》这一节内容,跨度较大,执教者能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用“战与和”为线索反映西汉与匈奴关系的发展,并说明“和”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要领,又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系统性、条理性的思维方法。 本课显著的特点是:设置历史情景,挖掘思想教育的内涵。“两汉抗击匈奴战争”一目,抓住教材小字部分:卫青、霍去病两位大将居功不傲的动人  相似文献   

13.
西汉天汉元年 ,汉武帝刘彻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职衔持节出使匈奴 ,常惠应募作苏武随员同往。当苏武使团完成外事任务返回之际 ,匈奴国内突发政变事件。副使张胜涉嫌参与谋反 ,苏武一行人全部被扣押 ,长达 1 9年之久。后来 ,汉朝与匈奴“和亲”成功后 ,西汉派使臣前往匈奴 ,提出释放苏武等人回国的要求。匈奴王谎称苏武等人已死塞外。这时常惠心生一计 ,偷偷连夜面见汉使 ,嘱告 :“你见匈奴王就说 ,我国天子在林苑射猎 ,射得北面飞来的大雁 ,足上系有帛书 ,其上书有苏武在北海牧羊。这怎么能说不在人世呢 ?”次日 ,使者依计行事 ,匈奴王听此传奇…  相似文献   

14.
琅琊文化在燕齐文化的大环境中形成一由于多种机缘,琅琊文化早在先秦时代便形成了它的道家文化特色。在汉代,琅琊文化中的道家思想随着汉朝政治形势和社会思潮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相应地,其对汉代国家政治的影响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汉初,盖公为汉朝的“休养生息”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西汉末,王吉、贡禹是“托古改制”运动的中坚人物;东汉初,伏湛、淳于恭等人自觉地翼戴和佐助东汉朝廷的政治施为;东汉中晚期,郎额、襄楷对现实政治进行尖锐的批评,并提出改革建议。由此可知,琅琊文化对汉朝政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①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高祖、文景时期的政策措施。②汉武帝的大一统;发展经济措施,“王国问题”的解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和经济的繁荣强盛,对学生进行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动力的教育。②认识汉武帝  相似文献   

16.
解方彤 《历史学习》2003,(11):45-47
一、选择题人们在评价古代有作为很有影响的皇帝时往往首先想到“秦皇汉武”,回答1~5题1.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A.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B.他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他修筑了长城D.他焚书坑儒2.秦始皇时创立的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B.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C.郡县长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D.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3.汉武帝一改汉初“无为而治”为“有为而治”,主要原因是①各地流民暴动不断②匈奴对西汉边境的骚扰③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增强④王国严重威胁中…  相似文献   

17.
苏小谦 《小火炬》2010,(3):38-39
公元前99年,是汉武帝和他的大臣们度过的最糟糕的一年。这年夏天,汉朝派军队和匈奴作战,仗打了好几个月.最后汉朝还是败了,汉朝的将军李陵投靠了匈奴。  相似文献   

18.
简论汉惠帝     
西汉“宽仁之主”惠帝在位时.以其温柔敦厚的个性.积极推行黄老学说,注重国家的休养生息和无为而治,放松文化专制政策,为巩固西汉政权,安定社会,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西汉与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尤为相似的两个朝代,而且都十分强盛.西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时期,唐朝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现就西汉和唐朝的历史进行比较.一、西汉与唐朝的强盛1.政治上,①两朝统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西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欲图长治久安;唐朝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巩固其统治.②都重用有才能人为官.汉朝的陆贾、晁错、卫青、董仲舒等;唐朝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③都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西汉王朝主要是解决“王国问题”,采纳儒生董仲舒建议实行“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木”.唐王朝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20.
两汉四百年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历来论者除了注意匈奴四十万精骑围困汉高祖于平城白登山,大都瞩目于汉武帝从王恢之议,派聂翁壹谋骗匈奴骑兵入侵马邑及其对匈奴的全面战争,而对于从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围”到公元前133年“马邑之谋”之间的汉匈关系,则多所忽略,语焉不详,或评之不当,论而欠妥。笔者认为,在这长达六十七年中,汉匈两族之间,既有和睦相处的友好往来,又有兵刃相见的军事冲突,关系异乎寻常。这半个多世纪在汉匈两族的发展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地位:匈奴族东击东胡,西败大月氏,称雄大漠南北,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俨然东方一大民族,实是匈奴史上最兴盛、最煊赫的时期;而汉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