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乘法口诀在我国早就产生,远在春秋战围时代的书中已见引用部分乘法口诀。完全的乘法口诀最早见于《孙子算经》,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共计四十五句。口诀开头的两个字是“九九”,所以叫“九九口诀。”  相似文献   

2.
1.为什么乘法口诀有“大九九”和“小九九”之分?答:“九九表”源于我国古代”九九八十一”的乘法口诀。九九表在其完善过程中有四十五句口诀和八十一句口诀之分,即“小九九”和”大九九”之分。“小九九”由于在读法上除两数相同(如三三得九,四四一十六)者外,其它一律把小数读在前,大数读在后,(如“3×5”和“5×3”都读成三五一十  相似文献   

3.
数学兴趣小组组长小明宣布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九九数及其规律". 小芳心直口快,抢先说: "九九八十一这句乘法口诀,我在念小学时就背得滚瓜烂熟."  相似文献   

4.
乘法口诀有小九九(45句.乘数小于、等于被乘数),大九九(81句.比小九九多“乘数大于被乘数”的口诀36句)两种.为了减少口诀句数,减轻学生记忆口诀的负担,通用小学数学教材采用小九九.但用小九九计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有两个弊病:一是冲淡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如计算“4×6”乘数大于被乘数的式题和“6×4”用同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不利于学生理解乘法意义,4×6或6×4结果相同,但意义不同,大九九使用不同的口诀进行计算,前者采用“六四二十四”,后者使用“四六二十四”,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乘法意义,并为用口诀求商奠定了基础.二是当除数大于商时.如9 (36~(1/2)),因学生按小九九只熟记“四九三十六”,没有熟记“九四三十六”,较难准确地、迅速地求出商。为了“扬长避短”,利用小九九口诀句数少,学生易于记住口诀  相似文献   

5.
一、优化乘法口诀整体结构表内乘法的教学,说到底就是乘法口诀的教学.因为口诀是记住表内乘法结果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国的“国粹”,我们应该珍视它.但传统教学比较忽视乘法表,这是不足之处.乘法表是个“宝藏”,能发挥它巨大的整体功能.宋淑持老师对此作过详尽而深刻的阐述(见《小学数学教师》2000年第1、2期“试用系统思想方法探索‘表内乘法’的教学”一文),我们应予以极大的关注.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结构是指系统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方式与秩序.乘法口诀的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小九九”,即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9的乘法口诀有9句.二是“大九九”,即1至9的乘法口诀都是9句.人教版的新教材,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小九九”,所不同的只是把5的乘法口诀提到口诀教学的最前面.对比“小九九”与“大九九”两种结构形式,究竟孰优孰劣?从表面上看“,小九九”只有45句,能减少学生的记忆负担,实则它有不少弊端.第一,它不易沟通两类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4的乘法口诀只有4句,8的乘法口诀有8句,这两类口诀之间的联系不甚明显.采用“大九九”则不同,两类口诀都有9句,8的乘法口诀中的积是相应的4的乘法口诀中的积的2倍.这...  相似文献   

6.
九九表,即九九乘法歌诀,常指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的乘法口诀表。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出现的乘法口诀表是小九九(四十五句),用表格的形式将全部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表,简明、清晰、逻辑性强。一方面便于学生将全部乘法口诀表有条理的储存在大脑中,另一方面也向学生揭示了系统整理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对本册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利的帮助。下面我就谈谈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编制九九表这样一个探究活动的。  相似文献   

7.
乘法口诀也叫“九九歌”,在我国很早就广为流传。远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学会使用乘法口诀了。相传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了广征天下人才,设立了“招贤馆”(招收优秀人才的地方),但是没人登门,齐桓  相似文献   

8.
数九,是从冬至起以九天为一组概括天气变化或农事活动的风俗。一般是从冬至日数起,数九天算一个“九”,数到九个“九”,共计八十一天。因为是数了九个“九’,所以又称为“九九”。概括九九天气变化或农事活动的歌谣,称作《九九歌》。也有用图表等形式表现气候变化的,称为《九九消寒图》。  相似文献   

9.
一、导入师 :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完了全部乘法口诀 ,你们还记得已经学过哪些乘法口诀吗?生 :我们已经学过了1至9的乘法口诀。师 :在学习乘法口诀时 ,是一句一句地学的?还是一组一组地学的?生 :我们是一组一组地学的。师 :谁还记得这些口诀是怎样分组的?生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师同时展出)师 :下一组该是几的乘法口诀 ,你能说出来吗?(生把3至6的乘法口诀一一说出)(师同时展出)师 :6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生 :6的乘法口诀共有6句。师 :你能猜出7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吗?请你说一说。生 :7的乘法口诀有7句…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学生学好表内乘、除法的关键是熟记乘法口诀。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中要提高小学儿童的识记效果,需要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互相配合,才能收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作用。低年级学生的识记特点是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因此,当教师在教学表内乘法时,尽管根据了小学儿童的年龄特点,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得出“乘法口诀”。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会机械地记忆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从头至尾,读得很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 3× 4= 8× 3= 5× 4= 8× 4= 7× 6= 5× 8= 6× 5= 8× 7= 4× 6= 8× 2= 3× 6= 5× 7=  二、揭示课题   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 1~ 8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学习 9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  看到课题,你们能想到什么 ?  (想到 9的乘法口诀共有 9句,每句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九,第一个字从一排到九, 9的乘法口诀得数一个比一个多 9…… )  三、教学新课   1推导 9的乘法口诀 (教准备题及例 1)  (1)学生自编 9的乘法口诀   师:刚才同学们说 9的乘法口诀的前半句是从“一九”到“九九…  相似文献   

12.
夏九九歌     
严冬有“数九歌”,广为人知;酷暑有“夏九九歌”则鲜为人晓.夏九九歌,即从夏至(六月二十一日)开始,每隔九天为一个“九”,逐日纪录“九”的进程及气温变化情况,到“九九”八十一天,则暑消秋凉.下面是一首较为流行的“夏九九歌”:  相似文献   

13.
乘法口诀是根据9以内乘法内容要点 ,编成容易诵念和记忆的语句。乘法口诀学习得好坏 ,直接影响着用“表内除法”迅速求商及口算速度和计算能力的提高。义教材里的45句乘法口诀 ,每句话的前半部分表示相乘的两个数 ,第一个数总是不大于第二个数。如 :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这是一个弱点 ,因为在用乘法口诀求商时 ,有时不能很快想出口诀。如 :12÷4 ,学生见到除数4总是想四几十二呢 ?在口诀里没能“四几十二” ,为使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除法 ,笔者认为 ,乘法口诀应引导学生这样编制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二一得二 )二…  相似文献   

14.
2的乘法口诀     
说明:本教材乘法口诀编排的顺序采用“小九九”先学2的乘法口诀(九句),再学3的乘法口诀(八句),依次学到5的乘法口诀。把1—5的乘法口诀作为第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内容,6—9的乘法口诀为第二学期学习内容。采用倒三角形状的“小九九”,它的优点是乘积的数较小,学生容易记忆:一次教完几的乘法口诀,口诀的规律性非常明显,后面几句口诀学生会自己类推自编口诀。前面几句口诀已经学过,正好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已学过的口诀可以得到反复练习,学习新的口诀逐渐减少,学生不会感到记忆与应用口诀的困难;2—5乘法口诀有35句,占乘法“小九九”口诀总数的7/9,这对学习相应的除法就有利,能沟通一乘两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编制7的乘法口诀,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7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16.
夏九九歌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练习6有一首供学生“读读背背”的《九九歌》。其实,准确地说来,它的歌名应是《冬九九歌》,因为还有一则《夏九九歌》。现摘抄如下,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冬天以“九九”来计算,反映冬季气候变化的规律,知道的人不少。夏天用“九九”来计算,反映夏季的气候变化规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夏九九”从夏至日开始,也是81天,每9天为一个段落,顺称一九、二九……直到九九。《夏九九歌》在宋代陆泳的《吴下田家地》中有记载:“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争向…  相似文献   

17.
“两个乘法算式用一句乘法口诀”教学一得红河县第一小学罗丽娟“九义”数学课本第三册第18页例4是让学生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使学生知道计算乘法时,交换被乘数与乘数的位置,计算出的得数一样,因此只用一句乘法口诀。要紧紧抓住“手表图的看图方法”和“乘法的意...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4页例1,算算填填,练习十八第1~8题。教学目标:l.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做好铺垫1.复习6的乘法口诀谁能说说6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相邻两句之间有什么联系?(用多媒体显示6的乘法口诀)在6的乘法口诀中,各句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把已显示出的六句口诀中的“六”改为红色。犤设想犦复习…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数学》第三册乘法口诀教学共23课时,约占整个学期内容的36%。尤其是“7的乘法口诀”,既是在学生学习1-6的口诀后的一段时间(大约1个月左右)进行的,又是后面学习8、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复习“表内乘除法”时,将教材中的练习“根据‘三六十八’这一句口诀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改为“根据‘三六十八’这一句口诀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经过几分钟思考,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运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出3×6,6×3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