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不仅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还能够在侧重学科上具备优势专业技能,以医学仪器设计原理为核心,进行一系列课程的建设,着重讨论了以构建心电检测系统为目的的课程内容安排,在巩固专业特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合作精神;初步实践结果反映良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医学仪器设计原理课程建设对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素质有推动作用,值得继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吕国清 《广西教育》2014,(19):32-33,54
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通过项目导入和行为导向教学内容设计,探讨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核心的区域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提升区域性高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矿山建设工程》是土木工程(矿井建设)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针对当前《矿山建设工程》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工程实际不完全相符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明确课程知识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学校之间的美术师资力量、教师专业背景以及个人追求目标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学校之间美术学科发展不均衡。为此,我们认为,科学考量学科内教师队伍现状以及教师所在学校文化发展方向,顺应教师个体专业背景及专长,发掘学校所处区域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等综合优势,最终研究并确立充分发挥以上综合因素的美术特色课程,是确保课程体现特色并顺利开发与实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快速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相继开设。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的大背景下,针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以培养毕业生的核心能力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该课程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科交叉融合匮乏、理论知识零散、课程内容系统性不足、课程实践性不强及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建议,包括面向社会需求的授课、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结合学校专业发展特色、优化课程知识结构、增加课程灵活性以及提升课程实用性等,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校本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开发校本选修课程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教师团队的教学教研水平。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和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生物学校本选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所需。  相似文献   

7.
专业群背景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探讨了专业群背景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整合.专业群背景下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要以创新能力为核心课程观,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课程实施手段要区别干传统的学科体系,其构建要突出外语类课程的优势,建立真实业务流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模块化设置以适应不同的就业岗位需求,并将其打造为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种以电源管理复杂工程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关联课程群教学模式。本设计最大的特色是,基于专业领域一个相对完整的复杂工程系统,通过前后衔接的系列课程,按照从分立到联合的机制,系统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将教师工程素养与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寓于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独立院校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机械电子工程特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和讨论“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媒介,结合课程自身特色与教学经验,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方法,助力于培养学生对工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与专业发展间的匹配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立英语桥梁课程是网络环境下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英语桥梁课程目标属于阶段性教学目标;设计理念为通过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网络环境下专业文化和英语文化的结合,实现语言学习、学科教育和专业渗透的自然过渡与充分融合;设计路径为通过跨学科的言语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英语桥梁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特设课程两个模块,具有整合性、自主性、个性化和网络化等特点,能拓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根据省部市共建特点,在分析测控专业近10年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学科优势和地域优势,提出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认证体系为指导思想,优化重构测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4个特色群光电信息与技术方向、测控系统设计与应用方向、精密仪器与机械方向、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方向,每个特色群的实践教学按照"基础—提高—综合—创新"4个层次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测控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2.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以"生活中的化学"为例,通过对课程的顶层设计、内容设计、开发过程、实践效果的详细评析,探索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课程地图具有系统性、岗位导向性、模块化、路径化等特点,应用于远程教育有助于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开放大学信用管理专业建设可采用“以岗位定位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课程模块为基础,以课程地图为指引”的设计思想,突出远程教育特色,针对具体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特色涉农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相关产业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必要打破已有专业界限和学科界限,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带动新农科建设。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以烟草特色优势学科为核心,深度融合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医学等不同学科特点,增设了多门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类课程,并具体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思政、考核方式、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初步构建了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为特色涉农专业的跨学科课程建设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建设特色专业是高校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针对自动化学科特点,提出建具有网络控制技术优势的自动化特色专业办学思想,把科研促教学、用竞赛培养创新人才、建学科交叉型工程实践中心作为特色专业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从高水平教师队伍、学生科技活动和工程训练方向探索自动化专业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使学生就业、竞赛及考研取得了明显成效,且把自动化专业提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表明在网络控制科研优势促进下,集教学、竞赛及工程实践为一体的特色专业跨越式建设方法有效,能够短时期内在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上取得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于超 《华章》2012,(32)
国内艺术院校动画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人体素描课程,教学目的基本在于研究人体结构,以此奠定学生今后学习人物运动设计的基础.文章根据动画专业的教学特色,以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养为出发点,试图探讨本门课程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目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历史学科培养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大学历史院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比较注重专业理论与知识的传授,课程以知识为中心、不同专业方向排列组合,重数量而轻联系,多分割而少统整,跨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较少且没有明显特色,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大学历史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大学历史学科的课程,应该在保证国家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打通专业方向壁垒,整合相邻专业课程内容,加强学校跨专业方向特色课程建设,拓展知识广度,增强研究深度,加强实践强度,全面提升历史人才的素质,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历史学科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方向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应当与专业核心课相区别。国际法方向课程的教学应当在明确方向课定位的基础上,从国际法学科特点出发,确定其教学目标,以司法考试为导向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采用多主体教学的形式真正实现互动式教学。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理念,要求在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方面始终落实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在结构设计上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中的重要一环,体现了学校的课程特色,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支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体现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从家国情怀主题视角构建历史校本课程,培养和提升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本科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教学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基于学生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提倡以利于培养学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为核心,遵循能力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科基本方法训练为主,在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及专业发展为目的;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因材施教、因课施教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