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体育教学》2012,(8):79-80
"教学技能"专栏选题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等等,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2012,(3):78-79
"教学技能"专栏选题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人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听课(或看课)评课等技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2012,(7):79-80
"教学技能"专栏选题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等等,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听课(或看课)评课等技能进行讨论。第8期: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2012,(5):78-80
"教学技能"专栏选题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等等,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多年来,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备课与实际上课之间往往存在距离,教师授课与学生接受之间又往往存在距离。这两个距离,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缩短这两个距离,上出一堂较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课来呢?笔者的体会是课前要“试课”,课后要“思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决不是上好体育课的唯一保证,实践性,操作性是体育课的基本特征而“试课”(即课前将教案自我“预演”一番)正是为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2012,(6):79-80
"教学技能"专栏选题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等等,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听课(或看课)评课等技能进行讨论。第7期:动作示范与讲解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但动作示范技能的培养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掌握熟练的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7.
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听课(或看课)评课等技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张惠 《体育师友》2012,35(2):39-40
结合体育教学实践,介绍了使用好体育场地、器材的七个步骤:教学计划上统筹;教研安排上细化;集体备课上推敲;教学设计上预演;课前彼此间通气;课堂教学中调整;课后反思上明理。以此为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布置和使用好场地、器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半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等等,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听课(或看课)评课等技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2012,(2):78-80
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人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听课(或看课)评课等技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备课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体育教师课前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学情、场地、器材等情况,通过系统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整合的过程,以保证在课堂实施时学生能有效地学习。然而,实践证明再完美的首次备课通过实践后仍有美中不足,因此,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呼唤教师要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是指体育教师课后针对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次  相似文献   

12.
试论体育教学的课后总结天津体育学院高怀信在体育教学中,人们多注意备课、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各环节,而课后总结则往往被某些教师所忽视或遗忘。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使优化教学过程受影响,而且也制约教学水平的提高。每当课堂教学结束后,对照课的任务,回忆整个课整...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要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上好体育课的功夫究竟在课前还是在课上?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课前准备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一次完整的体育课包括课前准备,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其中,课前准备是前提和保证,课中实施是表现和发展,课后总结是继续和延伸。在教学  相似文献   

14.
技术动作备课是教师在课前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身体练习及技术动作的预习.这一备课环节是体育课教学所特殊要求的,其准备的好坏影响着教师课堂示教水平的发挥,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也有极大的影响.然而一些教师对此却不够重视,忽视了这一重要的备课环节,课上出现了不必要的失误.通过多年的备课经验以及教学教训,笔者认为要做好课前的技术动作备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教师备课都很重视课前准备和设计,笔者认为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同样十分重要。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应对教学程序的安排和组织教法进行回顾和小结,将成功和不足之处记录下来,写成后记,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依据,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和成熟。怎样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写什么呢?笔者结合自己和同行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张园 《体育师友》2020,(2):23-24
高校体育课中在课前、课中、课后等多个场景中合理利用手机APP进行体育教学,可以强加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实现体育课的课上与课下有效衔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监督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技术动作备课是教师在课前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身体练习及技术动作的预习。这一备课环节是体育课教学所特殊要求的,其准备的好坏影响着教师课堂示教水平的发挥,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也有极大的影响。然而一些教师对此却不够重视,忽了这一重要的备课环节, 出现了不必要的失。通过多年的备课经验以及教学教训,笔者认为要做好课前的技术动作备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以编写教案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准备活动,是教师开展教学与研究活动的基础工作。二次备课则是在教学实施后,进一步研读课程标准,在磨课、研课、思课的基础上,对已有教案的反思和改善,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有效路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为贯彻中共中央"强化体育课"要求,巩固本省体育与健康学科"研读课标、研究教材,规范教学行为"活动成果,在全省开展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二次备课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9.
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体育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和运动专长有所不同,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应加强集体备课,以便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才能。从而使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必修课。教师能否结合教学实际,按中小学体育大纲、教材的要求,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自觉性,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体育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备课应以个人备课为主,在此基础上,要加强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