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江科技》2001,(6):29
通常菇类菌种组织培养复壮,将未喷水长至7成左右,菇形较好的菇采下,用75%酒精或其它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再用无菌水冲洗。取菌盖与柄交界处一小块组织接在PDA培养基上培养。由于表面未杀死的部分杂菌渗入到组织内,所取组织易带杂菌,成功率低。可将菇采下后,放在无菌接种箱内,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菌种、材料、环境、操作等因素对乳糖发酵试验的影响。用普通变形杆菌标准菌株作参照,对自行从腐败猪肉中分离的菌株做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设置有差别的试验材料、培养或操作环境从而进行5组对比试验;另外,开展4个班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菌种不纯、试管不干净、培养基灭菌后冷藏一周、学生的接种技术不佳等,会导致乳糖发酵试验出现假阳性现象,阴性结果明显混乱。  相似文献   

3.
情辑 《内江科技》2001,(5):38-38
经验表明,用稻草裁培凤尾菇,生长快,成本低,效益高。 (一)稻草处理: 选用上一年或当年的稻草,且未被雨水浸过、无霉烂杂菌及害虫的草做培养料。将稻草浸泡河塘水中一天时间,捞起后将稻草直接浸泡1%的石灰水池中12小时,然后涝起沥去多余水分,  相似文献   

4.
单甲脒在蘑菇上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在单甲脒在蘑菇上的残留试验结果。在蘑菇生产期间,培养料经二次发酵后,蘑菇菌种接种前,分别用单甲脒1.25ga.i/m^2和2.5ga.i./m^2施药处理,采收的鲜蘑菇中单甲脒的残留量为0.02 ̄0.86mg/kg,单甲脒在培养料中的降解半衰期(T1/2)约为9 ̄12d。  相似文献   

5.
《云南科技管理》2015,(2):51-53
根据滇中地区气候特点,摸索出了香菇覆土栽培关键技术的要求:包括栽培季节、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灭菌接种、菌丝培养、菌筒转色期管理、覆土出菇管理等技术,其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50%,适合在滇中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土蒸灶是我省乃至全国大多数食用菌生产者使用的培养料灭菌设备。传统的土蒸灶灭菌技术强调在加温至灶门有大汽冒出时,关闭灶门,保持100℃8—12小时,有的还要焖10多个小时。该技术的缺点在于灶内存在大量的灭菌死角(温度不足95℃),培养料不易全部蒸熟,灭菌效果很差,因而造成污染率高达10—60%,直接导致部分种植者的生产倒闭失败。 成都市第一农科所食用菌中心研究人员,经过多  相似文献   

7.
文惠 《内江科技》2001,(2):28-28
我地农村常采用砖、水泥砌成的土蒸灶进行食用菌培养料的灭菌。这种土蒸灶所需成本较高(少则800-900元,多则上千元),而且浪费人力(灭菌时至少需一人添水加煤)。现在我们用废汽油桶改造成灭菌锅,制作容易,一锅可装菌袋80袋,用蜂窝煤  相似文献   

8.
文惠 《内江科技》2001,(6):16-16
在香菇栽培过程中,诱发病害发生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木霉菌,究其原因是在物理灭菌过程中,木霉菌孢子未完全杀死,条件适宜时,孢子萌发便很快占据培养料,抑制香菇菌丝生长。从而导致整个菌袋报废,因此在培养料中先加入一定量的化学药剂,再进行蒸汽灭菌,通过不同药剂的比较实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发展的状况越来越好,为了更深一步的发展这项新兴产业,我们在食用菌栽培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本文总结了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以及发展前景,其中着重介绍了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包括如何选择合理的菌种、养料的类别,当然,食用菌栽培料灭菌、接种的过程和如何栽培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西藏高原真菌联合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于2009年在西藏采集分离得到2株野生双孢蘑菇菌株,2010年获得出菇试验成功,2011年在拉萨进行了菌种驯化和人工栽培试验。2012年在拉萨规模化栽培示范获得成功,形成了从菌种制备、培养料配方、堆制发酵、出  相似文献   

11.
在本次实验中以蓝莓为酿酒原材料,使用对比的处理方式,对速冻冷藏处理后的蓝莓汁以及常温状态下的蓝莓汁的发酵操作效果进行了对比,对蓝莓酒酿造中所使用的菌种种类、菌种接种数量、酿酒过程中发酵时间长度以及相应的澄清方法进行了科学的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最为高效的酿造工艺。实验结果:使用速冻冷藏处理方式的蓝莓和常温条件下的蓝莓在酿酒品质方面差别较小。在比较了多种酿造条件之后发现,当发酵菌种的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整体维持在10摄氏度到15摄氏度,发酵处理的时间长度在12天,发酵中硅藻土的使用量为2.5%的情况下,所制得的蓝莓酒其品质最为出众。  相似文献   

12.
唐情 《内江科技》2001,(2):29-29
采用生料(其配方为无霉变的阔叶树木屑75%,麸皮或米糠22%,石灰1%,50%多菌灵100克)利用大田栽种香菇,可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结果。大田播种季节的选择,是大田生料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如3月初气温在5℃以上,选择这个季节播菌种,杂菌少且不易繁衍。但香菇播种后,可利用地  相似文献   

13.
采集野生羊肚菌,利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纯化培养2-3次,培育出栽培菌种。在温室大棚条件下,模拟野生羊肚菌的生态习性,按照不同培养料的配比进行栽培试验,选择最佳的栽培基质和方法,为青藏高原规模化栽培羊肚菌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祝家香 《科技风》2014,(8):23-23
本文利用芽孢杆菌对热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将分离的菌种纯化培养,离心收集制作成供试菌液,其后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0℃、37℃、42℃培养,分光光度计测OD540值。结果发现除YN3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外,其余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42℃。  相似文献   

15.
平菇快速高产发菌法 一培养料配制 按100公斤棉籽皮、180公斤水、5~8公斤石灰粉的比例拌匀。石灰粉的用量可灵活掌握,以使培养料的PH值达10以上为宜。 二、堆积发酵 把拌好的料堆成高0.8米、底宽1.5米、顶宽1米、长度不限的料堆,盖好塑料膜发酵。料温上升到60℃时,保持24小时,然后进行翻堆,将内外层调换。再盖好塑料膜继续发酵24小时,进行第二次翻堆,将表里、上下的料搅拌均匀。如此翻堆两三次,再喷洒0.2%的多菌灵拌均匀,就可装袋。 三、加大接种量,改进播种方法 选用宽20~30厘米、长40~  相似文献   

16.
金葡液生产过程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行豪  方玮  王毅  陈玫 《科技通报》1999,15(1):55-60
金葡液生产前对生产用菌种进行复壮,有利于保护菌种的原有特性,使用酶解猪心汤作生产培养基,不仅可控制药液中的热原质,而且能使金葡菌生长繁殖更加良好,代谢产物增高。生产培养过程使用种子摇瓶,加在种子接种量,生产大瓶培养基的预温及培养过程中几次摇瓶,既可使培养基中过头成分被充分利用,代谢产物增多,又可缩短生产周期,稳定生产工艺,以β-丙内酯作原液或稀释灌封时的防腐剂,既可防止药液污染,又可减轻药物使用时  相似文献   

17.
郑万春 《科协论坛》2007,(11):32-33
湖北保康菌类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保康菌类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在周边地区乃至全省都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的声誉。我们率先实现菌类生产人工接种,率先实现由孢子菌种向菌丝菌种转变,开创了菌类生产的崭新局面。当时菌种生产技术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湖北省内远安、随州及河南南阳地区、陕西安康地区不少县市都来保康学习技术和购买菌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基质、苗龄型、接种时间及长短、施菌量等各项因子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个菌种在不同基质上均能形成菌根,而有利的土壤基质更能促进菌根的形成和苗木的生长;苗龄不同,菌根的感染率不同。最佳的接种时间应在苗木长出第一级侧根时进行,在播种时接种亦可;适宜的施菌量为250g/m^2  相似文献   

19.
在医学上,生物工程综合技术的远大前途莫过制备和传染病作斗争的疫苗和其他医药产品。用生物工程控制疾病有几种方法,它们包括使用重组DNA和单克隆抗体技术,人工疫苗合成,原生质体融合制备新的抗菌素。 现在使用的大多数疫苗是由该疫苗所要防治的特定疾病的致病生物体构成。杀死这些生物(病原体)或经减毒处理使它们的毒性减小,将杀死或减毒的混合物注射到要接种的人体内。按照设想,被接种者的免疫系统对疫苗进入作出反应,产生出和疫苗生物体上的特定的分子(抗原)结合的抗体,且能识别它们,以便由免疫系统的其他成份消灭之。被接种者产生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不仅富含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蛋白质,还能够广泛用于医药等领域。目前我国的食用菌培植技术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食用菌的栽培成为了发展白色农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食用菌培养料、菌种选择、出菇棚场地选择以及食用菌培育环境的科学布置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为食用菌高产栽培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