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生态旅游过热的今天,黔东南开展生态旅游虽有优势但不能盲目发展,更不能走“生态旅游破坏生态”的老路.明智的做法是树立正确的生态旅游观念,把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特别是要重点保护正在遭到破坏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并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完善有关政策和法规,实施科学开发与管理,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作为解决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对生态旅游的真正涵义缺乏认识和理解,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资源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本在对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原则,重点对旅游设施的开发设计进行了规划,并归纳出生态旅游规划模式,以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生态旅游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其目标在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近几年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强调"认识自然,走进自然",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强化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科学规划和开发生态旅游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完善生态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当今生态旅游概念、主要特点与实践的分析 ,本研究认为现有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诠译存在明显的片面性 ,由此已影响到其应有的生态保护价值 ;而生态管理的不足又加剧了生态旅游地的环境破坏。为了强化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功能 ,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对拓宽生态教育内涵 ,完善生态管理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存在着多头管理、盲目开发、资源破坏等问题。采取建立综合协调结构、科学制订规划和宣传引导等策略,能够改变生态旅游现状,促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试论和谐视野下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上的高品住的旅游形态。通过生态旅游活动可以增进人对自然的了解,促进人际关系的升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然而,当前我国各地生态旅游的开发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循环、行业恶性竞争、违规经营等现象。构建和谐社会,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生态旅游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规划,以保护性开发为原则,加强对生态旅游景区的有效管理,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力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在西部大开发中,内蒙古应重树生态旅游观念,明晰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开发以自然生态观光、人生态体验和生态恢复建设行动为主的生态旅游产品,将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建立内蒙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也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如,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风景名胜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失调等。生态旅游要继续发展就要做到:制定生态旅游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对生态旅游区做好充分的宣传,增强环境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9.
禹真 《铜仁学院学报》2003,5(2):52-54,58
生态旅游是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梵净山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对其生态容量进行评估,认为梵净山生态旅游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而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太行山生态旅游长治区域存在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环境问题,提出生态旅游的环境法保护对策,包括生态文明的思维方式和生态环境伦理的环境法理论基础对策及五方面的具体制度对策。  相似文献   

12.
辽宁生态旅游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旅游方式之一,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辽宁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指出了辽宁生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从综合生态角度阐明生态旅游的内涵和旅游生态中的环保内容的基础上,对峨眉山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是由于在理论上它比传统的大众旅游有不少优越之处。但在我国开展生态旅游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引起的环境破坏。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采取一些有力措施,如运用阶段理论进行生态景区的环境保护;认真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加强教育,提高履行职责与义务的自觉性;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15.
关于生态旅游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许多学者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讨本文试图从生态旅游定义、生态旅游系统,包括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环境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生态旅游系统理论研究的进展,并试图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这一领域研究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旅游活动依存于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活动的“三体”与之密切相关。生态旅游所追求的是保留着良好的、始风貌的生态旅游环境,同时也是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存在于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之中,生态旅游环境影响生态旅游资源贮量、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效应、生态旅游处理效应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模式、保护模式等,也影响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生态旅游业的运行;生态旅游环境也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旅游服务业密切相关。研究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活动“三体”的关系将有助于生态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梵净山生态旅游发展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提供推动力。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梵净山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对其生态容量进行了评估。认为梵净山生态旅游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实施金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华开发生态旅游既具有区位、生态、资源及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同时也存在诸方面的问题,找准对金华生态旅游发展方向的定位,重点构筑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大体系.以实现金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生态旅游者只有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遵循生态学规律,才能很好地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以九寨沟旅游者为调查分析对象,了解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行为方面的缺失,得出现今生态旅游者环境、责任意识较弱等结论,并为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培养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强化环境责任意识、改善外部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最佳形式的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最佳生态基础条件。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并以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为例,论述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