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栋梁 《物理教师》2009,30(11):34-35
本刊于2009年第5期刊登了“常见的速度合成问题的错解分析”,文中对交点类、关联类的速度合成与分解中的常见错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读后很受启发,为此笔者也谈谈对这两类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高三复习完“速度的合成和分解”这一内容后,我提及了位移的合成和分解及相对运动的轨迹问题,举出了人造地球卫星的视运动例子,考虑到高三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高一学生强,就布置了以下两道课后思考题。  相似文献   

3.
求连接体的速度,一般用运动的合成、分解法或微元法。学生在运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求连接体的速度时,往往难于把握合速度的方向,即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而用微元法求连接体的速度,则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用瞬时功率求连接体的速度,学生较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求平面上两平动光滑曲线交点的速度通常有速度定义法和相对速度法两种方法.用速度定义法求交点速度就是在小量时间△t内,找出两曲线的交点发生的小量位移△s,其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即为交点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用相对速度法求交点速度是指先求出交点相对于某一曲线的速度,再叠加上此曲线相对于静止参照系的速度.这两种方法虽具有普遍性,但由于此类题目往往复杂多变,学生运用起来一般难度较大.本文阐述一种既简单易懂又易于操作的方法——“速度分解—合成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两运动曲线某时刻的速度沿交点处的两曲线的切线方向进行分解,沿对方曲线切线方向上的两分速度的矢量和即为交点处该时刻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两个名数相乘或者相除(比),得到一个新的名数。这个新名数的计量单位,叫做量的合成单位。在部编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中,只介绍了面积和体积这两类量的合成单位,比如平方米、立方米。教材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其他一些量的合成单位采取回避的手法,留待以后学习。因此,教学中难免引起某些质疑。例如: ①“两地相距74里,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是每小时8里,求乙的速度。”学生计算后,答道:“乙的速度是10.5里。”这种答法对不对?  相似文献   

6.
<正>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既可以单独考查对运动关系的理解,也可以和能量与动量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在这两类问题中速度关系通常都会作为一个易错点出现,导致很多考生出错。如果学生能够将速度合成与分解的典型模型弄清楚,那么在遇到与速度关联的问题时,就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顺利求解。一、典型模型如图1所示,人在岸边通过绳子跨过定滑轮牵引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理论力学中点的合成运动理论为基础,将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应用于有任意个动参考系的情况,推导出有多个动参考系的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并根据这两个定理推导出曲线坐标(柱坐标和球坐标)中点的速度计算公式和加速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在高三专题复习中,通常会遇到绳、杆模型中有关能量守恒的综合问题,而这类问题往往让学生感觉到很困难。在解决这类题型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在正确选择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分解速度,分解时必须弄清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质,找准合运动和分运动,合速度和分速度。  相似文献   

9.
速度分解是矢量分解的基本问题之一.从理论上讲,一个矢量,不论是力、加速度、位移还是速度,都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分矢量,而不像两矢量合成那样具有唯一性.一般地说,只有在已知两个分矢量的方向或者已知一个分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这两种情况下,矢量的分解才是唯一的.在实际问题中,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时,常需要对物体受到的力或物体运动速度进行分解或合成,也就是涉及到合力与分力、合速度与分速度的关系。在这个分解或合成的过程中,关键是分析出合力或合速度产生的效果,确定哪一个是合力、合速度,哪一个是分力、分速度,这样才能对力或速度进行正确分解、合成,进而正确处理物理问题。但是,在实际做题时,学生往往对速度分解、合成时出现错误,下面我们看一道常见的题:  相似文献   

11.
祝亚 《铜仁师专学报》2000,2(4):56-57,61
相对论速度合成公式是相对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应用这一公式时应首先明确的两个问题,所涉及的惯性系何为静止?所求的速率是相对于哪一惯性系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道传送带模型的应用试题,涉及到的知识有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功能关系、速度位移公式,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有很好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13.
卢玉龙  邵云 《物理教学》2023,(10):52-54+51
力的合成与分解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诸分力都是有实际意义的,它们彼此相互独立,因而力总是可以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与分解。速度不能随意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与分解,所得合速度或分速度很可能没有意义。速度可以在任意方向投影得到该方向上的投影分速度。夹角任意的两个投影分速度一般不相互独立,不能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但是可以按照一种所谓的“投影矢量‘合成’法”得到原始速度。只有当两个分速度相互独立或者相互垂直时,它们才能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得到合速度;逆向的合速度分解亦然。  相似文献   

14.
理论力学中“点的合成运动”一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关于动点的合理选取更是直接关系到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确求解.文章提出在解决两个物体的接触点不断变化的这一类题目时,动点应选择其相对运动明晰可辨的点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得出正确的速度和加速度。  相似文献   

15.
机车是常见的运输机械,它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最大速度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两个知识点.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分析、解答这两类问题时,常出错,因此,在这里笔者就这两个问题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卫平 《物理教师》2010,31(4):29-31
在本刊2004年第9期上笔者曾发表了《平面上两平动光滑曲线交点速度的最简求法——“速度分解一合成法”》一文,在文中对计算同一平面内两平动光滑曲线交点速度的“速度分解-合成法”进行了证明.所作的证明仅限于在同一平面内两光滑曲线均做平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张恩许  周勇 《物理教师》2010,31(5):43-44,46
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中,牵连运动是要求较高的一类问题.接触到的实际问题中,它的处理得当与否,常常成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一个速度按矢量运算法则分解为两个分速度,数量关系也许无误,但若与实际情况不符,则所得分速度毫无意义.所以速度分解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按实际运动效果来进行分解.常用的思想方法有两种:  相似文献   

18.
在新教材中,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借助于速度一时间图象来推导的。在推导中,很多学生对在匀速直线运动情况下,速度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在相对应的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这一结论还是能理解的,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下,速度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也等于在相对应的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就表示不太好理解了。  相似文献   

19.
一、课题:力的合成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力的合成。 (2)教学难点: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而力的合成是力学的重点内容,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了以下一些媒体进行有机组合,以辅助教学。 (1)要了解什么是合力、分力,首先要知道合力与分力在作用效果上是等效的,是可以“替代”的。故制作投影片如下,比较两个人提一桶水与一个人提这桶水的作用效果。 让学生明白F1、F2与F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使学生有一个感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讨论石玉平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是两个并不相同但又相互有关的概念。由于一些相同的外界因素,如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对它们产生的影响和结果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因此容易造成学生对这两类问题的混淆,下面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