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季学术巨擘。他的著作历史上曾三次结集刊行:第一次是清嘉庆十一年至十二年间刊行《潜研堂全书》(钱氏家刻本);第二次是光绪十年刊行《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长沙龙氏家塾刻本);第三次是上世纪末,陈文和先生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钱氏诗文有《潜研堂文集》、《潜研堂诗集》、《潜研堂诗续集》。  相似文献   

2.
自宋至清,各种苏轼《文集》、《诗集》、《全集》的刻印不下几十种,惟尺牍选本甚为少见。上海图书馆藏有《东坡先生往还尺牍》一种十卷,元刻,框高16.4cm,宽10.3cm,每半叶13行,行24字;小字双行。细黑口,左右双边。不署编者姓氏,无序、跋。经查《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及其它相关书目,此书它馆均未见收藏。可称海内孤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三个方面探讨了南宋孝宗时期的刻书,并分析了各种刻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际 《中国编辑》2004,(4):92-92
监刻本亦简称监本,指历代国子监刻印的书本。经厂本专指明代经厂所刻印的书本。内府刻本所谓内府刻本,并不专指由内务府各监所刻的书本。历来在运用内府刻本这个称谓时,都是指中央各部院衙署和内廷各部门所刻的书本,或者指官刻本中,属中央国家机关所刻的那一部分书。  相似文献   

5.
6.
王国维的《五代两宋监本考》《两浙古刊本考》是当下关于宋代刻版史料整理的两部经典著述。从其撰写时间、材料选择、客观限制、具体内容等看,这两部著述有明显的时代印记,或者说缺憾:对一些关键的典籍,如《宋会要》《南宋馆阁录》《宋朝事实类苑》等未能征引;因其时藏书秘不示人等原因,还有一些宋元刻本没能目验(其基本上仅限于江南一地的藏书);引书不够规范,过于简略,还有一些记载错误,等等。而今,得力于交流便捷、图书开放等有利条件,得以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从敬重前哲、尊重学术的角度,再一次审视这两部撰写于20世纪20年代、时隔100年的版本学专著,对于揭示当下如何全面、科学地整理宋代刻书史料,也是一件颇有意义和价值的事。  相似文献   

7.
明正德刻本乃《世说新语》在明代的最早刊本,今存世稀罕,乏人关注。本文首次对正德本的版式行款、刊刻者赵俊生平及其底本来源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认为正德本乃以元初刘应登刊本翻刻而成,但所据为刘氏刊本的后印本,版本情况不佳,故书叶之中留存有诸多墨钉和文字脱漏之处。此外,论文还通过版本比对,考定民国藏书家袁寒云旧藏元刻本《世说新语》,实即明正德翻元刻本。  相似文献   

8.
唐晓云 《编辑之友》2012,(9):110-111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中国俗文学的最早刻本,它对深入研究《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的形成、古代刻本插图的样式与风格以及汉字由繁而简的演变等具有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抱朴子内编     
王清原 《图书馆学刊》2006,28(2):F0002-F0002
辽宁省图书馆藏有一部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杭州荣六郎刻本《抱朴子内编》二十卷这是世界上现存《抱朴子内编》最早的刻本。  相似文献   

10.
已知的清代梁章钜的《楹联续话》虽然版式不一,但属于同一版本系统,即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据笔者所知,道光二十三年以后重刻的版本以及现代人整理的标点本,都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共计301则联话。笔者最近发现一个新的《楹联续话》版本,虽与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系根据同一版刊刻的,却在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这则联话条目之后多出一则,即共计302则联话。因此,该版本应是未删本,即初刻本。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早期(约1393-1622年)是韩国印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继承高丽印刷术的基础上,无论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雕版印刷分官刻本、书院刻本、寺院刻本、私家刻本、坊刻本五种;活字印刷主要有铜活字本和木活字本两种。  相似文献   

12.
位于古城西安市的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古籍文献较多,在西北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本文就馆藏的稀见古籍,在著者版本行格序跋藏印等方面加以疏说。  相似文献   

13.
山西大学成立于本世纪初叶,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三所大学之一,图书馆就是伴随着学校的成立而诞生的.建馆之初,接受了原晋阳书院的藏书作基础,以后不断零散购进,初成规模.  相似文献   

14.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1,(3):2-F0002
春秋诸国统记六卷 (元)齐履谦撰 元延祜刻本 齐履谦(1263-1329),字伯恒,大名(今河北)人。幼通算术,自星历生累迁授时郎秋官正,仁宗即位,擢国子监丞,改司业,立升斋积分等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两套馆藏《亭林遗书》的比较,提出了对该书进行版本鉴别后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7.
《尚书》是上古的皇室历史文献文集,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千百年来,释读文本甚多,而传抄、刻梓亦多。宋刻本作为最早的传世纸质文献,在保存《书》类文献时所显现出来的文物和学术价值毋庸置疑。而学者对其版本尤其是宋刻本的系统整理未见,基于此,本文对《书》类的宋刻本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基本摸清了《书》类宋刻本的存世情况。  相似文献   

18.
廣韻五卷     
《山东图书馆季刊》2011,(1):F0004-F0004
宋陈彭年等撰。元刻本。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七至三十二字不等,黑口,四周双边。框21.7×13.2厘米。前有钞配天寅十年《陈州司马孙怖唐韻序》,又有钞配牌记:  相似文献   

19.
善本与清本     
在我国现存的古代文献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清代版本,而其中被确认为善本典籍的文献却只有极少部分。这种现象不仅与该部分文献的绝对存世量不相符,也可以认为是对清人在文献工作方面的成就重视不够。究其原因,一是观念的问题;二是从清版文献中选择善本是一项不熟悉和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实际的成果,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文章就清版善本的选择问题从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意见,以求方家一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家刻的起源,论述了家刻的特色,并对比了家刻、坊刻和官刻的差异,最后对家刻图籍给予了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