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十年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顶层"预设的理想境界相距甚远。"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作为课改新十年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其意蕴是:让我们自己参与课程建构,让我们在课程建构中成长。其价值是:通过个体经验促进课程成长,通过建构课程促进自我成长。其推进策略为:让师生在反思学校课程建设的得失中成长,在认同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中成长,在探究学校课程建设的框架中成长,在实践学校课程建设的方案中成长,在构建学校课程建设的文化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理念和实践的价值追求,其意蕴是:工会既要关注教师生活,又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其价值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生命发展的本质追求,是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工作的开展需求;其策略是:引导师生在架构目标、建构课程、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实现“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课程改革转型与深化的策略是“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其意蕴是让儿童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和个体课程个性化的实施:其意义是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意境是让儿童主动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儿童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生本化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个体课程个性化挖掘。  相似文献   

4.
学校课程规划是联结国家课程政策和学校课程行动的实践构想,在将国家理想课程转化为学生经验课程、保障国家育人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至关重要。针对学校课程规划“一无所有”“自行其是”“表里不一”“原地踏步”等问题,上海经过15年研究与实践,深化了对于学校课程规划的价值认识;形成了全面体现国家课程政策的学校课程规划编制策略;建构了保障国家课程政策执行的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系统。为促进国家课程政策在学校高质量落实提供了一套集价值观、方法论、操作系统于一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课程文化创生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交锋过程,需要通过打破原有形态建构新的文化平衡,教师课程文化创生不是“改造”、“重塑”,而是“融合”.教师课程文化创生的现实困境有教师的文化性格、学校其他文化的限定、倡导与实践理论的差距等.建设高包容力的学校组织文化,转变教师生活方式,采取积极的激励政策让教育难题形成文化转变节点,帮助教师形成新的课程图式是教师课程文化创生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
"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理念和实践的价值追求,其意蕴是:工会既要关注教师生活,又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其价值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生命发展的本质追求,是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工作的开展需求;其策略是:引导师生在架构目标、建构课程、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实现"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7.
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意识与实践对深化我国课程改革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课程开发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变革,值得进一步研究。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打一”小学)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学校本位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这个过程所折射出的很多学校面临的同质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彭舂花 《上海教育》2014,(4):117-117
我校基于学生成长需要,聚焦以“三类课程统整”为重点的课程校本化建设,认真梳理、完善、整合学校的课程资源,搭建“崇德敏智”学生成长课程体系,探索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课程统整”,努力实践三类课程之间有效的“纵深入”与“横跨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只有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细胞,才能转化为师生的自觉意识与行为,而这个浸润转化的过程就是课程化过程。新课改引发的学校教育转型,要求建构素质教育新图景,必须以学校教育课程化为根本途径和着力点。七年前我校从企业办学的阵痛中改制而来,校园还是“下雨一身泥。刮风沙尘暴”的破烂环境,一种似乎看不到希望的迷茫在大家心中蔓延。伴随七年课程改革,学校走上了课程化建设的发展新路:着力课程系统建构和内涵发展,形成了课程化引动学校整体变革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学校教育的深层次变革:育人环境大为改观,师生在丰富有效的课程实践中主动、快乐、有个性地发展,课堂效益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而这一切.皆源于学校多年课程化建设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学校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提升了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10.
课程是超常教育实施的核心内容。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在37年的探索实践中,建构起具有数理强化特色的超常儿童教育课程体系,基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以生为本、激发潜能”“贯通整合、突出创新”三大建设理念,在对国家课程进行贯通式校本化实施的基础上,建设完成包括拓展课程和科学研究课程的两级校本选修课程体系。超常儿童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以科学探究能力发展为核心,让超常儿童充分激发潜能、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学生文化”不同于“儿童文化”。我们在学校中见到的“学生”往往是“单向度”的儿童,是“教育对象”或者“教育主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认识不足,更缺少对完整的教育对象“儿童”的认识。将儿童科学引入教师教育课程是向“儿童发展本位”的教育原点的回归,也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将儿童科学贯穿到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典型的“儿童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状况影响着幼儿园课程品质的提升,而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影响着幼儿教育品质的提升。然而,当前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对课程领导力的意蕴充满困惑,且不能将课程领导力的理念融入到幼儿园的实际工作。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方面的理论素养,逐步明晰课程领导的角色任务观,重塑课程领导力专题培训的意蕴,在共同体建设中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并注重园长课程领导力品质的自我修炼。  相似文献   

13.
学校课程制度是由学校形成或制订,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必需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既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课程改革理念和措施具体落实的必要保障。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一体的中央集权制课程管理,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几乎没有。探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规划制度、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制度、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校本教研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综合艺术是一门新开设的中学课程,其开发与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改革项目。文章从综合艺术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构建综合艺术课程内容组合的平台、以点带面地组织综合艺术课程内容等多视角出发,提出了选择与组织综合艺术课程内容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学校课程范式及其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敏 《教育研究》2005,26(7):38-43
库恩的“范式”概念是建立在复杂性思维基础上的,它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范式的不同层面。当前学校课程的范式包括学科课程范式和经验课程范式,它们无法独自解决学习主体与内容客体相互对立的问题,将逐渐被在课程信念、课程价值、课程技术等方面完全不同的新型学校课程范式,即整体课程范式所取代。促进学校课程范式转型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学会共处”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学习需求。“学会共处”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新取向对“文明交往”的同伴共处、“和谐共处”的师幼互动的形成,“关关与共”的幼儿园文化的营造具有积极意义;其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他者意识、群体意识;“学会共处”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建设,以弹性的游戏课程的设计、基于教师指导的课程实施和以园本课程制度为依托的课程运行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指导思想是"三个面向";核心价值体现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改革目标致力于"新人"的培养;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理念是超越"学科中心";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认识、把握课改整体设计的基本思想,对于克服误读、误判,持续推进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课程建设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上海市进华中学在上海“二期课改”精神指导下,坚持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理念,以课程建设为抓手,逐渐形成了数学学科的“龙头效应”,陶艺教育的互通教学,特长教育彰显创新意识,社会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模式,并建设形成了以“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指引学生全面成长,促进教师队伍深度发展”为特征的课程良性发展系统。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泰职院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以《护理心理学》课程的实施为例,从研究如何认真搞好课程建设和打造课程平台等方面着手,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成长、挑战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增强主动合作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更快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会导致课程与学校办学理念的脱节甚至背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纳入学校文化系统的整体设计框架内,成为学校文化个性的具象表征:表达学校办学的价值诉求,给学生成长留下校本的印记,成为学校品牌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