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奖励游戏"抓住你了!"每周都努力"当场抓住"表现好或做好事的学生,让被"抓住"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和所做的事写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放入一个"好事罐"里。每到星期五,从"好事罐"里随机取出几张纸条,给被选中的学生发小奖品。  相似文献   

2.
文字是书面表达的工具,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语言交际的工具。我国的汉字数量繁多、字形复杂,学生书写时很容易出错。对此,在指导学生识记字形时,应做到"五抓住"。一、抓住字音,识记字形有些汉字,学生从字形上看,容易发生混淆。对于这些字,应引领学生抓住字音识记字形。比如,以"今"和"令"为偏旁的字,可以引领学生抓住字音的声母来区分:凡声母是"L"的字,都写  相似文献   

3.
高效课堂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创建高效课堂,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抓住学生的"情",抓住学生的"神"。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重新审视学科、教材、学生,回归到语文的原点,学习的原点,儿童的原点,抓住学科回归——夯实自己的"功夫",抓住教材回归——品足文本的"味道",抓住儿童回归——贴近学生的"内心",才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读"的形式有很多,但如果时机不对,缺乏指导,学生就只能停留在"读"的浅层次上。因此,只有抓住初读的时机,整体地多次朗读,引导学生概括体会,积淀体验;抓住充分感悟的时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到底应该给学生带去些什么呢?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这一定位中不难看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解读语文的关键。语言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点,抓住了"语言",也就抓住了"工具"和"人文",也就抓住了语文学习的个性、本色和本体。由此推理,"语文味"就可以解读为:在具体的语境中引领学生立足语言,品评文字,在读中悟写。它是以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将整个教学重点归纳为"识字""造句""阅读"和"写作"这四关。根据新课标对小学不同阶段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不同年级和学生差异的具体实践,善于抓住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特点,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逐渐适应小学语文"四关"的学习要求,也就抓住了小学语文学习的核心要义,推动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向着高层次、高水平进展。只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四关"问题,解决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才能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顺利闯关。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要找到一个立足点;二要抓住一个结合点。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教师抓住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好文本的"弹性用语";二是引导学生推敲教师的"标准答案";三是大胆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就要抓住"自然、活动、想象、媒体"等环境对学生所产生的情感碰撞。一、抓住自然环境,切入情境学习孩子们有自己的眼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寻找可挖掘心理因素且关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课文,采用走"心"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的心理兴趣点,抓住课文中重要的心理词句,让语文教学富有情趣,同时进行情绪调适引导;抓住课文中有利于心理思维训练的中心事件深入理解课文,并进行有效地心理思维训练,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课文中自我反省的心理因子,引导学生深入解剖自己,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们在德育工作中无意间做了不少"低效劳动"甚至"无效劳动",何故?德育工作没有抓住实效,没抓住"内需"。不少老师、领导有相当部分精力花在这些"功"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德育工作重在实效,德育的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探索并了解运算律……会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依据新课程理念,可从"抓住知识点,抓住易错点,抓住混淆点"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沈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1,(32):174-175
小语教学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笔者尝试根据课文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抓住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学,让詹天佑的高尚人格不知不觉注入学生心灵中。抓住《泊船瓜洲》中的"绿"形成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教学,来体现作者远在异地,思念江南家乡的真挚情感。抓住《穷人》一文多层次的心理描写,让桑娜富于同情心、热心助人的美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抓住《凡卡》第八自然段,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珍惜今天的学习环境勤奋学习。充分利用图画,帮助学生领会抽象的内容,让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在心中扎下根。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成教材的人文内涵,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抓住关键点予以点拨,运用"微训练"强化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在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文题、抓住文眼、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由浅入深地展开逐层分析。  相似文献   

15.
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心理素质的强化。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十分重要。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学生的不同心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抓住学生"求异"心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实验教学案例,从简化辅导,并利用学生"错误"生成教学资源和抓住重点,设置"错误"引导学生探究两个方面阐述优化实验教学方面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材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点",这些点就是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抓住文本的这些"点",就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本文谈谈如何抓住文本的几个大"点",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应该从"人"入手,抓住了"人",也就抓住了改革的关键,就是"以人为中心",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教师的指导地位,既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与综合素质,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朱惠敏 《考试周刊》2014,(24):32-33
教育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看似平常,平常中蕴含教师的智慧,看似简单,简单中孕育语文的深刻。构建充满魅力的语文教学,必须抓住细节,突出"生命关怀"、把握教材和"动态生成"的细节。抓住了细节,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只有抓住了细节,才能让学生学好语文,热爱语文,提高语文教学实效,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美丽,更迷人。  相似文献   

20.
说课 一、抓住对话,层层推进,感悟闰土形象 围绕着闰土和"我"的对话,设计了几个层次:首先读出对话中介绍的四件事,接着抓住"看瓜刺猹"这件事引学生入境,然后通过课文插图体验对话时的情感,最后在学生的原型示范、教师的情境引读下达成入情入境的朗读.学生对闰土的认识也由粗浅过渡到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