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昌教育》2009,(11):36-36
前段时间.因为高考,“零分作文”迅速蹿红网络。近日,在厦门本土论坛出现一篇名为“小学生零分作文”的帖子,再次引爆网络。  相似文献   

2.
在报刊书籍的推波助澜下,“零分作文”渐成风潮,甚至被一些人抬升到了“一种新写作运动”的高度。虽然许多广为流传的“零分作文”难辨真假,虽然对“零分作文”的评判是否过于苛刻、有失公允仍是争议不断,但不管怎么样,在一定的现实前提和规则之下,一篇作文被阅卷老师判为零分终归是事出有因。  相似文献   

3.
说法·数字     
《师道》2014,(7):111-111
通篇空白,只在标题上写了四个字“跪求零分”。 ——江苏一位高考阅卷老师表示,今年江苏的高考出现了“跪求零分”的作文.但因为他写了题目,还是会给分,最终,这位考生得了1分  相似文献   

4.
每年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满分作文,和数量颇丰的令大家捧腹一笑的"零分作文",但不可忽略的是"零分作文"之中亦有精品,或批评时政,为制度的不公大抒己见,或幽默讽刺,为贪官污吏画了一幅辛辣的肖像画.为何零分?只因高考作文第一条件便是:观点健康、积极向上.无数的"零分作文"就这么倒在这个坎上了.  相似文献   

5.
每年高考作文题一解密.立马成为炒作的热点.都市报纸标题套红.作文网站视频滚动.或采访名流,或特约为文:或以考题为文,重金奖赏,或伪造零分满分作文.以求轰动。从特级教师到文化明星,从博客写手到网络游民,风云际会,一体狂欢。谩骂者比比皆是。称赞者振振有词。  相似文献   

6.
每年高考分数公布后,我们总能通过各种媒体或杂志看到一些满分作文或高分作文,却几乎见不到那些只得十几分或者零分的作文。然而,今年北京某报竟在第一时间刊登了一篇高考零分作文,作为例文来警戒考生,不能不说是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7.
“绿色作文”是一种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 ,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绿色作文”教学的艺术在性于营造气氛 ,创造心灵的共振 ,拨动心灵的琴弦 ,做好空间的文章 ;“绿色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追求思维的创新 ,提高习作的效率 ,做好时间的文章。“绿色作文”的教学应力求做到情感交流零距离 ,师生互动零差距 ,作文评价零功利 ,指导优化零损失 ,读写结合零脱节 ,情趣开放零约束。一、情感交流零距离“绿色作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 ,这种情感交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共鸣是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的主…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话题作文的进一步改革,涌现出了让人啧啧称赞的满分作文,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零分作文,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作文的大讨论.毫无疑问,作文应该是“真情流露”、应该是“有感而发”,然而事实上教师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高分技巧,而忽略了作文的本源.学生的作文不再是一种文字的创作活动,而成为了“模仿和再创造”活动,这与我们作文教学的初衷显然“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呼吁作文教学要回归生活,本文主要分析了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几大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高考最牛作文和零分作文在网上广为流传,备受人们关注。原因大概一是它影响考生的命运,二是它代表一种价值观,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与千家万户的名与利紧密关联。因此,老师,请您慎打零分作文!不知从何时起始有了零分作文,  相似文献   

10.
“言为心声”,写作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中考作文命题更是主张考生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但是,中考作文命题评分标准中也有明确规定,作文要思想内容健康,甚至在这方面有“一票否决权”,凡是思想内容不健康的作文将会被评判为四类以下的等次,近年也偶见因思想内容问题而被评判为零分的作文。因此,在写作时,我们除了坚持“说真话、抒真情”的原则外,还应牢牢把握住“思想内容健康”这一底线。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作文最为发怵的就是无话可写。即使硬着头皮,搜肠刮肚写下去,也是空洞无物。笔者认为,只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作文前开展一些必要的小活动,让学生做了再写,就会有话可写。一次作文,要求学生从各自的作文里进行“错别字普查”,每查出一个错别字,改正后加计5分,分不封顶。同学们听了人人眉飞色舞,个个兴高采烈,很感兴趣,匆匆忙忙开始“错别字普查”工作。有的得了零分,最多得105分。分明是得分越多,错别字就越多,而又有  相似文献   

12.
仲玲 《生活教育》2010,(7):47-48,49-54
2010年高考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高考作文早已成了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考前猜题、考中微博写作文、考后点评,甚至有网友开始坐等零分作文。新浪教育、搜狐教育、凤凰网教育、腾讯教育……热门互联网站纷纷推出关于2010年高考作文的“重磅专题”,一时间“专家团点评2010高考作文”、“名家谈作文”、“名人写作文”、“全国大学生校花才女写高考作文”甚是吸人眼球。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年高考结束时,我们见证了一批批状元的诞生,一个个唏嘘的故事,一段段不同的精彩,当然还有一篇篇“传说”中的高考满分,零分作文。  相似文献   

14.
一、关系型话题作文的难点 以往的高考作文只有一个话题点。自从2003年高考作文以“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之后.一种叫“关系型话题作文”的类型备受师生重视.大家纷纷研究和练习.关系型话题作文的特点是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话题点.这两个点之间又有必然的联系。这无疑增加了写作难度.学生稍不小心.只写了一个话题点那就算离题.高考只能是40分以下.真不是闹着玩的.这是第一难。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一本集合了8年来全国90余篇高考零分作文的新书——《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由海天出版社推出。该书声称所选零分作文令阅卷老师怒发冲冠,令教育专家哑口无言,令天下父母啼笑皆非,令芸芸网民爆笑吐血……(《新华日报》2009年11月11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考作文评卷出现了两个特别吸引媒体和公众眼球的热点,长时间刺激人们的兴奋中枢,从而成为每年高考必炒的附加产品。一是高考满分作文。每年高考后,新鲜出炉的满分作文让学生、教师、家长等争相传观,乐此不疲。二是零分作文。也许是受满分作文的启发,大概从2004年起,零分作文不断地出现在各大媒体。有的网站甚至打出了征集零分作文的通告。  相似文献   

17.
每年高考结束,高考作文便自然的成为各关心高考人士谈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零分作文,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为什么每年都会有零分作文出现呢?这一独特的高考现象,让笔者反思。高考零分作文不排除有考生审题偏差,这种跑题可能也不见得得零分吧。  相似文献   

18.
读过杨云萍老师的《从“满分作文”“零分作文”看高考作文评卷的理性缺失》,很受启发。文中对评卷“文采优于思想”“情绪多于理智”提出的批评,我特别赞成。这种“两轻两重”的现象存在,主要不在于评分标准的偏差,而在于评卷人的作文价值观的偏差。有的年轻老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9.
“作文,作文,让人头疼。”这是广泛流传在学生中的口头禅,它形象地反映了目前作文教学的尴尬和无奈,学生常常对着作文发呆或抓耳挠腮,半天才“挤出”一点儿或随手拿起一本作文书,七拼八凑。应付了事。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便害怕作文。厌恶作文.一上作文课就头疼。那么,怎样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愿意与作文交朋友呢?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参加过多次作文阅卷,发现有的阅卷者或怕担责任。打保险分,使有争议的精品遭埋没;或略读头尾,打印象分,使颇具匠心的佳作蒙遗弃;或仅凭个人好恶,打偏私分,使不合口味的文章遭冷落;或脱离实际,打苛刻分,使略带瑕疵的好文章被降格。尽管有关主管部门也不断进行作文阅卷的改革.但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为了迎合阅卷者心理的“万能”作文、格式作文、套写作文等“歪门邪道”仍屡见于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