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培智学校的教育是面向广大社会的,帮助那些智力落后的学生能够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自食其力的能力。所以对于培智学校而言,语文课堂的实用性更为重要,讲课内容更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拥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语文课程是所有课程的基础,所以对于智力落后的学生而言,语文课程也是他们融入社会、终身发展的基础。过去,很多培智学校和正常学校一样,以传授知识为主,运用相同的教材,强调学科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语言实际生活的运用能力,忽视了提高学生生活能力。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差异性教学,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解决学生本质性问题。帮助智障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课程中,音乐鉴赏是学生的基础学习课程,学生接受教育并不能只停留在文化知识层面,而忽视艺术素养层面的能力培养。随着教育对音乐鉴赏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音乐鉴赏成为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手段。当前阶段我国教育事业虽在音乐鉴赏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不能真正融入音乐鉴赏课中,使音乐鉴赏课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纯知识记忆课程,学生在音乐鉴赏中的主体性发挥较少,根据在乐团中多年的工作经验,本文对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的本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课程本质是课程理论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课程是知识、课程是活动、课程是经验。课程是知识的观点在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过进步作用,但过于强调知识的完整系统,经常凌驾于学习者之上而忽视学习者的需要和发展。课程是活动的观点源于活动学说,强调课程是学习者自主活动的总和,突出了学习者是课程主体,但容易与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混淆。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种观点不仅可以包容用知识定义课程时所含的全部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学习者主动获取的过程也包括进去。将课程本质的定义从知识转换为经验,是对于课程认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赛男 《继续教育》2006,20(12):60-61
一,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问题 (一)课程理念落后,培养目标模糊 长期以来,师范院校的课程一直是以知识来定位的,课程设置也是以知识的严密逻辑性和系统性为导向的。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主要注重学科课程,忽视教育专业课程;注重职前课程,忽视职后课程;注重专业技能,忽视教学技能。没有教师教育特色。从培养目标来看,高师课程体系忽视学生个性发展,不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课程设置太过专业化,重深度,轻广度。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60年代各国课程改革,在改变普通学校课程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适应部分尖子学生的学习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在课程改革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课程结构上强调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着重于重视知识的科学价值,忽视知识的教育价值;偏重于增加普通学科课程的比例而忽视了劳动训练和职业教育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偏重于强调各科知识结构的完整、系统,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两大本质性缺陷:教育方式有碍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忽视了学生组织和运用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阻碍了我国由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的转变。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李建平 《辽宁教育》2002,(10):16-17
当前,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评价的功能和新的评价技术,都有了本质性的变革。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但在实际的备课或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却只关注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基础,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经验这一重要而又鲜活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忽视素质,特别是忽视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在小学开设以心理教育为主线的综合课程,对加强心理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身心素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应该教些会么?这实质上是关于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对这一问题产生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发展来看,一方面传统课程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对它的否定不能过多过急;另一方面,随着科学的进步产生了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各种新课程把幼儿园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内容。从社会要求来看,教育机构要完成对人的塑造,造就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我对当代课程本质的看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课程的本质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当代新课程是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引下,由系列化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与运行活力的,用以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主动发展的指南。  相似文献   

12.
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是否能真正反映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否较好地体现了研究生教育的知识特点,以及是否遵循了科学的课程编制方法指导,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质量。为此,探讨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明确研究生教育的知识特点,确定研究生教育课程的编制方法,便成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必须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学术探究性、建构主义、课程审议可分别作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本质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来看,语文课程不应该归属于纯粹的学科课程,它应以经验课程为主要表现形态。从经验课程的基本思想来看,语文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言语经验(动词)学习言语经验(名词)的过程。从"经验"而不是从"知识"的角度理解语文课程,意味着:学生成为语文课程的主体;语文课程内容的实质是经验;语文课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及其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格拉底假定了某种现象背后的"先在本质"的存在。知识就是认识者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本质,这就是杜威所嘲讽的"旁观者知识观"。缘自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旁观者知识观经苏格拉底等人的维护使"接受学习"长时间地主导了人类的求知方式。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使学生在知识面前没有了自由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教育过程中的知识具有公共性,并非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主观建构。现代主流的建构主义教育观与课程观,在本质上强调知识的社会建构。过于淡化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将使教育实践陷入混乱无序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知识和理性主义课程观把课程等同于知识,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学生的主体性严重缺失;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表现为纯粹的学生主体的课程,从而造成教师主体与文本主体的缺失。主体间性课程就是基于知识理性主义课程观和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的困惑而提出的。主体间性课程是主体间性交往的经验。理解是主体间性课程的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课程是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聚焦MOOC带给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影响,从MOOC本质及当前民族文化MOOC发展现状着手;从提升地方性知识的本土教育价值、切合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理念、突破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原有制度制约三个角度阐述M OOC给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借助“长尾理论”剖析这一实践行动的思想基础;以基于知识视觉化的资源数字化为其技术路径;最后探讨了联合开发、推进国际化、注重协作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知识是课程的基础性源流。课程知识观包含课程知识主体观、课程知识本质观、课程知识评价观,它们分属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选择与组织以及评价问题。基于课程知识观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依据课程知识主体类型可将西方课程知识观划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个人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和个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三种类型。在逐一梳理与批判三类知识观的基础上,借助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向度,重建一种新的课程知识观,即个人—社会辩证伦理主体的课程知识主体观、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本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评价观。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改方法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积极探讨课程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个高教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思维启迪、情境体验、知情融合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是行之有效的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保证。  相似文献   

20.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business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s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ith its pace and breadth touching all elements of the value-adding network. In this environment,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has been revising its aims and objectives to incorporate an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to the skills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Howev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challenges posed by internationalisation in the form of guidelines that specify how the curriculum might be internationalised, is in its infancy. Despite early efforts, little work has been done to translate this trend into a developmental overview of curriculum delivery. This paper begins by synthesising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globalisation,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student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t seek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aims of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the subject curriculum. It applies well-accepted educational principles to the task by presenting a three-stage typology of business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isation. These stages are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international competence and international expertise.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