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来说,弱势群体是指社会结构和成员当中,由于在政治、经济、生理、心理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而形成的特定社会群体。针对大学生群体,弱势群体就是指由于家庭、社会、自身等方面的原因而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出现明显困难或障碍的那部分学生而构成的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城镇弱势群体是整个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其首要特征是经济上相对甚至绝对贫困化,从经济学这一特定角度出发,特指那些经济收入低、竞争能力差而导致在社会权利与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状态的社会群体。解决新疆城镇弱势群体救助问题,是践行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关注并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弱势群体形成的背景、构成及特征.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施春花 《科教文汇》2009,(2):228-228
一般认为,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简称。在我国.对“弱蛰群体”的概念应用上曾出现过不同的称呼,如“脆弱群体”、“社会弱者”。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目前已趋于统一使用“弱势群体”的概念,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对其进行了各自的界定。本文通过梳理与评述,对“弱势群体”有一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高校弱势群体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经济扶助、心理扶助较为重视,而对大学生弱势群体信息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信息能力是信息社会基本的生存能力,高校应该把大学生弱势群体信息能力培养也作为重要扶助工作来抓.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弱势群体及其信息能力概况.提出了大学生弱势群体信息能力培养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伴随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而出现了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其中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就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从经济、观念、社会政策和教育体制等方面分析其成因,并据此提出了三点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弱势群体的概念和特征出发,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法规、国家投入、社会群体、公共图书馆自身四个层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共图书馆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信息弱势群体,一方面关注信息弱势群体是社会稳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公共图书馆的天然职责。为了有效服务信息弱势群体,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变革服务理念,同时要充实服务的具体措施,包括提供社会咨询,提供必需的设施,设立流动图书馆,开展弱势群体用户教育和培训,针对下岗职工和未成年人开展系列服务以及实施“送书下乡工程”等。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或障碍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正式使用该词。据相关学者估算,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八千万到一亿人,他们主要由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城市中的下岗失业人口、“体制外”人员、农民工和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组成。军队弱势群体兵源,就是指来自这个群体的士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贫富差距问题,十分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在军队中,弱势群体兵源占一定比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其家庭和群体的一些特点。因此,…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不断的推进,社会群体的信息接收产生了严重不对称的情况周而造成了信息弱势群体的出现,该群体在信息获取与利用有价值信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弱势群体进行信息获取的帮助与提供获取信息必备的公共服务是必要的。本文针对弱势群体的信息获取与信息服务的对策进行讨论,着重研究弱势群体的信息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完善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农村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弱势群体。这对于农村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十分不利的。做好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农村弱势群体的形成,既有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在按劳分配的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2.
王娟  刘在胜 《科技广场》2007,(4):229-231
弱势群体往往容易成为媒体乐于炒作或漠视的社会成分,在涉及到弱势群体利益攸关的事件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往往会忽视自己作为社会公器的作用,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从而不能担当起弱势群体代言工具的作用,导致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途径受到阻碍,甚至是缺失。本文从《南方都市报》对“珠三角禁摩”的报道来分析媒体如何才能畅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对社会弱势群体或人类的共同发展而表现出的慈善意识,是个人情感与良知的真实反映,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生命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公益精神的价值蕴涵于“个体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两个维度.在公益精神动力驱动下,公益行动者在所参与的公益活动和团队中实现自身的意义价值和理想目标,获得自身德性的提高和自我的全面发展,并实现互助互济.公益行动者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在社会救助、社会志愿活动中自愿捐钱捐物捐时间所表现的公民意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和文明发展.而作为社会重要公民角色的企业,在承担社会的公益活动时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意识,都成为公益精神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数字鸿沟"分析与数字援助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豪迈  白庆华 《情报杂志》2007,26(3):101-105
论述了电子政务“数字鸿沟”及“数字弱势群体”,分析了电子政务“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影响,提出了通过数字援助政策来促进“数字建设”,进而消除电子政务“数字鸿沟”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南方周末》“三农问题”报道的分析研究,认为媒体定位走高是市场理性的体现,这一过程并不必然伴随着对社会弱势群体关注意识的淡化,相反,强势媒体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这一媒体议程的设置中能够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弱势群体问题已变成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尽管弱势群体的出现是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其规模过大或增加速度过快就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支持和保护,特别是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供给,以促使他们由弱变强。  相似文献   

17.
郑庆红 《科教文汇》2008,(27):57-58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学术界和广大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作为获得发展能力的源头活水,是帮助弱势群体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最有效的措施。本文针对弱势群体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扶持和教育补偿等多种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是当前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于建星博士克服情感冲动,冷静理性思考,立足自由及其自由的实现视角,就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观点,凝著而为《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研究》,这又为当前社会公平正义研究,特别是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开辟一个新的理论空间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9.
健康住宅成为住宅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健康住宅“以人为本”,强调居住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健康住宅的功能分区、户型设计、建筑物理环境都应体现对人的关怀及绿色环保。健康住宅还要体现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  相似文献   

20.
在提倡“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形势下,若采用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教学模式,对人的培养有很积极的作用。交叉型模式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教育有着良好的培育作用,可以满足社会对更多德智体合格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