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称种种     
开始练写文章称“试笔”。文章开头称“起笔”。不假思索、随意写出称“信笔”。文章改动处称“改笔”。亲手作的文章或亲手写的字、画的画,强调是真迹,称“手笔”。天才作家的作品赞称“大手笔”。受人嘱托写出的文字称“嘱笔”。著名人士的作品赞称“名笔”。绝妙文章称“生花之笔”。写得极佳如有神助的作品赞称“神笔”。作品达到常人意想不到的境界,赞称“仙笔”。书写非常流利称“走笔”。故意离题而不直写其事的手法称“曲笔”。在名人专家面前写文字或绘画谦称“弄笔”。比喻自己或别人不高明的写作能力称“秃笔”。谦称自己的文字…  相似文献   

2.
开始写作文叫“试笔”。不假思索、随手写出的文字叫“信笔”。有如神助、写得特别好的文字叫“神笔”。文字有改动的地方叫“改笔”。受人之托写的文章叫“属笔”。谦称自己的文字叫“拙笔”。旧社会称写公文、诉状叫“刀笔”。模仿别人的字画叫“仿笔”。文章的开头或写字的开头一笔叫“起笔”,结尾叫“收  相似文献   

3.
笔称种种     
开始练笔写文章称“试笔”。文章开头称“起笔”。不假思索、随意写出称“信笔”。文章改动处称“改笔”。亲手作的文章或亲手写的字、画的画,强调是真迹,称“手笔”。天才作家的作品赞称“大手笔”。受人嘱托写出的文字称“嘱笔”。著名人士的作品赞称“名笔”。绝妙文章称“生花之笔”。写得极佳如有神助的作品赞称“神笔”。作品达到常人意想不到的境界,赞称“仙笔”。书写非常流利称“走笔”。故意离题而不直写其事的手法称“曲笔”。在名人专家面前写文字或绘画谦称“弄笔”。比喻自己或别人不高明的写作能力称“秃笔”。(选自《小读者…  相似文献   

4.
<正>笔是文房四宝之一,许多文化行为的名称都和笔相关。提笔撰文、写诗、作画叫"命笔""涉笔";文章的开头叫"起笔";自己写成的文字叫"亲笔";受人之托写的文字叫"嘱笔";集体讨论,由一人或数人动手写的叫"执笔";写作时中断或停止叫"辍笔";文章的韵味和风格叫"文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尝试性的写作叫"试笔";模仿别人的字画叫"仿笔";特别精彩的文字叫"神笔""妙笔";杰出的写作叫  相似文献   

5.
1.自己写的成文字叫亲笔。 2.口授别人写的文字叫嘱笔。 3.替别人写成的文字叫代笔。 4.集体讨论后,由一人或数人动笔撰文叫执笔。 5.写作绘画因故而停止劳作叫辍笔。 6.写作绘画因故而临时中断叫搁笔。 7.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 8.文章的开头为起笔。 9.文章的结尾为收笔。  相似文献   

6.
笔底生花:比喻所写的文章非常优美。也作笔下生花。鞭辟入里:形容文章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肯綮。包罗万象:形容文章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百花齐放: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作品自由发展,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白璧微瑕:比喻文章有很小的缺点。白璧无瑕: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有独特风格,不落俗套。不蔓不枝:比喻文章简洁。别具匠心:多指创造性的构思,另有一种风格。承上启下:指写作时承接上文并引起下文。出口成章:形容文思敏捷或言语精练。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用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春秋笔…  相似文献   

7.
在表达主体思想情感时,有意将笔宕开去,写其他的文字,并让这些文字和主体文字构成或喻体和本体的比喻关系,或衬体和主体的衬托关系,或铺垫和主体的铺衬关系,或甲与乙的对比关系等,从而达到或生动或突出表达主体信息的艺术效果。宕笔,有的宕在开头,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阅读材料《春天的梦》的开头;有的宕在结尾,如北京卷散文阅读材料《合欢树》的结尾;有的宕在段或文的中间,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阅读材料《张家界》中的第三段。宕笔的文字长的有一段或几段,如北京卷散文阅读材料《合欢树》开头一段,2005年高考全国卷(一)阅读材料《一日…  相似文献   

8.
筆趣     
笔是文房四宝之一。它与文化人有不解之缘。与“笔”字联成的词不但有特定的含义,而且十分生动、有趣: 写作伊始——动笔。 写第一笔划——起笔。 笔锋转动——运笔。 写字过程中用力收住笔划——顿笔。 自己写成的文字——亲笔。 口授别人写成的文字——代笔。 集体讨论并由一人或数人起稿的文字——执笔。 练习性的写作——练笔。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作文时,常常感到开头难,或迟迟下不了笔,或开头部分离题太远。如何指导学生把开头写得简洁、新颖、有吸引力,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在讲读课文时,注意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写好开头的,从中归纳出几种好的开头方法。第一种,概括叙述或提示文章记叙的人和事。如《长城》的开头:“远看长城,它象  相似文献   

10.
过渡有明渡和暗渡两种方式。明渡,是指用词、句、段或标志来过渡,可称作“笔联”。暗渡,是指不需要用字、句、段或标忐而自然过渡,可称作“意联”。一般说,文章的上下文的意思转折较大,必须加上适当的文字或标忐,彼此才能衔接,这就要明渡。如果文章的上下文在意义上本来就很密切,不需借助文字或作志,就能自然地衔接起来,读者并不感到生硬,这就用暗渡。 例如,《荷塘月色》第一段写“我”去荷塘的缘由,未尾说:“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往哪去?显然是往荷塘走。下面第二段开头紧接着写:“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两段衔接得很紧,也很自然。这是暗渡。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第七段写江南采莲的情景。时间、地点和内容都不同,如何衔接呢?作者在第七段开头用了这么一个过渡句:“突然想起采莲的事  相似文献   

11.
【真题再现】写作。(70分)请以下面一段文字作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专心听课,忽然一声闷响【试题解析】这道作文考题提供了一句话作为文章的开头,要求考生接着这句话写下去。这样的命题形式属于续写型的作文题。续写是传统的命题形式,是指从原文出发,遵循原文的写作思路,对原文内容加以延续。这种考题有利于  相似文献   

12.
一、下面每一句话都可用一个带“笔”字的词语解释,来看看你知道几个吧。特别精彩的文字 无拘无束的写作 读后感的文字 不成功的文字 新手书写的文字 文章初始部分  相似文献   

13.
红星 《现代语文》2004,(6):43-43
提笔撰文叫“命笔”;自己写的文字叫“亲笔”;写作中断叫“辍笔”;别人口授写成的文字叫“代笔”;集体讨论、一个或几个人起草的文字叫“执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特别精采的文字叫“妙笔”;体现文章笔法、写作技巧的叫“文笔”;文章中预作提示或暗示,使之前后呼应的叫“伏笔”;寓意含蓄不便直叙的文字叫“曲笔”;写的与题无关的文字叫“闲笔”;特别细致的描绘叫“工笔”;使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作品中写得不好的地方叫“败笔”;无拘无束地写作叫“信笔”,对某些方面有所感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章叫“随笔”,正文结束后的补…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微信     
《当代学生》2014,(20):64
汉字英雄一笔一画书写方块字,一朝一夕领略文化之美。"汉字英雄"擂台,邀请你一试身手!笔是我国"文房四宝"之一,有许多写文章的行为都以"×笔"命名,你能写出下面和"笔"有关的名称吗?1.提笔撰文、写诗、作画——()笔;2.文章的开头——()笔;3.集体讨论,由一人或数人动手写——()笔;4.练习性的写作——()笔;5.尝试性的写作——()笔;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小曲好唱口难开。学生写作也是这样,其作文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开头卡壳、写不下去的情形,因此,有效的文章开头方法对于流畅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结合中学生写作实际,向大家介绍四种行之有效的记叙文开头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写人记叙文开头十法丰镇市二中宿婉芳多年的教学,使我感到:学生在写作中最头痛的是起笔,如果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文章就可以顺思路写下去。针对这种情况,我总结出了写人记叙文开头十法,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1、唤起回忆例:“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17.
阅读时,我们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开头多种多样,或叙述开头,或描写开头,或提问开头,或总起开头,或引用开头,或回忆开头,或设问开头,等等,写得十分精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开头别具匠心,毫无雷同,部是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设置的。写作中,我们也应学习作者写好文章开头的方法,尽可能将作文的开头写得生动活泼些。读读课文中常见的开头,或许会对我们的写作有一些启发。一、描写式课文《燕子》的开头:“一身乌黑的习习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个开头,具体描写了燕了的形态,从它的羽毛、翅膀和尾巴三方面来写,写出它的活泼可爱。还如,《火烧云》一文的开头写得很美:“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  相似文献   

18.
文章的开头是作者写作的起点,是行文的第一步。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文章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开头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开头方式。一、开门见山式开门见山式的开头就是文章一开始就把要叙述的人、事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如《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开头:  相似文献   

19.
题记是指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在所题文字后面用破折号标题记二字,也有标作者手记的。也就是开头空两格开始写题记的内容,写完后另起一行靠右写——题记。一般作为题记的文字是比较优美  相似文献   

20.
这篇作文记叙了一只小猫捕获一只大老鼠的经过,歌颂了小猫的勇敢和机智。文章仅七百来字,可故事写得曲折生动,语言流畅,颇有情趣。文章并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叙事、议论、抒情溶为一体,使文章的思想有一定的深度。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写“我”“浑身舒坦”,睡得很香,但却被猫鼠搏斗所惊醒,由于情景吸人,“我”决心看个究竟。这“决心看个究竟”是承上启下很重要的一笔。第三段集中地描写了猫鼠的两次搏斗,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