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于雪燕 《考试周刊》2010,(16):192-193
教育部自2007年开始实施的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是规范高校招生秩序和办学行为,维护高等教育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有助于增强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完备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籍档案是高校档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系统、全面、权威的学籍档案有赖于新生基础数据的建立与完善。做好新生学籍档案不仅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坚实基础,还是用人单位选拔、考核所需人才的客观凭证。所以,做好高校新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浅谈普通高校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是加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措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工作流程,包括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学历注册三个方面;实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对相关人员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学生学籍号由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于其首次入学(或入园)时采集基本信息。在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学校就要为其建立学籍,通过(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申请学籍号。学生学籍号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唯一性,"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号(籍)随人走",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通用。学前教育阶段已采集学生信息的,  相似文献   

5.
Visual FoxPro处理我国高校学籍电子注册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准确性、高效性.对教育部要求的学籍电子注册数据库与教育部向各高校公布的新生录取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用Visual FoxPro技术来处理学籍电子注册数据库与录取库进行学籍电子注册的两种方法.该方法能提高学籍电子注册数据的规范性、准确性、完备性,解决学籍电子注册工作中遇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借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全校学生的信息精确工作,日渐成为学校常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常,学生学籍信息的处理过程是由学生信息的采集、整理、编辑、管理等构成的一系列复杂工作。目前,如何利用Excel简化学生信息的采集等预备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在指定期间内顺利完成学生学籍的信息任务,是对绝大部分学校学籍管理人员来说急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探讨Excel在做好全国学籍信息系统中实用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长期从事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体会,就研究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在研究生学籍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应从加强和改进新生入学报到流程、信息资料的网上录入管理、课堂教学的督导管理、学籍异动书面资料、毕业答辩材料的归档管理以及研究生证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着手,加强研究生学籍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籍管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部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的逐步实施,对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信息化背景下,着眼于从流程到具体措施上完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探讨了高校学籍管理中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电子注册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完善高校学籍管理和学历证书管理制度的必然产物,包括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和学历证书注册。实行电子注册有利于维护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利于提高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校际间学籍学历信息的有效沟通。要做好电子注册工作必须转变观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籍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院的管理水平。本文对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各个不同阶段的学籍管理工作分别作了介绍,指出规范学籍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当今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研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部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的逐步实施,对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信息化背景下,着眼于从流程到具体措施上完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探讨了高校学籍管理中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新生学籍电子信息注册、在校生学籍异动实时更新、毕业生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审查几方面介绍了高等学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并从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提高学籍管理水平,严格学籍管理审批制度,加强学籍管理效率,把好质量关,建设认真负责的学籍管理队伍,建立良好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督查机制,确保学籍档案的真实性、规范性等方面提出加强学籍管理的措施,以期对学籍管理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参考》2014,(15):18-18
正当前,中小学生升级毕业升学工作已经开始,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全国学籍系统)将迎来第一个应用高峰期,在功能设计、技术支持、运维保障等方面面临实践的检验。该期间全国学籍系统的主要应用工作包括毕业升级、招生处理、小学新生注册、省内转学、跨省转学、毕业后跨省就学等业务。为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所有中小学生升级毕业升学后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按照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和学籍管理规定,认真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及时进行学籍电子注册。教育部表示:对新生报到所需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迁移证、高考加分资格证明等材料与考生纸质档案、录取考生名册、电子档案逐一比对,严格核查。对艺术、体育专业或艺术、体育特长生等特殊类型录取新生要开展入学专业测试复核。对于通过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方式骗取高考加分资格、录取资格或企图冒名顶替入学的新生、未按规定公示有关资格身份的新生、未经核准  相似文献   

15.
学籍管理工作是保障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它包括新生注册、成绩考核、学籍异动、学生工作、学生奖惩以及学年学历注册等几个方面,涉及到各系、教务、团委、财务、后勤等多个部门,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其准确性与严肃性不容置疑.同时,学籍管理也关系到校风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一、目前学江管理的现状分析陕西电大学籍管理是教务管理的一个中心环节,是确保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工作。学籍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新生入学注册。考核成绩记载、学籍变动、奖励处分、毕业审核等工作。其中注册、成绩记载、学籍变动、毕业资格审查等工作主要由省电大学籍部门负责。近十几年来,随着电大学生人数、专业的增加,学籍管理越来越繁难,从成绩的登录,证书、表格的填写,通知单的发放,数据的统计到毕业资格的审核等大量的数据信息处理工作,基本上一直采用人工管理的方法,或由人工重复输入微机而且功能单一。各级部门尽…  相似文献   

17.
周斌 《教育技术导刊》2021,20(1):153-158
目前,许多高校招生部门为新生提供各类便利化服务,由此形成的招生数据中常包含学籍分配约束性因素。传统教务管理系统仅根据新生专业生成学籍的模式已无法满足新需求。为此,通过分析招生数据中与专业字段组合后对学籍分配构成约束性影响的字段特性,基于招生数据结构构建以专业为单位的学生与约束因素组合数据集,根据各专业新生人数和预设的班级人数生成班级信息,将同专业内约束因素的值按其所关联的人数排序,在序列中重复采取首尾元素结合方式将各元素对应的学生匹配到各班级,从而生成学籍信息。通过约束因素下学籍自适应生成模块设计,解决教务系统与新招生数据对接问题,实现学籍自适应生成。  相似文献   

18.
陈燕 《成才之路》2010,(28):35-35
学生学籍信息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数据资源,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现阶段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管理要求,结合目前高校应用学籍管理系统的现状,对学籍管理系统的网络化进行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19.
日前,教育部对外发布了经过全面修订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规定中,除了不禁止大学生结婚及大学生有权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提出申诉等条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外,大学生学籍管理的新规也同样惹人注目。新生入校三个月进行复查所谓新生入学复查,即学校可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新生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应当请有关部门查究。患病新生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对…  相似文献   

20.
《辽宁教育》2011,(12):28-28
从今年开始,湖北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将全面统一实行新版电子学籍。与旧版相比,新版电子学籍增加了身份证号验证,将在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择校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按照部署,全省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信息均要纳入新版系统,一生一号,实行省、市、县、校四级学生学籍网络化管理。全省实行学籍与电子化联动管理,小学新生信息必须录入学籍管理系统,方可取得小学学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