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大学作为第三部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安排由于受政府制度以及企业制度环境的消极影响,一直以公私两分的形式存在,远离了第三部门制度架构的规范性要求。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代大学制度无论在所有权、管理权、资金来源还是在法律程序的层面,都已基本具备了超越公私两分的可能。在超越公私两分的基础上,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必须紧紧围绕自治、非营利与非政府三个核心观念展开。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制度"概念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对“现代大学制度”概念界定并不一致,存在多种研究视角,有着多种不同看法,也有的研究者并没有严格界定所使用的概念。归结起来涵盖了以下几种理解:现代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现代社会与现代大学制度,现行大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等。最后,在现代大学制度概念综述的基础上,从现代大学制度概念的视角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浅论现代大学理念和现代大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大学理念引导着现代大学的发展,而大学理念只有转变为现代大学制度,体现在制度中,它的引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言,大学的制度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基础在大学,关键在政府。学术自由,兼容并蓄、教授治校这样的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正是现代意义的大学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并追求科学的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同时,在宏观层次上要处理好大学与外部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要完善大学内部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学制度"从学者讨论和实践诉求走向国家政策文本,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主张对现代大学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基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现状,文章提出理想中的现代大学制度符合大学的基本特性、平衡不同群体和利益的需求、彰显现代大学理念、体现大学制度创新问题。从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探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的实现机制、深化大学组织结构改革、制定和落实大学章程、推进大学专业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走出"象牙塔"之后:大学的功能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象牙塔"后的大学的功能和责任都在扩展.严格地说大学的"职能"与"功能"是有区别的,但又是相互联系与转化的.继教学、研究、服务之后,"交往"正在成为现代大学的第四功能.现代大学的概念具有多义性,也是发展着的.守护大学理念,创新大学制度,是大学薪火传承的根本保证,也是大学应有之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观:现代大学制度确立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理念是贯穿大学制度的"主轴".现代大学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正确的理念为指导.历史的经验教训,当前时代大背景,使可持续发展观的现代大学理念成为必然.现代大学新理念的确立,必将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论"好大学"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一流大学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好大学不等于一流大学.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就应该倡导好大学理念.有科学的大学定位,遵循大学规律的科学制度,高品位的大学人文环境,能凝聚优秀教师并培养优秀人才,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大学就是好大学.要建设好大学,一要对大学进行科学定位,二要有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三要创建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四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析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从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人才全球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倡导要用现代大学理念引领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的思想,以及如何处理好的高校内外部关系和大学成员内部组织结构,并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按照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要求,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是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学术研究制度建设中出现了大量与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和利益不合或相悖的"制度悖论",如学术自由的缺乏、学术机构的科层化、学术权力的异化、学术资源配置的非契约性等.导致我国大学学术研究制度出现"制度悖论"的最大原因在于制度选择的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及其累积效应--路径依赖,鉴于我国学术体制的特殊性,打破大学学术研究制度的路径依赖最有效的办法是制度变迁的"路径替代"--通过政府的强制力量进行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主体地位彰显的体制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必须基于学术为本的价值追求。彰显教师主体地位、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关键在于寻求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制度性的壁垒和障碍。为此,应真正确立高等学校学术自由制度,健全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运行机制,完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现高校教师从身份管理向以劳动关系为主的契约管理转变,强化高校行政组织服务学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对中世纪大学的继承与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知识共同体”的大学,从中世纪教师和学生的行会组织,到现代的顶尖高等教育机构,虽然都冠以“大学”之名,但其内涵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使大学性质、结构和功能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反叛性。今天,我们在指责现代大学的弊端、重构现代大学制度时一味地以现代大学的起源——中世纪大学——为标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历史情结。因为,中世纪大学的性质和功能与现代性之间已经失去了契合。  相似文献   

13.
高校研究机构是高校自主设立的科研机构,是高校教师从事科研的主要阵地,也是高校学科发展、教学体系完善、行政机构健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系统地论述了现代社会中,高校研究机构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优劣,以期为高校完善研究机构,促进科研工作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机构,大学需要"学问",更需要"精神"。大学精神归根到底是创新精神与批判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学术自由精神与社会关怀精神。当前我国大学精神出现的危机,迫切要求我们重建大学精神。为此,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塑和大学引领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就成为重建现代大学精神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大学治理是实现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途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学术机构共同构成了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部分。英美传统的大学历史久远,一般均在其章程中对此做了明确规定。结合有关大学章程,我们可对英美传统大学的治理结构进行类型化梳理,进而认识多元治理模式与大学自治模式的决策机构,实权型与荣誉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咨询型与决策型的学术机构,从而对英美传统大学治理结构进行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大学文化,除了能够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文化素养,还是学术、思想创新的根本动力。本文着重探讨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大学文化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芸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1):61-62,119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根据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创新有其必要性。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要体现在管理机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等方面,并且重视解决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与大学的回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既给大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又给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学只有积极回应,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成为社会中最具活力、最能代表先进文化的机构。大学应做好以下几点:1.学术独立,把握好“即”与“离”的关系;2.彼此协调,防止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互相兼占;3.改革体制,建立良性发展运行机制;4.知行合一,保证大学的多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了大学管理诸多要素的相对稳定与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可以从机制、内容、形式和结果等方面加以描述,具体体现在制度安排与大学本质的匹配性,并最终体现一种“自由与秩序”的相融,制度内容上越来越趋向于关注多元利益主体的权力均衡关系,制度形式上实现了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程序的协商一致,制度结果上实现大学功能绩效的充分发挥。“问题导向”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应坚持的政策范式,通过对我国大学制度的失衡状态分析,以解决高等教育制度层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是区别于专才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注重于全人的培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论文通过对宁波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