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种志方法与比较教育中相对主义研究路径相契合,能够更好地达成比较教育研究目标,拓宽和丰富比较教育研究视角、研究层次与对象,实现比较教育学科价值.同时,人种志方法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还存在着关于"内部观点与外部观点"代表性与一般性"全球化与可比性"等方面的争议与问题.只有明确人种志方法的功用与局限,才能将其恰切地运用于比较教育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从工程量清单计价与计价定额体系的异同比较、新形势下计价定额体系的作用与不足等方面入手,对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体系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在比较中提出了新观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维吾尔医药学的研究现状并将其与藏医学、蒙医学等其它民族医学进行比较研究,采用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文献,查阅有关维吾尔医药学与其它民族医学的相关文献,对维吾尔医药学与其它民族医学的比较研究现状进行资料分析,报告了医学体系的比较研究现状,即医学体系的比较研究仅限于中医学与西医学、或中医学与个别民族医学.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  相似文献   

4.
在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对古代中国与希腊神话、体育文化进行比较,探寻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对差异存在的原因及神话与体育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究。通过对中国与希腊神话在生命主题、神的形象、价值观、自然观的比较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与希腊体育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养生”与“竞技...  相似文献   

5.
国内华兹华斯研究自兴起之初就与比较方法联系在一起,善将华氏自然诗与中国传统山水田园诗作比较,将前者的基督教、泛神论宗教哲学背景与后者儒道杂糅、佛道融通传统互为对照,以寻求华氏浪漫主义与山水田园诗人的避世情怀、审美情趣之间的投合,而相对淡化其诗歌背后的人性、理性、神性思考。不足之处:比较范畴的局限,有待突破华兹华斯/陶渊明的比较模式;有厚此薄彼的本文化中心论倾向;某些关键性概念尚待辨析。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职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与社会比较倾向的关系,采用自卑感量表和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对1298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的自卑心理和社会比较倾向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卑心理得分在年级、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成绩方面有显著差异;社会比较倾向得分在性别、家庭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方面有显著差异;自卑心理与社会比较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比较倾向对自卑心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根据同源理论,将人类的某些行为习性与相应动物的行为进行比较,尤其是与灵长类动物的行为进行比较,来探索人类行为习性的原始特征和演化痕迹.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CBA赛制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CBA联赛从1995年举办以来的竞赛制度进行研究,同时与美国NBA联赛进行比较分析,从竞赛的队伍数量变化、竞赛方式与方法、竞赛的赛期与场次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CBA联赛竞赛制度和进一步职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学位制度是在20世纪30年代学习西方的结果。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美国现行的学位制度最为完备,对世界各国的形响也比较大。本文将我国的学位制度与美国的学位制度作比较,希望能对我国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之间的联系,深入学位改革,培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赵君尧 《职大学报》2003,2(3):87-94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西海洋文化进行比较研究:1、十五世纪前中西海洋文化的生成与发展。2、中西海洋文化价值取向比较①生存价值取向比较②经济价值取向比较③文化价值取向比较。3、中西海洋文化差异与近代中国历史定势。  相似文献   

11.
苗族有一套自己的诉讼习惯法规范,理词是苗族习惯法中的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理词作为理师调处苗族婚姻纠纷的重要手段,为维持和谐的民间社会秩序提供了保证,成为苗族社会秩序中真实的法律样式。透过理词去了解苗族习惯法及苗族社会秩序的形式将是一条必要途径。通过对苗族婚姻纠纷、土地纠纷、借贷纠纷的分析,探索苗族理词在民事诉讼案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礼县方言和其他的中原官话既有共性,又显现出独特之处。礼县方言的语音系统包括30个声母、32个韵母、4个声调,以及所有的同音字。  相似文献   

13.
把词缀附加在词根上构成新词是现代汉语共同语和方言共有的一种构词方式。泸州方言名词的后缀(suffix)十分丰富,《泸州市志》在第六章方言第二节词法"方言名词后缀"部分记述了部分泸州方言名词后缀。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在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与普通话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泸州方言名词后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清苑方言在语音层面上有种种不同的表现,最为明显的特点是两字组后字轻声词语的连读变调,变调分“非叠字后字轻声词语的连读变调”和“叠字后字轻声词语的连读变调”两类,且表现出不同的语音特点。变调的原因归结为三:不同声调的字在归属上落后于普通话的演变,方言中仍然保留有古音的痕迹;与调值的中和有关;“强势声调”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声学实验表明扬州方言轻声音高模式异于北京话轻声,轻声调式与单字调关系密切,首字调型向后延伸覆盖“非轻声+轻声”字组,轻声调值可从首字预测,这种首字右扩展式变调与吴语包络式变调相类。方言地理上处于南方方言向北方官话过渡地带的江淮方言之扬州话,其轻声在共时状态下与吴语连读变调模式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中的重要虚词"之",在上古汉语中常用作近指代词,表示"此、这"意义,这一用法在贵州方言中仍在使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之""这(這)"的字源及近指意义词源,认为"之"并非普通话"这"的方音读法,贵州方言中"之"作近指词语是古汉语词义的遗留;而本方言中将普通话中的"这些、这个、这时、这里、这样"等"这"类语词读作"之些、之个、之个时候、之点、之个样子"等"之"类词,是一种同义换读现象。  相似文献   

17.
熊佳莹 《职大学报》2013,(1):91-94,78
南昌方言中存有一些现代汉语所不具有的表继续体貌标记的特殊句尾成份,"[tos?]"便是一个典型代表。南昌方言中音为[tso鬝]句尾成份就是就是古时期的"著",其后简化了的"着",且其是一个保留了古音古义的正处在实词义与虚词义尚未分离的实词虚化的过程中的"着"。  相似文献   

18.
天水方言疑问代词以"啥[sa55]""啊[A214]""咋[tsa35]"为基本形式,形成了"啥系"、"哪系"、"咋系"为主体的复合型疑问结构系统,在实际运用中除了对疑问焦点提出疑问这一基本用法之外,也用于非疑问的场合,具有虚指性、任指性和强调性的特点;同时疑问代词在运用中还常常与方言禁忌词相关联出现。在天水方言里,有些疑问代词历史悠久,是古语词在方言底层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的诞生,原本只出现在方言中的“走你”“走起”两词,“摇身一变”成为了流行语.研究流行语“走你”的来源、使用语境、结构等问题,并把“走你”和“走起”进行了对比分析,力求对这两个词的来龙去脉和使用作出详细的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的山阴方言口语中仍保留和使用着不少元明时期的词语,有的古今词义、词形基本相同;有的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形式上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异,形成了同义变体;有的词义有所扩大。文章择释一些有特色的词语,并举例说明用法,以期为晋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