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来讲,凡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是非智力因素。从狭义来讲,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成分不仅有感知、思维、想象、推理、判断、记忆等智力因素,而且有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职业中专的学生成绩较差,除了智力因素有直接影响外,非智力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在十二年的旅游地理教学中,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探索,仅从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说明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甘露 《中学文科》2007,(12):157-157
学生学习的好坏,取决于学生自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非智力因素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其学习活动不仅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且伴随着非智力因素的活动.非智力因素属于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动力功能,主要体现为始动功能、定向和引导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多种多样,学校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径,培养的方法有说服法、锻炼法、自我教育法和心理辅导法.  相似文献   

4.
学生素质的高低是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关系到学习目标的完成,决定着学生学习方向的进程,对学生进步起关键作用。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将起事半功倍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非智力因素着手,分析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阐述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与影响,进而提出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目的为了提升我们对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的认知水平,指导数学教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好地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是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组成的统一体,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等,而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意志和性格等心理方面的因素,研究表明,智力的发展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其智商有一定关系,但在相同智力水平下,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则起决定性作用,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势必造成这样的情况:你  相似文献   

7.
黄桂莲 《中国教师》2014,(22):30-31
<正>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多数并不存在智力问题,可见,决定他们成绩不好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关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这些因素对学习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纳入进来,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事物都想探个  相似文献   

8.
王小勤 《学周刊C版》2010,(3):119-120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在注重智力因素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张金英 《考试周刊》2014,(27):92-92
<正>在多年教学中,不少英语教师都发现,大多数英语学困生的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英语成绩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里克山大提出的,一开始就引起教育界的专家、学者的关注。随后心理学家、教育家们对此投入极大的经历致力于非智力因素的探讨。所谓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性格等各种心理品质。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下面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章存林 《中学文科》2007,(11):47-47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埋怨学生智力不好,不够聪明,但却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但制约着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包括动机、兴趣、情趣、意志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智力活动中发展智力,使其潜在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减轻其课业负担,提高其学习成绩。下文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点笔者的心得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必须要重视动机、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只有把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成绩大面积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影响学生成绩、成才的重要条件是非智力因素。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提出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韩红良 《考试周刊》2012,(44):39-40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激发、维护、定向、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学生智力程度和智力水平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是其它一切学科的基础,高中语文的学习是一大重点。非智力因素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学习的机器,而是各方面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一.非智力因素的概述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心理素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智力因素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的效率与成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非智力因素,认为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增强学习英语兴趣、激发学习英语的深层动机、塑造坚强的学习意志,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的学习质量,优化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  相似文献   

18.
文叶 《考试周刊》2014,(26):56-56
<正>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激发、维护、定向、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学生智力程度和智力水平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谈体会。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英语教学能否获得成功,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20.
教法与学法紧密联系。教法的研究实质上就是研究如何充分调动、挖掘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研究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非智力因素既是学法研究,也是教法的研究。基于以上的考虑,本在研究分析生物学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中.对相应的教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