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同伴冲突行为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文章以留守幼儿为观察对象,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大班留守幼儿的实地观察,揭示留守幼儿这一群体同伴冲突的基本状况,了解留守幼儿同伴冲突的基本特点,并深入剖析影响留守幼儿冲突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留守幼儿同伴冲突行为.  相似文献   

2.
解决人际冲突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幼儿来说,合作是其处理人际冲突的理想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班级会议、木偶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教给幼儿冲突问题解决模式。  相似文献   

3.
田丽娟 《新疆教育》2012,(23):198-198
解决人际冲突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幼儿来说,合作是其处理人际冲突的理想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班级会议、木偶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教给幼儿解决冲突问题的一些方法,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身心能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幼儿人际冲突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幼儿园以后,随着同伴交往的增加,幼儿人际冲突不断显现。近年来,人们对教师干预幼儿冲突情景给予了较多关注,而对幼儿自发的冲突解决过程及其应对策略却不够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幼儿应对人际冲突的策略进行初步探讨。一、人际冲突与幼儿心理发展冲突作为幼儿之间的一种相互抵制或对抗状态,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如攻击、推搡、抢夺、争吵、威胁等。人们通常片面地将冲突看作攻击行为或消极行为而不予接受。研究表明,冲突可能带来消极破坏性结果,影响幼儿本身及周围的人际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它能转化为幼儿心理发展的推进器。〔1〕解决…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幼儿因父母长期缺位,其同伴交往状况需要正确引导。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对T市某农村幼儿园中班35名留守幼儿冲突过程进行记录,发现冲突主要集中在桌面游戏和区域活动,冲突发生多因物品空间争议,幼儿解决冲突多采用告状求助和身体攻击,冲突结果多为中性处理。为帮助农村留守幼儿学会正向解决冲突,教师应适时介入,引导幼儿学会同伴交往,提供充足的玩教具,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升家园合作观念,引导冲突教育正向价值。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法以三所农村幼儿园35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农村留守幼儿的亲子关系与自信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留守幼儿在母子亲密、父子亲密方面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留守幼儿,在母子冲突、父子冲突方面的得分极其显著地低于留守幼儿;非留守幼儿在自信心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极其显著高于留守幼儿;留守幼儿的母子亲密、父子亲密与自信心及各维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父子亲密、母子亲密能对留守幼儿自信心能够产生正向影响,父子亲密对留守幼儿自信心的影响作用大于母子亲密对留守幼儿自信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际关系,有人际交往就有人际冲突.班级人际冲突是指师生在班级交往过程中因价值取向不同、需求得不到满足、沟通不畅等原因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对抗过程.冲突主体的特殊性、冲突场域的教育性、冲突性质的可调和性是班级人际冲突特有的内涵.班级人际冲突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师生交往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消极影响,但班级人际冲突可增进冲突主体的自我认识,促使班主任与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班级人际交往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冲突是儿童早期交往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教师对冲突的处理关系到教学活动的进行及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师处理幼儿人际冲突主要有教师中心、幼儿中心及高权威三类策略,简单反对或放任、直接指导、呈现争论、积极情感接触及修补关系等具体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冲突是幼儿之间的一种相互抵制或对抗状态,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互动形式.而人们通常片面地将冲突看作攻击行为或消极行为而不予接受,但研究表明,冲突可能带来消极破坏性结果,影响幼儿本身和周围的人际环境,幼儿间的冲突大多是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解决的,这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能转化为幼儿心理发展的推进器.本文旨在阐述幼儿间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我们应如何对待.  相似文献   

10.
一、师生人际冲突的涵义、类型及原因1.人际冲突及师生人际冲突的涵义人际冲突是指人际关系双方之间的紧张和对抗,包括相互间的不理解、不信任、怀疑、敌意和对抗。在社会心理学中,将人与人之间的排斥、敌视和侵犯等称为人际冲突。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刘衍燠 《林区教学》2022,(5):116-119
幼儿早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有学者研究发现,留守幼儿的攻击性明显高于非留守幼儿.探讨攻击性行为对于幼儿的危害,分析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自控力、教养方式、同伴交往以及大众传媒.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可以从树立正确的家庭教养观念、加强对留守...  相似文献   

12.
冲突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冲突的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有着不同的期待。这种期待影响着人们对竞争、谈判、合作、分享等人际交往的态度,影响着人们对待人际冲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留守幼儿受父母教育相对缺乏、家庭环境不太稳定等因素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问题,如语言倾听能力欠佳、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等.留守幼儿语言发展的改进策略有:创设利于"倾听"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的能力,加强对幼儿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4.
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的手段之一,对儿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总体来看,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的绘画能力差距不大,也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影响留守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幼儿监护类型、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家庭物质环境支持、外出父母关注程度、幼儿园课程资源等.可以通过营造绘画环境、培养幼儿绘画造型能力、丰富幼儿绘画体验等手段提高幼儿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冲突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冲突的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有着不同的期待,这种期待影响着人们对竞争、谈判、合作、分享等人际交往的态度,影响着人们对待人际冲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适时对留守幼儿进行心理辅导,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其语言发展水平. 一、调动留守幼儿的情绪体 验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孩子最初的语言是表达情绪、情感和愿望的.可见情绪在幼儿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针对留守幼儿的心理特点,摸索了一些调动他们积极情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促进幼儿思维和认知发展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农村留守幼儿在数学发展上存在困难.留守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受幼儿的身体状况、情绪、家庭学习资料、监护人学历及亲子联系等因素影响.构建家园互助机制有利于共同培养留守幼儿的数学兴趣,优化数学教育则有助于提高留守幼儿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3):126-131
对于36岁的幼儿而言,其社会交往主要集中在幼儿园,而幼儿园中的交往又以同伴互动为主,冲突就在这些互动中产生.传统观念认为冲突对幼儿的发展是不利的,但有学者提出冲突对幼儿的发展有积极的一面.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例验证的方法探讨了36岁的幼儿而言,其社会交往主要集中在幼儿园,而幼儿园中的交往又以同伴互动为主,冲突就在这些互动中产生.传统观念认为冲突对幼儿的发展是不利的,但有学者提出冲突对幼儿的发展有积极的一面.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例验证的方法探讨了36岁幼儿同伴冲突的现状,具体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起因、持续时间、解决策略以及冲突结果进行分析.希望借此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和社会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中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意义幼儿同伴冲突行为不一定表明其带有攻击性,从幼儿自身的发展来说,它就是幼儿完成自我社会化进程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冲突,尤其是地位相当的人之间的冲突,是去自我中心的关键要素,这种人际间的冲突最终能导致心理内部的冲突。(一)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观念,他们常常从自我视角出发看问题,没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和态度,所以一旦对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民工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留守幼儿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这一社会问题日渐引起社会的关注。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农村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幼儿生存状况与其监护人年龄及文化素质及家庭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其发展状况与非留守幼儿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外出务工的父母尽可能不要将幼儿留守给那些年龄大且文化素质地的祖父母辈,政府应对那些经济条件差的留守幼儿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幼儿园教师应针对留守幼儿发展中存在问题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以促进留守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