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小后村成人教育为农民铺架致富桥吕象民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小后村乡,在大力抓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搞好成人教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广大农民迅速掌握了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为全乡农民铺架了一座座致富桥。小后村乡地处东港区中部,地...  相似文献   

2.
为农民铺架致富桥吕象民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小后村乡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在大力抓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搞好成人教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广大农民迅速掌握了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为全乡农民铺架一座座致富桥。小后村乡地理条件优越。有...  相似文献   

3.
围绕“兴农”办成教吴玉斌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这种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江苏省盐城市青墩乡坚持面向市场搞培训,交给农民致富的“金钥匙”。1.建立乡、村(厂)、组三级培训网络,帮助广大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尽快走上...  相似文献   

4.
东黄河“科教兴村”见成效高碑店市成教办张国辉高碑店市梁家营乡东黄河村在翻番致富奔小康活动中,走“科教兴村”之路,取得了车硕的成果。!995年人均收入1800多元,在两年时间内实现了翻两番,圆了村民们多年的小康达。东黄河村地处梁家芝乡西南,历史上曾是一...  相似文献   

5.
依托农技校引导农民奔小康□天镇县东沙河乡教委东沙河乡地处天镇县中部平川区,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农业乡,全乡有12个村、2798户、10476口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91年以来,我乡依托乡、村两级农民技术学校全方位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6.
密云县万名农民走上科技致富路1995年密云县委、县政府将科技普及作为重头戏,推出了95农业科技年,县、乡、村三级举办培训班496期,万名农民接受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2500人次,1934名农民持“绿证”,培训开展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农...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我县于1999年10月成为全省退耕还林试点工程的示范县。紫石乡是最早退耕还林的示范乡。两年来.群众究竟是怎样认识退耕还林的?退耕还林后他们的收入情况有何变动?他们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我校科技活动小组对该乡大、小仁烟二村的农户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找到了农民退耕还林后的致富路.为退耕还林后农民致富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前一个时期,不少农村中学根据农民的需求,开设了“特产”、“缝纫”、“家电”等专业班。经过几年办学之后,毕业生走向社会,确实为振兴当地经济起了很大作用,为家乡致富带了个好头。但是,一个乡、一个村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每个  相似文献   

9.
金秋采“红杏”──果农张晋泉致富印象记陈自强,张荣禄金秋十月,晋南乡村,果香醉人。当笔者慕名走进临猗县西张吴乡张家营村西“晋泉果树实验站”时,迎接我们的是憨厚敦实的中年汉子.张晋泉,这个闻名全县的农民创业家,竟这么朴实无华!而就是他──十年前四十亩瘦...  相似文献   

10.
成校带他奔富路李章岱在河南省唐河县古城乡张店村,人们提起王青山,都称赞这小子有本事,在黄土地里刨出了“金砖”。王青山却说:“俺致富全亏了乡成人学校的教师们。”1983年,王青山初中毕业后回到村里,落榜后的失意使他心灰意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乡成人...  相似文献   

11.
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三进村”工作,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作为全省首批农民培训“三进村”行动试点县,东平县分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工作中,探索建立了行政推动机制、技术培训机制、项目整合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等,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三进村”工作的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责任明确,增强了各级抓好“三进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大大增强,改变了过去重生产、轻科技的现象,推动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三进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钟祥市为了充分发挥市、乡两级成职校专业教师的作用,为科技示范村建设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自1999年春起,在全市开展了实施“1551工程”活动,即扶持每一个乡镇建好成职教中心,组织各级各类成职校专业教师联系5个村,带50个农户,使每个农户年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把农技校办成群众的致富校常树德王建成李忠和北大掌村座落在城皇岭脚下、长陵线南侧,是长治市东火乡的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全村有665口人、耕地840亩,有两座煤矿、一个砖厂、一个林场。近年来,该村坚持走农科教结合的道路,以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阵地,推广新技...  相似文献   

14.
科教架起致富桥武文考东黄村是河津市黄村乡的一个小村。该村虽然南临汾河滩,北靠尽梯田,但因村民无技术和死守农田,经济一直上不去。面对改革深化的势头和经济振兴的热潮,东黄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反复分析研究后认为,党的政策给了农民致富的“大蓬车”,我们为何...  相似文献   

15.
科技催开致富花张全学,韩廷金威县枣元乡东张庄村,依靠科技十年发生了巨变。昔日的张庄村是村外上地不平盐碱多;村里破房烂屋多;街道弯弯扭扭、高低不平,雨后污水烂泥多。今日的张庄村绿树成荫;楼房鳞次栉比;一座座新居井然有序,水泥路面的十字大街笔直、平坦又宽...  相似文献   

16.
送科技下乡帮农民致富本刊讯。湖北省房县红塔乡五龙职中,近年来一直坚持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办学方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受到省、市、县、乡教育部门的表彰。实施“135工程”,发挥示范作用。“135工程”是学校从红塔乡经济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求学生在校...  相似文献   

17.
“服务队,不简单,车来拉,肩也担,串村组,为哪般?送技术,传经验,奔波苦,致富咱。”流传于罗山县东卜乡的这句顺口溜,道出了该乡农民群众对乡成人教育学校板车技术服务队的由衷称赞。目前,全县19个乡(镇)的成人教育学校,校校都有一辆自制的板车,校校都活跃着一支板车技术服务队伍。他们瞄准农时需要,紧盯本乡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承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经济欠发达,全市8县3区中有国家级贫困县6个,省级贫困县1个,75%的人口在农村。为解决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匮乏和农村基层干部后继乏人问题,2004年承德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简称“村大生”)素质教育工程,由市、县、乡三级财政出资,为全市2559个行政村每村培养一名具有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理念,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带动农民致富、扎根农村创业的“永久牌”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成教铺路科技致富□韩青娥去年10月,清徐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达小康县,实现了太原市委、市政府向该县提出的“九七整体达小康”的目标。成绩的取得除了党的富民政策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县、乡、村三级农民技术学校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基地建设是基...  相似文献   

20.
成校为农民送致富“金钥匙”近年来,河南省鄢陵县南坞乡成人学校开展科学技术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该校自1984年创办以来,根据农时季节的需要,本着“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围绕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和发挥传统优势,对农民和回乡知青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