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阳地区近几年来公路改建中应注意平面、纵断面设计的问题以及主要的路基横断面型 式,同时根据改建公路老路面状况,老路补强的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几种方法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迎接西部大开发,新疆伊犁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加大力度。自去年以来,国家投资5600万元先后完成了省道220线伊巴公路(伊宁市-巴依托海乡)49公里路面改善工程;省道316线新源县城至龙口段65公里三级公路的改建;省道316线巩留县至塔斯托别8公里二级公路的改建;察布查尔县都拉塔口岸公路18公里三级公路的新建;国道218线吐尔根桥的新建。伊犁地区县乡公路共计改建路基163.5公里,建筑沥青路面234.7公里,新建桥梁4座,涵洞161道,共投入资金45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33万元,…  相似文献   

3.
李坚 《华章》2007,(9):224-224
结合某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实例,提出在二级公路改建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如选线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路基路面排水问题、新老路基结合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干线公路建设的加速,各地也都加快了地方公路改建的步伐。但是,在地方公路改建的过程中,存在涉及面广、组织复杂和施工环境差异大等问题,因此,加强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地方公路改建的质量控制问题展开探讨,目的在于完善地方公路改建工程的管理,真正发挥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津围公路的弯沉测试及强度测试结果,分析了车辆超载及重载对路面的破坏影响,通过对交通量及轴重的调查与分析给出了津围公路的车辆轴重分布模型,最后结合实测轴载情况确定了车辆轴重的限值,并据此做出了津围公路的补强设计,初步探讨了路面结构的非线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根据公路路面设计和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及路面科学研究成果,对公路路面设计和施工诸多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7.
公路排水设计对于公路路基的稳定及路面的使用寿命都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水文计算并结合国道107线新郑境改建工程公路设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以便更好地为公路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高原公路改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论述了高原公路改建施工的要点问题,并详尽的分析了高原公路改建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4):194-195
<正>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时间一长,行车舒适度差、噪音大不说,养护维修也不方便。于是,很多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的"白色路面"都通过改建,变成性能更优越的黑色沥青路面,统称为"白改黑"。公路"白改黑",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使原来的混凝土刚性路面变为沥青柔性路面。在"白改黑"的施工中,作为路基的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及相关施工对于保证新铺成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及实用至关重要。水泥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但公路水毁与水损坏问题日益突现,因此,如何提高公路排水系统设计、施工和养护水平,减少公路的水害,防止出现重大的公路水毁与水损坏现象,已成为当前公路建设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路面出现水毁与水损坏的几个主要原因,提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地农村公路的实地调查,主要是通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实例,浅谈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公路线形设计、路面结构选择及公路养护问题中需考虑的因素及其建议。根据水泥路面投入使用获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推荐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相似文献   

12.
讨论新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特点,并对半刚性路面的结构组成和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出现水损破坏是我国沥青路面主要的病害之一.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破坏产生的原因、机理。并针对路面下渗水的不同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比较分析推荐新建路面和改建路面应优先采用设置排水基层的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4.
公路路面检测是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物联网技术,结合图像分割和嵌入式技术,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公路路面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传感器采集路面图像,利用图像分割技术对路面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路面病害。系统使用嵌入式技术实现,体积小、便于携带与安装,公路路面检测效率高,可以实现对公路路面的高效、智能检测。  相似文献   

15.
公路桥梁的设计理论对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受力与计算研究较少,普遍是混凝土桥面铺装层不参与梁体的结构受力,而在主梁内力作用中只将其作为恒载,主梁顶面上采用8-10cm厚的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铺装作为磨耗层.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在设计中只作为公路桥梁工程的附属结构,设计者对它甚少花费精力,一般地在柔性结构路面的公路公路桥梁中考虑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刚性路面的公路公路桥梁中采用水泥混凝土铺装层.普遍地采用刚性路面,因此几乎所有的混凝土桥面铺装均为水泥混凝土铺装,厚度套用标准图8cm,内置网格为10cm×10cm的准8钢筋网,混凝土标号为C30或C35.混凝土铺装层在施工中作为最后一个施工工序,在规范中为保证行车舒适的要求,对桥面层平整度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路面改造时为了解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设计采用新型基层结构形式——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提高路面整体结构的抵抗变形和抗裂缝能力。结合安徽省道S320沿江二级公路铜陵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介绍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层的强弱与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路面的质量,无论是沥青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体强度、质量和使用寿命都十分重要.因此,作为公路路面的基层,我们必须按照正确的施工技术,来严格控制公路路基的质量,以其能有效的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本文探讨了公路施工中路面基层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交通部和国家统计局从2000年开始,联合组织实施了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据普查结果,到2001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69,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在我国,高等级公路是指满足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采用高级路面结构(沥青砼路面、水泥砼路面)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部分二级公路。高等级公路的主要特点是:交通流量大、行车速度快、渠化程度高、桥涵等构造物多、公路设施比较齐全,全路段封闭或部分封闭。按照规划,2010年我国将完成“五纵七横”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使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6200公里,初步形成规模效益。与高等级公路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远景目标相比,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却严重滞后,已不能适应我国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公路事业是运输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公路的路基和路面的安全质量问题是确保交通运输业畅通的重要保障.在公路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路基路面的压实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公路路基路面压实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对影响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泥砼路面的施工虽然已经比较普遍,但其质量总是不十分理想,通过对瓯青公路延伸线水泥砼路面施工,论述施工工艺要求及控制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