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硫酸氢钠作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了己酸异戊酯,确定了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0.2g/0.1mol己酸,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5:1,带水剂环己烷10mL,回流反应时间1.5h,己酸的酯化率可达99.39%。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使用量少,酯化率高,环境污染小,廉价易得,很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微波辅助苯偶姻合成反应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波辅助加热下合成苯偶姻.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反应体系温度和催化剂VB1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功率对收率的影响依次降低,最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用量为1.5g,反应体系温度为80℃,反应时间25min,微波功率为900W,平均收率为85.5%.产品熔点与标准样相符,其IR谱与标准谱图一致.  相似文献   

3.
四氯化锡催化合成己酸异戊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四氯化锡催化己酸和异戊醇合成己酸异戊酯的反应。考察了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带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5g/0.08mol己酸,酸醇摩尔比1.0:1.4,用6ml环己烷/0.08mol己酸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20min,酯化率可达96.28%。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纳米La2O3作催化荆,肉豆蔻酸和异丙醇直接酯化合成肉豆蔻酸异丙酯.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当肉豆蔻酸用量为0.1mol时,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1.2g,带水剂环己烷8mL,微波功率450W,辐射时间16min,酯化产率可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5.
固体催化剂SnCl4/C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固体催化剂SnCl4/C,并通过乙酸苄酯的合成考察了该催化剂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情况,结果表明,固体催化剂SnCl4/C对酯化反应有很好的催化活性。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当酸的用量为0.20mol,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1.0g,带水剂甲苯为15mL,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温度为100~110℃时,酯化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6.
固体超强酸TiO2/SO4^2-催化合成硬脂酸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硬脂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固体超强酸TiO2/SO4^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硬脂酸乙酯,考察了不同活化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原料醇酸比,反应的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优化出较佳的合成条件,即520℃活化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较佳的工艺条件是:乙醇:硬脂酸=9:1,催化剂:硬脂酸=0.09:1,反应温度为83℃,反应时间为8h.硬脂酸乙酯产率可达96.5%.  相似文献   

7.
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苯甲酸正丁酯,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0.6g/0.1mol苯甲酸,醇酸物质的量比为2:1;回流时间为3.5—4.0h;苯甲酸的酯化率可达97.26%.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用量少,酯化率高,污染小,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硫酸钛为催化剂,通过乳酸和异戊醇反应合成了乳酸异戊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3g/0.1mol乳酸,醇酸物质的量比1.2:1,带水剂(环已烷)8mL,反应时间1.5h,温度80~105℃,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38%。  相似文献   

9.
经复合得到Fe2(SO4)3-K2SO4催化剂,并由己二酸和正辛醇为原料合成己二酸二正辛酯,研究了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合成己二酸二正辛酯的最佳条件是:己二酸的物质的量为0.05mol,醇酸物质的量比为2.2:1,催化剂用量为1.1g,反应温度为85~100℃,带水剂环己烷为10mL,回流分水约1.5h,此时酯化率可达92.2%.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型催化型TiSiW12O40/TiO2的制备方法,实验考察了以自制的该催化剂催化合成甲酸丁酯的酸醇化,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酸醇物质的量比为2.5:1,催化剂用量为反,反液的1.78%,酯化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94-98℃时,反应产率可达72.2%。  相似文献   

11.
以H3PW12O40/T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了H3PW12O40/TiO2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12O40/TiO2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1,2-丙二醇)=1:1.7,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3.7%.  相似文献   

12.
固体超强酸S2O2-8/ZrO2-TiO2催化合成乙二酸二丁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ZrO2-TiO2用于合成乙二酸二丁酯,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催化剂焙烧温度、用量、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带水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S2O8^2-/ZrO2-TiO2是合成乙二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乙二酸为0.2mol时,酸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4,反应温度为130~135℃,反应时间为90min,催化剂用量为2.0g的优化条件下,乙二酸二丁酯的酯化率达95%.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KOH/Al1O3为催化剂,研究了正己醛和苯甲醛交叉缩合a-丁基肉桂醛的反应,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原料摩尔配比(己醛/苯甲醛)、溶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催化剂负载量诸因素对目标产物α-丁基肉桂醛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α-丁基肉桂醛的优化反应条件:温度70℃、时间1.5h、己醛/苯甲醛10mmol/12mmol、溶剂苯乙醇5ml、催化剂KOH/Al2O3 0.84g、催化剂负载量11.9mmol/g,得己醛的转化率为100%,α-丁基肉桂醛的选择性为83.24%,即α-丁基肉桂醛的收率为83.24%。  相似文献   

14.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丁酸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硫酸氢钠是催化丁酸与丁醇酯化反应的良好催化剂,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O.2g/0.1mol丁酸,酸醇摩尔比为1:3,反应时间1.5h,丁酸的酯化率可达99%.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使用量少,酯化率高,三废排放少,廉价易得,极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癸二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癸二酸二丁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0.2g(癸二酸为0.05mol的情况下),带水剂甲苯为5mL,反应温度为110。140℃,反应时间为1.0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化率这98.6%.  相似文献   

16.
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通过环己酮和1,3-丁二醇反应合成环己酮1,3-丁二醇缩酮,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酮醇物质的量比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氨基磺酸是合成环己酮1,3-丁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酮醇物质的量比为1:1.5,催化剂用量2.0%,带水剂环己烷10mL,反应时间80min的条件下,环己酮1,3-丁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94.0%.  相似文献   

17.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丁酸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基磺酸是催化丁酸与丁醇酯化反应的良好催化剂,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0.2g/0.1mol丁酸,酸醇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1.5h,丁酸的酯化率可达97.65%,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使用量少,酯化率高,三废排放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硫酸铜作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了癸二酸二丁酯,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3.0g/0.05mol癸二酸,醇酸摩尔比为4,反应时间3.0h,带水剂12ml,癸二酸的酯化率可达97.23%,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使用量少,酯化率高,可重复使用,无环境污染,价廉易得,是一种极有应用价值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新型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钾矾为催化剂,通过乙醇和乙酸反应合成乙酸乙酯,并对影响酯化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0.6g/0.05mol冰乙酸,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2:1,带水剂(苯)15mL,反应温度为73~78℃,反应时间为120min,酯化率可达96.78%.  相似文献   

20.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对以尿素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制备异氰尿酸三苄基酯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对反应条件及影响产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其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用170W、反应时间为(5 5)min、原料配比[尿素:苄氯:三乙胺=1:0.83:0.85(摩尔比)]、硅胶用量为2g、N,N-二甲基甲酰胺(DMF)固定用量为3.8ml(0.05mol)、尿素固定用量为1.2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