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五台山佛教音乐源远流长,已经凝聚成历史的活化石。当前,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契机,以"北方佛乐"著称的五台山佛教音乐的生存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关注、调查、搜集、整理五台山佛教音乐,传承、创新和发展五台山佛教音乐是民族音乐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一要坚持传统佛教音乐的系统传承;二要提倡传统佛教音乐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黎蔷 《家教指南》2002,(2):87-94
山西省五台山佛教文化宝库 ,不仅保存着卷帙浩繁的佛教文学艺术作品 ,而且还珍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佛教古典戏曲文物。通过场面博大的敦煌莫高窟五台山图与藏经洞数量可观的汉藏佛教写本 ,以及晋北与晋东南近年陆续发掘的赛戏、队戏等古剧 ,可初步梳理出五台山佛教戏曲原始形态与内容。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是全国唯一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共居一地的佛教名山,金刚神舞是藏传佛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但体现了藏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而且成为五台山佛教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相传东汉明帝时印度僧人摩腾、竺法兰传来佛教,首在洛阳建白马寺,次到五台山,以为是文殊师利菩萨道场,即于此处建寺传教。公元一世纪左右,原本出于西域的《华严经》中已提到中国内地的清凉山,这自然是在西域流传中编上去的,但反映出当时五台山佛教已有相当规模,以至名传国外。自此以来,经历代帝王及僧人多方经营,五台山寺院林立,香火极盛,一直是佛教的一个中心。而唐代,则是五台山佛教的鼎盛时期。唐代五台山佛教的情况如何?日僧园仁  相似文献   

5.
佛教圣地五台山的灵魂是文殊信仰。这种信仰起于北魏。其时华严学盛行,传入五台山的佛教主要是华严学。五台山系华严学者尤重文殊,文殊信仰由此形成。至唐代,出现各宗共建五台山文殊信仰之局面,密宗的不空和华严宗的澄观贡献尤大,五台山佛教达于鼎盛。唐武宗灭佛,五台山佛教受到摧残,但五代至宋代,文殊信仰仍盛而不衰。元明清时期,五台山文殊信仰更为团结各民族的纽带,这是由于喇嘛传入五台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形成和发展加以分析和论述,以期扩大对五台山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宗教具有抚慰情感、平衡心态的功能,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巨大的魅力。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音乐的诞生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孕育的结果,而五台山佛教音乐则代表了北派佛教音乐的最高水平。五台山佛教音乐起始于北魏,兴胜于隋唐,宋代走向民间,元、明、清时期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至民国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8.
文学,这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传说、戏剧、影视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作为融汇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不同佛教派别、代表大智慧的五台山佛教则与文学之间自始至终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五台山佛教与文学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值得进行一番认真的梳理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位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一座享誉世界的佛教名山。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8处世界遗产。时至今日,在五台山佛教文化景区的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景区应该有效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管理机制、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以及景区管理四个方面着手,从而促进世界遗产地五台山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佛教是一种人文思想,佛教哲学的重心是人生论,同时也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宇宙论思想。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佛教的中国化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极富智慧的中国佛教哲学,并与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艺术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佛光寺作为唐代木构建筑中的典型范例,集中体现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佛教哲学思想。文章通过对五台山佛光寺建筑艺术中的彩塑、壁画和塔文化中所展现的佛教文化的描述,阐述了佛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透视了佛教文化对唐代建筑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五台山环境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用丰富的材料论述了五台山生态环境的历史、现状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和根治环境污染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自从明永乐年间藏传佛教格鲁派首次传入五台山,由于明清两代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明朝五台山格鲁派已经初具规模,至清代发展达到鼎盛。五台山真正成为沟通汉、藏、蒙、满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五台山格鲁派的兴盛为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佛教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典型体现,其伦理效应主要体现为劝善戒恶、敦风化俗、和谐人际关系、保护环境、稳定社会、促进发展等方面,对五台山文化圈的形成,对五台山地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文论述了五台山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重要军事作用,阐明五台山是名副其实的革命圣地。  相似文献   

15.
人们历来认为《石钟山记》的主旨是提倡探索真理、亲身实践精神,但却忽视了它深层的影射含义。实际上苏轼写《石钟山记》的真实意图是直指"乌台诗案"的。《石钟山记》是苏轼遭贬后的含蓄反抗。"乌台诗案"中,苏轼因别人主观臆断其诗而蒙罪,《石钟山记》正是苏轼对主观臆断者的嘲讽。  相似文献   

16.
浅谈五台山野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野菜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当地食法多样,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然而目前除个别珍稀种类外,绝大多数野菜食用仅限于百姓间,培植、采集、食用、加工的研究极少,积极进行五台山野菜资源研究,合理开发利用五台山野菜资源,可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同时也将成为五台山农业经济和生态旅游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在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进程中,毛泽东与佛教圣地五台山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既反映出五台山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佛教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出这位伟人丰富而博大的精神世界和极具魅力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五台山生态旅游开发不走弯路,使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开发中要注意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完整性,挖掘旅游产品的特色性,注重旅游项目的自然多样性,确保游客参与性,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完善接待服务设施,严格管理,加强生态环保教育,使五台山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发展生态旅游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态旅游日趋时尚的形势下,研究五台山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生态旅游的相关特点和要求,从生态旅游的产品特色、发展目标、生态环境、旅游解说系统和旅游社区建设五个方面,对五台山开展生态旅游的问题做了相关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