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丹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6):125-127
阐述了信息产业演进的表现形式.信息产业的演进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结构和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其中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企业的成长与退化:信息产业的演进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作用,即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分析了影响信息产业演进的各种因素.信息产业是以信息技术这样的高科技为支撑的高科技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演进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需求、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相应对策,即制定统一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推动信息产品商品化;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开发,培植龙头带动基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信息产业人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徐蔚琴 《情报科学》1994,15(1):19-22
本文在阐述了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的基础上,说明了我国在本世纪末应把信息产业当作跨世纪工程来着重发展。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中的制约因素后,从信息意识及信息人才、通讯产业、数据库产业和信息国际化的4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成绩和现状;论述了信息产业在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制约信息产业支撑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发挥信息产业支撑作用的对策建议:采取将信息产业重点领域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信息产业关键领域自主创新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国产化装备政府采购指导政策、将装备自主产品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条件,等等。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季章 《情报科学》1992,13(6):6-14
文章介绍了国外信息产业发展概况及我国信息产业的结构;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并进一步研究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信息产业的形成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冰 《情报科学》1992,13(3):50-54,72
本文依据较为翔实的数据和资料,论证了中国信息产业7个方面的发展,据此认为中国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并提出中国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信息产业比重将越来越大并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宏微观决策水平,促进管理科学化;使资源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影响就业结构,信息产业本身是高就业型产业;信息产业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另一方面从事信息经营的企业大批涌现;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根据信息产业的特点,构建了信息产业测度指标体系,利用BP神经元网络方法对吉林省信息产业进行了测度,判断出吉林省信息产业在全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中的位置,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验证.BP神经元网络方法的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及极强的学习、联想、容错及抗干扰能力的优点,克服了其他方法对信息产业测度中主观因素较重的问题,测度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信息产业测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并对照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新时期信息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育菁 《情报杂志》2006,25(1):111-113
论述了信息产业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可采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项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为期一年,已于1991年底写完研究报告初稿,共计4万余字,这里限于篇幅,仅简略予以介绍。本文从信息产业的产生、含义谈起,接着说明它的特征、作用及在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必要性。说明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是推动其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其发展的归宿。阐述了中国信息需求的特点、信息产业的分类、侧重介绍了广义与狭义(新兴)信息产业,本文是持后一观点的,即指使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包括信息技术产业与信息服务产业的新兴信息产业。随后说明了它与相关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关系,试图也适当介绍广义信息产业的一些内容。接着详细说明了作为信息产业所属的几个子产业,即计算机产业、信息通信产业、软件产业、信息办理产业、数据库产业,前两个产业可称为信息技术产业,后3个产业可称为信息服务产业。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所应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最后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经济代表的信息产业在改造传统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 2010年的信息产业发展数据出发,选取15个相关的基本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和信息产业生产力等方面对各省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对中、东、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得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总水平,并据此列表,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欣  王钢  彭录海 《情报杂志》2008,27(1):107-109,106
按照波拉特分类体系,我们编制了吉林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通过对吉林省产业结构、产业消耗和信息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吉林省信息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发展第一信息部门,为信息产业提供充足的信息生产资料;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投入,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信息化程度,为信息产业提供广阔的信息市场.  相似文献   

12.
从信息产业的出现与界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4个方面探讨了信息产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产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结合信息产业的特点,探讨了信息产业的产权制度创新,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加快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闽台信息产业的互补性特征,分析了闽台信息产业合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闽台信息产业合作机制的构建对策,以期促进闽台信息产业的快速、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信息产业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还严重落后,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决定了对信息产业的旺盛需求,加之中国信息产业宏观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可谓挑战与良机并存。因此,要尽快制定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本文从6个方面提出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息产业中的人力资源及其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勇 《情报科学》1998,16(1):42-49
信息产业人力资源作为信息活动的主体,是推动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从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的概念入手,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描述了我国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的规模、构成、水平及发展状况,提出了开发、管理我国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度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探讨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机理、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系数的测算步骤,提出了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结构四个方面的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参数系数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发展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广奎 《情报科学》2001,19(2):144-146,159
本文从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意义和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建设的影响,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发展信息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并对如何发展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工业4.0时代,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当下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探究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因此针对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将信息产业主要分为信息制造业、信息销售业、信息服务业3大类,根据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非常高,其中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最大,其次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97—2016年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总值和上海市生产总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服务业对上海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互动机制作用不明显。最后从优化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注重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制造业融合发展、以创新驱动信息制造业升级带动信息销售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信息产业自“九五”计划以来发展迅猛,地处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信息产业也有了长足进步。本文指出了西藏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信息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和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西藏信息产业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