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SPSS和Excel软件,通过描述性统计、列联表、AVONA等方法分析温州市民乡村旅游的意愿与行为特征及其分异。发现温州市民对乡村旅游的了解程度比较高;乡村旅游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是电视、亲友介绍、网络、报纸;出游的主要目的是放松心情、欣赏田园风光、乡村美食和休闲度假;主要选择与家人和朋友出游;自驾车是首先的旅游方式,其次是随团旅游;乡村旅游消费意愿强烈,人均消费主要集中在200-300元及300元以上,出游主要目的地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区。除旅游目的地选择外,其他行为分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的目的、旅游行为的时间、空间特征和旅游消费结构等.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外出旅游目的仍以探亲访友和观光游览为主,较高层次的度假旅游等比例很低;过夜旅游者在外停留时间较短,而出游空间基本以本省(市、区)及相邻省(市、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具有明显的近距离指向性和发达地区指向性;旅游消费中用于长途交通、购物和餐饮等基本消费类型所占比例较高,但也存在结构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家庭旅游消费决策是整个家庭所有成员都参与的慎重讨论,每个成员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基于消费动机分析尝试建立了家庭出游模型;而在影响出游决策的各因素中,孩子的年龄是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对桂林漓江旅游市场进行实地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国内旅游者的区域分布、层次结构、出游选择、旅游目的、旅游偏好、服务设施的需求以及对目的地的感知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分析的结果对漓江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在产品设计、游线拓展、旅游促销、旅游设施的提供和旅游者满意度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昌吉州杜氏旅游农庄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软件对其游客的旅游消费特征及游客的乡村旅游消费经历的总体满意度及忠诚度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昌吉州乡村旅游发展中旅游客源以乌昌地区城镇居民为主体,家庭型聚会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出游形式占主导;旅游者消费特征显示其出游多为自发的自我组织形式出游;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以口碑传播为主;出游目的的休闲性是本地乡村旅游的主要特征;乡村旅游人均花费主要集中在50-300元之间,低于本地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民均消费水平;旅游交通工具以私家车和单位专车为主;乡村旅游的停留时间以1-2天为主;旅游者游后评价方面的总体满意度和忠诚度方面的重游态度和推荐度水平均为"良".并基于此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旅游人类学在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旅游本质和社区参与管理等旅游实践研究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对旅游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指导主要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出游动机和旅游景区的社区参与等方面。旅游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使得旅游人类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挑战性,其实践研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利用旅游微观数据平台中获取的大量旅游消费类数据,建立了一个旅游者消费类型预测模型,在部分缺失旅游消费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对旅游者的消费类型进行预测和判断。该模型基于监督性学习理论,首先针对已有的完整的消费数据进行学习,使用学习算法不断降低模型的判断误差,直到可以进行比较准确的数据预测;再根据数据缺失情况的不同,采用BP神经网络和均值插补的方式进行补足;然后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已经补足的数据进行聚类,从而达到预测判断旅游者消费类型和层次的效果,进而达到在已知部分旅游数据的情况下能对旅游者的消费类型进行预测判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女性出游率超过男性,女性群体出游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女性旅游市场没有进行目标市场细分,女性旅游产品单一、缺乏针对性.通过对武汉市女性游客抽样调查,尝试分析武汉女性旅游者的消费特点.选择武汉市女性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年龄、职业、月收入、文化程度)和行为特征(旅游目的、信息来源、旅游方式)作为标本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女性旅游者出游行为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从具体目标市场、促销方面提出了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建议,希望对女性旅游市场开发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人口聚集,地缘相近,文化同源,经济一体化,是湖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旺盛,消费能力强,市场潜力巨大,是国内外旅游目的地重要的客源地。研究长株潭居民的旅游休闲频度、出游方式、旅游消费水平、旅游目的地选择意向、出游时间选择等较为深层次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昆明市旅游统计资料和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Visual FoxPro软件建立赴昆国内外旅游者构成特点和消费行为特征的数据库,经过统计分析旅游者的基本情况、客源地、旅游目的、出游时间、消费构成及消费行为等,总结其特点和变化规律,对昆明市的旅游管理、旅游市场开拓、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旅游经验的丰富和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与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日益提高的旅游品位相距甚远。追求旅游过程中的放松身心、了解目的地文化和愉悦的游历体验成为了新的市场需求。旅游者需求的改变催生着一种新产品的出现,即深度旅游。本文以灾后李白故里旅游重建为例,在分析深度旅游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灾后李白故里深度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郊型宗教名山的旅游转型——以木兰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需求不断变化,单一的旅游功能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旅游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城郊型宗教名山存在的旅游问题,探寻此类旅游目的地的升级转型模式,提出了城郊型宗教观光旅游目的地向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转型的方向和具体途径.在此基础上,以木兰山为具体案例,给出木兰山旅游的转型方向、模式、方法,期望为城郊型宗教名山的旅游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到了某地,但不知道玩什么”“不去某地终生后悔,去了某地后悔终生”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经常面对的两种尴尬。造成上述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抽象化旅游目的地营销与旅游目的地具象化构成要素之间发生了断裂。文章重点分析了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断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抽象化旅游目的地营销与旅游目的地具象化构成要素之间建立联结的若干举措。进而依据市场本位原则重构了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以此推动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eBAM理论,以厦门市108处旅游地的基本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AutoCAD、SPSS等软件进行城市中心距离、回转半径法、空间分布曲线、地形地貌等旅游计量地理研究,以旅游资源属性和游憩活动性质为依据将108处旅游地复合交叉归并为人文观光旅游地、自然观光旅游地、人工娱乐旅游地、运动休闲旅游地四种类型,进一步分析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和空间布局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作者历时2个多月,在大量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分析了影响国内老年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的众多因素,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老年人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结论显示,影响老年人旅游行为的主要有13个因素,其中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旅游地景点的吸引力是影响老年人旅游行为——旅游次数、旅游停留时间和旅游日消费额的共同因素,而收入水平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澳门旅游市场的旅游主体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主体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购买,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受体和感知,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导向。着重分析了澳门旅游市场中旅游主体的市场状况、客源类型与客流量、游客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为澳门旅游业的旅游产品、旅游形象设计、宣传与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扩大内需及多元化发展的旅游市场背景下,通过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特定的细分市场,能够更好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湖南湘西地区(以下简称"湘西")旅游目的地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和较强的旅游品牌优势。通过对湘西旅游目的地白领女性旅游消费群体进行的相关调查分析,发现该区白领女性旅游市场具有较强开发潜力。从实际市场消费特征出发,提出了湘西白领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彝族“阿细祭火节”旅游中的旅游者行为调查,基于旅游凝视理论分析基础,揭示在传统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中旅游者的凝视行为特征。在对旅游者凝视行为的分析中发现,旅游者的凝视行为普遍存在于民族旅游地和东道主之间;旅游者凝视动机的产生源于旅游者日常生活环境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社会建构的差异性,并且这些差异性的强度是影响旅游者“凝视欲”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和决定力量。旅游者摄影遭遇的两难困境将会对凝视对象产生一种不平等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9.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一种体现。通过对娄底市地脉文脉和旅游受众分析,明确了娄底市的旅游形象定位,在此基础上运用旅游地识别系统理论(CIS)对娄底市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