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学数学中的运算主要有加、减、乘、除四种。目前,我们对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的定义基本上是这样的: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从这些运算定义来看,加法是所有运算的源头。减法是依据加法来定义的,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也是依据加法来定义  相似文献   

2.
<正>在小学数学里,一般把加法定义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它是运算的开始。乘法是指“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运算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基本的算术运算只有两种——加法和乘法。两者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通过下面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加法和乘法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知识导序 ]运算定理、性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 同级运算两级运算有括号的[知识导练 ](一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相互关系运算意义各部分名称 关系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数 +加数 =和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被减数 -减数 =差乘法一个数 (整、小、分数 )乘以整数 ,是求几个数。因数×因数 =积除法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一个因素 ,求另一个因素的运算。被除数÷除数 =商互为逆运算一个加数 =…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实践中寻找到长长的加法算式可以变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写乘法算式,明确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培养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一、二册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学生在运算和认识上的一次质的突破。初次接触乘法,学生会感到陌生,理解上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好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自然地弄清乘法的意义及来源,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尤为重要。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这一节的教学目标是:①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②会读、会写乘法算式,能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并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为此,我对这一…  相似文献   

6.
教学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外,还可用另一种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什么叫乘法呢?我们分以下几个步骤来认识它。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必须掌握教材编排的特点。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口诀,是记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及结果的歌诀。要教好乘法口诀,必须使学生懂得同数连加的意义及其结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运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列出同数相加的算式,并口算出结果。然后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根据加法的结果填出  相似文献   

8.
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加法的简便算法。下题中我们用乘法来表示图中的关系。题目:在口里填数,然后再改写成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9.
在“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教学内容中,如何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一个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10.
刘川芳 《四川教育》2006,(10):33-33
[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小棒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在规定时间内摆出若干个同样的图形,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再根据“几个几”的认识,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通过观察、归纳,让学生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老师强调指出:“像‘5+6+7’加数各不相同,能用乘法算吗?”多数同学说:“不能。”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梳理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分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相似文献   

12.
1.理解乘法的意义是关键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简便运算,那怎样显出它的简便,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由它的简便形式——乘法代替?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也是对乘法意义理解的关键。(1)制造认知冲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创设情境,开展摆小棒游戏,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计算自己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了"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  相似文献   

13.
这一册结束,一年级的小学生计算部分已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2—5的乘法口诀;应用题部分已学了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求剩余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减法应用题以及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本文就怎样做好应用题部分的复习工作说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筑式结构数学第二册78页例1、例2“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会写乘法算式;懂得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如下。教学开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上堂课课外作业第2题:1+2+3,2+2+2,4+4十3,3+3+3+3,思考这些题都是什么算式?找出加数相同的算式,说出相同加数是几,各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小结:在加法算式中,如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上册第4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感悟乘法与加法一  相似文献   

16.
课前所思"认识乘法"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连加之后安排的学习内容,是学生首次接触乘法。乘法是加法中一类特殊算式的提炼,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是学习乘法计算、用乘法解决问题和除法等后续众多知识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小觑。该课比较常见的教法是按教材的编排方式,提供相同数连加的情境,让学生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穴修订本雪第8l~8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合理猜想复习加法运算定律。穴启发学生表述,教师出示定律,并用字母公式表示雪师:我们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那么,对乘法来说,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运算定律呢芽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眼评析:复习加法运算定律,引导学生对乘法相应运算定律进行合理猜想,有利于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为学生自觉探索新知创造了有…  相似文献   

18.
1989年以后的一段时期,我所教的教材是经过改革后的人教版六年制课本.那时的课本在二年级教材里对"乘法的意义"以及对被乘数、乘数的概念的陈述都十分明确.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其中相同的加数作被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作乘数.  相似文献   

19.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王艳红) 本次说课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学生是初次学习乘法,本课的学习对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乘法知识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重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正确写出乘法算式,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认识求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算法用乘法。2.认识“×”是乘号,读作“乘以”;正确读出乘法算式;记住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被乘数、乘数、积)。3.背诵2—5的乘法口诀。(二)理解1.懂得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用乘法计算较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