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即兴伴奏同画家的“即席作画”以及诗人的“即席赋诗”一样,看似“瞬间”、“即席”的反映,其实是与平时的积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必须讲究它的基础与训练。一、即兴伴奏的基础1.定义:即兴伴奏的基础是指即兴伴奏之前所必须要掌握的有关的音乐理论常识及弹奏技巧。2.和弦的选配与连接的常识要想弹好即兴伴奏,必须要有较好的和弦选配及连接的基本功。首先我们把“正三和弦”和作为基本的和声基础来  相似文献   

2.
流行音乐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复杂、多学科方面的综合课。要求伴奏者要掌握筒谱在即兴伴奏中的运用.更要注重掌握和弦功能的使用,伴奏织体以及和声手法,伴奏音型的应用,培养视听与模仿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调歌曲钢琴即兴伴奏中变和弦技巧的应用十分重要。文章对变和弦的定义以及其在钢琴伴奏中的重要作用作出了说明,对钢琴即兴伴奏中变和弦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明了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键盘和声课的必要性,针对和声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将和声理论学习与键盘和声练习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对和声色彩、和弦结构、和声功能的感受力、想象力以及将和声理论自如运用于即兴伴奏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项要求极高的技能。要想掌握即兴伴奏,必须首先把握好旋律,并要注意对曲调、和弦的选择和编配。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钢琴即兴伴奏技术的基础训练和为"即兴伴奏"的准备与导入阶段,以弹奏一些基本练习由、小乐曲及简易的歌曲伴奏谱为主要内容,以解决学生弹琴的基本方法与基本训练(如触键、手形、指法、音阶、和弦等),同时掌握一些伴奏织体音型的弹奏技巧与感性体会.另突出强调各种调式调性(特别是常用调性)的音阶与旋律弹奏的训练,以解决学生能较流畅地在常用调性上弹奏旋律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周颖 《华章》2013,(25)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体现综合性艺术能力的学科。不仅需要演奏者具有灵活的钢琴演奏技能,还需要演奏者掌握一定和声编配的理论知识。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通过分析作品,选择与歌曲体裁和风格均较合适的和弦及节奏型进行即兴伴奏。不仅可以烘托作品气氛,更可以让歌唱者表演的更加兴奋和感人。其中和弦选择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在事先没有准备伴奏谱的情况下,伴奏者根据指定旋律配以丰富的和声与恰当的音型,用钢琴弹奏出合乎作品音乐形象的伴奏音乐,并即时与歌唱者或演奏者协作,共同来完成音乐形象陈述的一种艺术形式。钢琴即兴伴奏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但是在中小学音乐教师中,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参差不齐,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钢琴演奏能力的欠缺有的教师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伴奏时最基本音型选择及和弦转位的弹奏指法和触键方法都不准确,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弹奏技巧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在技巧运用上,往往不实用,不恰当。二、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尽人意有的教师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在和弦序进的设计方面不规范,对调性、和弦进行不明确,在伴奏中左手  相似文献   

9.
"弹"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弹、唱、跳、说、画五项专业基本功之一,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钢琴曲的演奏和为幼儿歌曲即兴配伴奏。其中,为幼儿歌曲即兴配伴奏是"弹"的主要内容,这是由其专业性质和学时决定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熟练地掌握这一技能,将会给其未来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惠利。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上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技能偏低、理论欠缺的问题,教学中把即兴伴奏课等同于钢琴教学、过分强调选配和弦的合理性、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制约着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培养信心、改革课程、强化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怎样才能学好即兴伴奏为引导,使学生和爱好者能在短时间内,基本掌握、运用和弦连接的一般规则,从而获得“快”、“准”、“好”的即兴伴奏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变和弦是一种具有特殊音响效果和表现意义的和弦,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离调变和弦向其临时的主和弦根音作四度或二度上行解决可获得离调效果;运用调内变和弦时必须将所包含的半音解决到调内的稳定音级;歌曲旋律中大、小调的因素相互渗透或是大小调之间相互转调时运用变和弦可实现调式交替;使用变和弦能够起到丰富和声色彩、增加和声表现力的独到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钢琴伴奏的写作,必须要有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写作的基础,文章就调式与和声、曲式与作品、体裁与织体几个在钢琴伴奏写作方面必须解决和学习的基本问题作理论结合实际的论述,来帮助学生理清伴奏写作思路,提高钢琴伴奏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小提琴演奏艺术中,换把是一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揉弦是小提琴的表现手段,熟练的掌握换把与揉弦对小提琴发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习即兴伴奏首先应该掌握好一定的键盘弹奏技巧,并逐项熟练地掌握和弦、织体、调式、调性四项技术“元素”。弹奏者应将进入实际弹奏前的准备工作加以科学程序化,并形成良好的弹奏习惯。  相似文献   

15.
音乐作品中形象的塑造主要是由旋律完成的,但常加以种种形式的伴奏,以充实旋律的思想,明确旋律的调性,丰富乐曲的织体,渲染特定的气氛。只有掌握多种伴奏方法,才能对乐曲起烘托作用,从而加强乐曲的表情深度。  相似文献   

16.
雷蕾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6):108-112
声乐套曲《冬之旅》展现了一个流浪知识分子的漂泊旅程,倾注了舒伯特全部的人生感情和对理想的寄托。舒伯特坎坷苦难的人生为他的钢琴套曲创作注入了丰富的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伴奏营造出一幅充满悲剧色彩的感人伴奏乐章,充分表达了遭受世人遗弃的流浪者的阴郁心情和对人生的失望之情。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伴奏风格特点,有力地展现了音乐色彩和形象,通过伴奏部分对人物心理进行刻画,伴奏与音乐旋律的融合到位且富有层次。强调了只有加大重点部分的演奏频率和风格解读,注重音乐前奏、间奏与尾奏的完美衔接,把握套曲的感情演变和演唱者的情绪,才能实现伴奏与演唱的完美配合。  相似文献   

17.
在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他努力实践着对于歌词、旋律、钢琴伴奏三位一体的艺术处理,显见出非同一般的创作设想与艺术造诣。文章拟从钢琴伴奏声部入手,从主体音型、造型化织体写作与抒情性表现手法等方面,对黄自艺术歌曲之伴奏音乐若干特色作一较为细致、扼要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非仪式性音乐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形本来是单纯的器乐演奏、徒歌(清唱)、但歌(清唱加帮腔)和带有局部伴奏的演唱,音乐和诗一向未能全程相配;这种情形到建安时代发生一个大的变化,曹操将自己的诗作全程配以器乐演奏,成为所谓“乐章”,此事对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汉王朝的衰微和崩溃,原先音乐机关保存的雅乐和俗乐都严重亡佚,在建安时代因诗-乐配合新方式而得到促进的音乐创新中,新的“清商三调”渐渐形成;到曹丕、曹睿的时代,新的“清商三调”全面确立,并在后来长期流传。建安诗歌创作的不少问题都可以由当时诗-乐关系的新变动得到某种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9.
《春的音画》是我国青年作曲家刘丁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作品在思想内涵、音乐形式和创作手法上都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才华。本文通过对《春的音画》的曲式结构、旋律形态、词曲结合、和声技法、钢琴伴奏等方面的分析,对其创作特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而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可以说达到了歌曲艺术的巅峰,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包括各种体裁在内的大量优秀作品,使钢琴伴奏不再是歌声的附属品,加强伴奏声部在音乐形象上的独立性,特别是在对音乐形象的刻画、环境的描绘、以及用音乐语言进行人物与景物对话的诸多发面,都能发挥出有效的艺术表现作用。本文从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几种钢琴伴奏类型出发,通过研究强调突出歌曲旋律部分、补充歌声旋律涵义、塑造歌曲的意境等内容,进一步的说明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特殊地位和给予演唱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