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通过对党的观念、党的性质和全部主要任务的不断总结、概括提炼出来的。党对其根本宗旨的概括与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色。党对其宗旨的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创新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由五个历史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新的历史阶段,党更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实践与实现其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其与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政治行为准则。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对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根本性转变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特征,以党的建设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关注、不断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重要手段,以不断加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建设为保障,来探索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毛泽东“人民情结”的集中概括,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日益形成,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内涵丰富、全面系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来真正地实现为人民服务.这对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力求阐述在新时期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共产党员必须发扬"五种"精神,坚持"五个"做到,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回答了党"为了谁"的问题,表明了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党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回答"为谁服务什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以什么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以为人民谋利益为中心,将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服务人民的出发点、内在要求、实质内容、首要任务、基本遵循、落脚点。而以为人民谋利益为中心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必须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一切向人民负责的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高为人民谋利益服务本领、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为人民办实事和办好事。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本文探讨"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党的全部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  相似文献   

8.
徐鹏 《华章》2011,(2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它的提出产生于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如今伴随着党和军队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今年,在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她被作为一个重要问题突出出来,而且其精神实质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全党全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来看,我们党在任何时期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而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与时代相契合,在当今时期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适应社会发展,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阶级性的最高表现是其先锋队成员———共产党员的党性 ,而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集中体现 ,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早就载入党章。我们党也正是在实践这一根本宗旨的过程中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与支持 ,从而不仅带来了党自身的发展壮大 ,而且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但是近些年来 ,党内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恶性蔓延 ,有些党的干部、尤其是少数中高级干部相继走向堕落与毁灭。大量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 ,随着执政地位的取得和活动环境的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The Economic Aims of Education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This article explains and defends the idea that economic aims of education are as legitimate as any other, particularly liberal, aims. A particular conception of education is developed, which involves a significant vocational aspect, with two aims: individual fulfilment through employment and social well-being through economic prosperity. This account is to be contrasted both with training, which may b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education but which is not to be identified with it, and also with instrumental for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at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need for satisfaction in the workplace. This conception is defended against various possible objections.  相似文献   

16.
Ethics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Edited by Daniel Callahan and Sissela Bok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0, 315 pages, index, $19.50. Reviewed by Linda M. Hansen

The Assessment of College Performance: A Handbook of Techniques and Measures for Institutional Self-Evaluation By Richard I. Mille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79, 374 pages, $15.95. Reviewed by Burton L. Grover

Showdown Semester: Advice from a Writing Professor By Martin Russ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1980, 214 pp., $9.95. Reviewed by Marco A. Portales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对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很容易相混淆的概念,在我们的教育学和很多教育著作中,对此也是不作区分的。其实,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教育目的的变化往往表现为教育理解方式的变革,而教育目标则具有可经验特征,表明教育可经验的一面。本文就两者的关系、标志和意义,作一粗浅分析,期望引起教育学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