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赵贞吉诗文集注》本所收266篇文章为评述对象,对明代中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文学家赵贞吉的学术思想、政治建树、道德境界、文章成就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罗宁 《语文知识》2008,(4):46-49
赵贞吉是明代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著有《赵文肃公全集》二十三卷。1999年巴蜀书社出版了由官长驰整理的《赵贞吉诗文集注》,对于研究赵贞吉其人及明代政治史、思想史、文学史均有重要学术价值。书中注释也有一些失误和疏漏之处。文章对部分误注及排印错误做了纠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赵贞吉是明代四川的文化名人,穆宗初年曾任内阁大学士,著名的“庚戌之变”和“隆庆和议”都与他有关.在哲学上他是泰州学派的传人之一.他的诗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与杨慎、任翰、熊敦朴合称蜀中四大家.赵贞吉的诗文集几经翻刻,错误不少.目前的点校本是第一个整理本.本文简要介绍了赵贞吉的生平和赵集的整理情况.  相似文献   

4.
赵贞吉的学术思想既有对前人的继承,也有自己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出世人世说”、对“心学”的发挥、禅学观、儒佛道一家等。其学术思想几经变迁并具有博采众长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属辞比事,乃为通谈。”赵贞吉作诗,也不例外。其用典故的特点有:一、所用古人姓氏,往往与所写当事人同;二、所用故事多和当事人相切。为赵贞吉诗作注者,当应特别关注之。  相似文献   

6.
赵贞吉面对在官场上的得失,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把自身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除了性格对其政治理想的影响外,王明阳、王艮"二王"的心学对赵贞吉的政治理想也有很大影响.怎样处理好得失与生活挫折,"二王"心学思想对赵贞吉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明人赵贞吉以诗文与杨升庵、任少海、熊南沙称为"蜀四大家"。他是一位敢于怒斥严嵩误国的忠直大臣,其军事思想主要有:该战则战、该和即和的变通思想;对防务的重视和灵活布防的军事策略;主张五府分治;强调赏罚分明在军事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九月中旬,在四川新都桂湖,举行了杨升庵学术思想讨论会。来自北京、四川、云南等地的四十余名研究者、爱好者,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杨升庵是一位明代杰出的哲学家、文  相似文献   

9.
赵贞吉《归山好》抒发了他对明代嘉隆年间险恶政治的忧惧以及对仕宦人生的失望和懊悔,同时也客观地揭示了封建仕宦文人普遍的人生体验,他们年轻时狂热地追求仕宦,中年在宦海沉浮中彷徨徘徊,晚年荣华散去,深悔自己的仕宦人生选择。后人关于此词的追和之作颇多,这些和词承袭了原词厌倦仕宦的主旨,同时在主旨及内容上又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0.
王九思是明代中期一位较为重要的文学家。在其现存的830首诗歌中,有愤世嫉俗之诗,有忧国忧民之诗,有隐逸闲适之诗,也有怀古忆旧之诗;其诗作苍古悲凉,意境浑厚;质朴清新,不事雕琢。  相似文献   

11.
赵贞吉为内江先贤,其生平、政绩、道德、文章有赖内江人宣传介绍,整理研究.本文叙述评议了赵贞吉在隆庆万历革新活动中的思想认识、政治主张、革新方案、革新举措及可叹结局.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东江的学术思想不仅趋于成熟,而且达到古代的顶峰。学术领域的丰富多元、学术内容的包容开放、学术研究的地方特色、学术方法的直观务实以及学术倾向的人文重视等,是这一时期东江学术思想的主要特点;教育的发展、地方官员的重视、对外学术交流的发展是促进明代东江学术思想发展并形成特色的重要原因;学术思想的发展对于提升惠州的声誉、促进地方发展、塑造惠州人民务实包容的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学术界对郭嵩焘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外交思想方面,对其学术思想较少关注,本文尝试对其学术思想作一初步归纳。其特点是求真敢疑,不迷信权威;汉宋兼采,不分门户;经世致用,学以为政;研读经史,以养身心。  相似文献   

14.
明代是福建文学在元代衰微之后的复兴时期。其表现为:(一)诗人作家众多。明代福建科举成名的已不限于闽北、闽中、莆泉一带,也遍及闽西、漳州、闽东、以至海岛金门。仅状元、榜眼、探花、会元的总数就达31人。居全国第四位。加上难以数计的进士、举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创  相似文献   

15.
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学术思想界开始出现将儒家的道德哲学与经世意识相结合,“体用并重”、“内圣外王兼治”的思想趋向,并形成涌动一时的实学思潮。在明代学术思想的这个嬗变历程当中,唐顺之的学术思想及实践,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尤其是唐顺之“道器不二”、“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的实学思想阐述,在赋予形下意义的“技艺”之形上理论说明的同时,也使得原本在儒家意识中处于紧张的“德”与“技艺”得到了缓解,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构成了他在思想史中的特有意义。然而此后唐顺之的思想叉发生了转向,转向于专注于儒家为己之学的内在探求,从而展现了儒家思想在走向近代之途中的困境和局限,而这也是唐顺之学术的另一层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嘉、隆、万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史学家。其史学研究代表作《弇山堂别集》记载的内容丰富,涉及明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书中的考部,考证了明朝开国后诸史之不实,其考证方法独到,考辨成果丰硕,开启了明代中后期的考证之风。王世贞以广博的学识,求真务实的治史态度,使《弇山堂别集》所载内容详实,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成为历代明史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大礼议对嘉靖朝的人事更迭具有特殊作用,中国历史上极具典型意义. 在明代16位帝王中,除开国之君明太祖朱元璋外,以藩王身份登上九五之尊的明成祖朱棣和明世宗朱厚熄是明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位皇帝.  相似文献   

18.
朱权是明代初期一位颇具成就的戏曲作家与戏曲理论家,所著《太和正音谱》一书,是明初戏曲论著中的一部标志性著作.其戏曲理论的成就表现在“纳杂剧入乐府”、“借诗体以论曲”、“重视剧本创作”等多方面.这些成就对于助推明代戏曲创作的繁荣与发展,构建明代的戏曲理论体系等,都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与作用的.朱权的另一部戏曲论著《琼林雅韵》,虽然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但却并非“南曲韵书”之始.  相似文献   

19.
《赵贞吉诗文集注》是今人官长驰对赵贞吉的《赵文肃公文集》所作的唯一注本,这为后学者研究赵贞吉其人其文提供了极大方便。但该注本由于所用底本及其他原因,存在一些讹误脱漏及标点不当之处。本文使用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十三年刻本,对该注本一一进行正误补脱,改正不当标点,并分析了造成讹误脱漏的原因,以期该注本更加准确、完善。  相似文献   

20.
孙应鳌无疑是黔中王门最具代表性人物,其学之形成与其地位之确立,无不与其心受阳明心斋之学于徐樾与罗洪先、汝芳、蒋信、胡直、赵贞吉、耿定向、耿定理等王门后学大师级人物之影响,他们彼此"相切劘、发挥良知、张望眇悟",通过彼此之"参政、巡抚"的政治生涯,以及大量学术上的面晤与神交,共同推动着黔中阳明学在明中后期步入全盛,与此同时,这些史实亦对作为黔中王门大师级人物孙应鳌的思想系统的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