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们的教学中,习惯把成绩好的学生视为"优等生",把成绩差的学生称为"后进生",成绩和品质不好的学生叫做"双差生"。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实际需要很多教师把思想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后进生"和"双差生"身上。但在我当班主任几年的经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作为一名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一名学生.在一个班集里,由于学生基础和能力差异或其它原因,总是存在着好、中、差参差不齐的局面.我们的教育方针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喜欢学困生.把爱洒向每一名学生,让学困生早日转化为优秀生,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怎样去转化学困生呢?  相似文献   

3.
<正>"题海战术"被不少教师认为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制胜法宝,即从大容量的题海中"悟"出解题的方法,"练"出解题的速度.不少教师把成绩好差的责任推在学生身上,把学生当作解题的机器,却很少反省自己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去钻研教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教材中典型例题的教学功能,通过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下面就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几个例题为例,谈谈笔者的做法,供同行参考.例1 如图1,在△ABC中  相似文献   

4.
国际教育界已经把21世纪作为"创造教育"的世纪,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阳光教育"是一种教育目的."师范教育"是为了培养各级各类教师,"职业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将来更好地从事某种职业,而"阳光教育"则是为了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阳光学生"而进行的教育. 阳光是光明、公正、温暖、热情、自信、生机、力量的象征."阳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这些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6.
笔者所说的"差生"主要指学习成绩差、习惯差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学校、教师甚感任务艰巨,苦口婆心,费时费力,但成效甚微.如何教育"差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要更好地教育帮助这些学生提高成绩,养成好的习惯,应仔细分析"差"的原因,如此方可找到破解"差"的措施. 一、差生成因 "差生"不是自小就差,其变差的原因很复杂,但就笔者观察分析,学校管理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对部分学生变差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长期以来,多少教师"以分量人",按成绩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等,成绩好的高高在上,倍受厚爱,在赞扬声中他们快乐地成长:学习中等的承受着无论怎样努力也超越不了原有成绩的痛苦,渐渐地失去信心:成绩差的就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索性破罐子破摔,最终成为教师眼中的双差生.……  相似文献   

8.
<正>长春市宽城区第二实验小学,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用教师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起"双渠道全方位"学生责任感培养模式,使责任教育进入学校常态管理、进入课堂、进入课程、进入家庭、进入社会,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感不断增强,责任教育氛围不断浓厚,基本形成责任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9日,温家宝总理邀请中小学教师做客中南海时指出:"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生存、学会和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教育改革的内容。"学习领会温总理讲话,笔者认为这不仅为我们今后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要求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谋生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教材编排讲求"文道结合",以正面的形象对学生进行良好品质教育.因此,在语文课本中安排了许多正面的形象,目的是感受人物的品质,在学生道德认识中注入良好的道德内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我从多次听课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把学生放在课文主人公的对立面,让学生与人物进行"反比",我认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降低了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学困生是每个学校,甚至每个班级特有的群体。由于学习成绩差,他们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缺乏自信,少有成功的体验。转化学困生是我们教师的重要工作。一、激发动机,使学困生"想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会更为有效。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通过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每个学生形成积极的动机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有的教师常把学生一时不佳的成绩视为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师德是教师的良心.但师德建设不能光靠教师凭良心来做.抓好师德建设是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高举"做光荣的人民教师"这面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制度环境,落实师德建设要求,着力建设一支证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深厚的人文素养要求教师时刻把"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作为教育行为的出发点,以优良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情操熏陶学生,以公平态度对待学生,以自身人格魅力感召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相似文献   

13.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都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效率低、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的问题,让很多英语教师感到"欲教不能,欲罢不能".面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充分利用情感教育,重视发掘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相似文献   

14.
认真做好期末总复习,是每个教师的重要责任。它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把整个一学期已学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和概括,使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为此,我们打算这样做: 一、摸清儿童思想底子。在总复习之前,进行复习的目的教育。因为学生在总复习时,思想上常常有这样几种情况:平时程度好的,认为复习不复习冒关系;成绩差的,认为平时  相似文献   

15.
李涛 《快乐阅读》2012,(6):120-121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成绩的高低,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自己,而不在于我们教师。若非要说教师该为其实负点什么责任的话,那他们只是因自己没有培养好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或者没有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负点责任。伟大的教育家王思明不曾也当过老师吗?他是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传统的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忽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没有把"人"放在主体地位上,没有重视学生的人格尊严。今天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其目的就在于和谐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这是我们的教育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塑造其健全人格,成为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也成为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素质。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塑造其人  相似文献   

17.
教好优生,人之常情。优生好学,勤奋刻苦,肯钻研,善总结,所以优生人人会教,甚至有人说,优生不用教也能考好。而后进生则不然,不但成绩差,往往思想品质、意志力等诸多方面也差,教师费了大量精力教育而不一定有效果。而有些教育专家又简单把教育归纳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抹杀教师大量而不一定有成效的劳动,引起一线教师的强烈反感。把后进生教好,不但需要教师好的教学水平,更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如何教?我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学校应担负起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创新型学生的责任。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来说,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陶行知把"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当作教师的"最大快乐",我们  相似文献   

19.
后进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差、学生成绩差的"双差生".要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宋燕  刘鲲 《成才之路》2014,(13):33-33
正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把我们的爱全部倾注到孩子们的身上,用真心与真情为学生成长成才导航,我们每一位教师身上所担负的使命才能完成。一、用真心感动学生作为老师,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不管是家庭富裕还是条件贫困,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如笔者班级的学生大多比较贫困。刚升初一时,学校便让每个班报贫困学生人数。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