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在临床上观察到的一种人体特殊的生理现象——经络感传现象.经络中的“经”指的是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络”指的是络脉,是网络,经络系统的分支。气功锻炼和治病的关键是,要使“气”贯穿全身,意到气到才能有作用,然而“意”到“气”到是直接通过经络系统来完成.经络运行受阻,人体气血运行就不畅,气功锻炼本身就是通过练功疏通经络,所以经络学说也是气功锻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传统养生理论的观点,结合人体运动及针灸、气功修炼实践,对经络学说作了全面的剖析,提出:人体运动,经络通畅;经络既通,其形乃彰;经络失常,人体衰老;疏通经络,延年益寿等观点,为人们的运动健身和养生保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三一二”经络锻炼法的来源什么是经络经络学是2500年前中国先哲对世界科学最伟大的发明创造,是指导针灸、推拿、气功和中医各科的理论核心。根据经络学说,人体的一切功能都是在经络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经络失控则是疾病形成的原因,而疾病的痊愈则是经络发挥了调整作用的结果。因此,经络系统就是人体的医疗保健系统。经络是如何被证实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和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经过20年之努力,终于用三种生物物理方法证实人体14条经脉线都可以精确地测定,并和古典经络图谱惊人地吻合。他们还发现经脉线具有形态学基础,甚至动物和植物…  相似文献   

4.
经络学是2500年前中国先哲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是指导针灸、推拿、气功和中医各科的理论核心。根据经络学说,人体的一切功能都是在经络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经络失控是疾病形成的原因,而疾病的痊愈则是经络发挥了调整作用的结果。因此,经络就是人体的医疗保健系统。经过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近二十年的研究,我们终于运用三种生物物理方法证实人体14条经脉线都可以精确地测定,并和古典经络图谱惊人地吻合,无可争辩地证实了人体经络的客观存在。这一成果被国家科委授予首届“星火杯”创造发明特等奖。并引起了世界各国医学界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新体育》2011,(4)
按摩又称“推拿”,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解剖与人体工学,用手法(或模拟人手的仿真器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舒佑辉 《武当》2005,(12):15-16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路径。经:经系径路,譬如途径,贯通上下,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络是脉络,譬如网络,它比经脉细微,纵横交错,网布全身,是经络系统的分支部分。经络与人体五脏六腑密不可分,经络中的经气,源于脏腑之气。所以,经气的虚实,又决定于脏腑的盛衰,人体通过经络的作用,把所有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武术与传统医学,数千年来同是在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区域内发展着,传统医学理论对传统武术理论和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经络学说在武术中的运用,是传统医学理论对武术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文章对经络学说与点穴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科学的经络学说,或许正为武术的浪漫追求提供了一块坚实的土地或可以望及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杰 《武当》2011,(2):47-48
经络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而经络学说更是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指导着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作为祖先留下的实践精华,经络学说上的突破将促成整个科学体系的伟大突破。自经络学说悄然于中华大地出现起,它便一直指导着我国历代医疗卫生事业。从现存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  相似文献   

9.
姜寿海 《武当》2009,(11):32-33
经络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路线,二是功能。经络的路线在人体线路图上较清楚,但它的功用较为复杂而难理解。这个问题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亦有所讲解:“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即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相似文献   

10.
一、健身经络(一)经络概述人体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义,是经络系统中直行的干线,多循行于深部。"络"有网络的意义,为经的分支,犹如网络一样遍布周身,无处不至,分布部位较浅。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全身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经络遍布全身,有规律性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和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二)经络分类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组成。经脉主要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大类,络脉有别络,孙络,浮络。现将经络的组成用下表表示。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学的理论根基是中医学经络学说,它们之间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应加强研究中华武学与中医学经络学说的关系,促进中华武学和中医运动学的发展,以求培养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2.
扳指法是其它气功流派所没有的,是本功法的最大特色和关键所在。俗话说“十指连心”,这深刻地揭示了手与大脑及五脏六腑的密切关系。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告诉我们,人的十指为手三阴经脉之终端,又为手三阳经脉之起点;而手三阴、手三阳经脉,与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之间又存在着“同气相通”的关系,再加之我们要求在扳动手指时尽可能地同时扳动相应的脚趾。因此,我们有规律地扳指所产生的脉冲信息,就可同时作用于十二正经、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具有密切联系,两者的发源、功用和功法基本相通。太极拳是综合地继承和发展各家拳法,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步协调动作,结合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等运动为基本运动形式,是一种内外兼修、轻灵柔和、缓慢沉稳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运动损伤方法,文献资料法、分析与综合法表明:我国传统医学疗法——针灸法对治疗运动损伤有显著效果。它是以经络传导为依据,通过刺激体表一定的部位,利用经络的传导而起到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疏通经脉,去淤生新而使损伤组织恢复正常来实现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气功与体育教学气功在保健医疗和养生的长期实践中,吸取了中医的经络学说作为它的理论基础,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各种不同流派。它的作用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在意识主导下,用特定的方法进行锻炼,促进人体内气运行,疏通经络,调和血气,平秘阴阳,增强元气,调整身体内部功能,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正因为气功在身心锻炼上有它的独特风格和强大的生命力,才使气功几千年来在民间流传不衰。现代体育着重于外部“身形”的锻炼。当然,在身形锻炼的过程中,对体内各器官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气功在医疗保健上的独特作用,则是现代体育所无法相比的,换句话说,也正是现代体育所应吸取的精华。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借鉴气功所特有的防病、治病、强身的医疗保健作用,适当进行气功  相似文献   

16.
蔡昱 《武当》2008,(8):43-43
气功推拿是中国传统医疗手段之一。它要求术者具有一定的气功基础,并掌握一定的中医理论。气功推拿广泛运用于推拿所适应的任何病症。 要学好气功推拿,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内功功法,诸如南少林一指禅内功、少林周天搬运功、少林达摩易筋经、武当剪刀手、太极功等等。下面介绍一下气功推拿常用的几种手法。  相似文献   

17.
'经络调理法'是我国中医和武术修炼中的传统调理方法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以中医经络学说和藏象学为理论基础,在民间广为流传。近年来,其中的经络捶疗调理法和传统养生功法应用于调节青少年近视、弱视以及眼底病等多种眼疾,均收到一定效果。有关专家表示,以中医和传统养生功法为基础的经络调理法应用于眼保健,不仅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舒佑辉 《武当》2006,(4):11-12
人体经络学说,是中国特有的发明,也被公认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千百年来,经络学说早已渗透于古老的太极拳中。传统太极拳每一式的完成,都是意气循行于经络, 每一式都有特定的守窍(穴位),并与人的五脏六腑相通,故能起到气血通畅,阴阳和谐,祛病延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丽芬  周军  茹凯  樊小丽  赵波 《精武》2011,(A1):5-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实验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筛选出北京市海淀区政法大学社区的身体存在不同病症的50名退休教职工,运用健身气功与脏腑经络检测仪及中医基础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筛选的受试者进行三个月健身气功的教学。在教学中运用脏腑经络检测仪,对锻炼前后受试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得出受试者病症改善率达到94%。其中38人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通过对测试人群的数据掌握和调查,脏腑经络检测仪检测出的结果95%的与医院检测的结果吻合。该模式具有可行性和较好的实际运用价值,可以在社区健身教学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0.
循经修太极     
林泉宝 《精武》2003,(8):27-27
经络学说和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理论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无不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灵枢》云:“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说明了经络学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