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源条件下,钼酸铵浸种对油菜产量、品质及氮磷钾(NP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O3 Mo对提高鲜食油菜的鲜重和干重具有显著作用;NH4Cl Mo对油菜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NH4NO3和(NH4)2SO4与钼配施效果不及NH4Cl。同一时期内的油菜植株Vc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在NPK的吸收方面,不同种类氮肥的阴、阳离子与钼互作效应不同,硝酸铵与钼配施时,钼与NPK均表现协同作用,而NH4Cl和(NH4)2SO4与钼配施时,钼与氮、磷表现协同作用,而钼与钾表现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地下水水位为2 m时,不同浓度的咸水(1.5、2.5、3.5和4.5 g/L)灌溉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分蘖干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咸水的浓度为1.5 g/L时,平均株高为58.9 cm,平均叶面积指数为5.69,平均分蘖干重为1.41 g,平均叶绿素含量为26.39 mg/L;与1.5 g/L浓度咸水灌溉相比,浓度为2.5 g/L时平均株高、平均叶面积指数、平均分蘖干重和平均叶绿素含量分别减少1.8%、10.5%、10.6%和1.7%;灌溉咸水浓度为3.5 g/L时平均株高、平均叶面积指数、平均分蘖干重和平均叶绿素含量较1.5 g/L时分别减少4.6%、22.8%、22.0%和3.6%;灌溉咸水浓度为4.5 g/L时平均株高、平均叶面积指数、平均分蘖干重和平均叶绿素含量较1.5 g/L时分别减少8.5%、29.0%、27.6%和5.6%.灌溉咸水浓度越高,对冬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稀土元素对油菜生长的影响,选用稀土高效多元素增长剂一植乐,在皖油9号油菜上进行了喷施和拌种处理,并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油菜应用稀土元素后,根粗,根长,须根数,叶绿素含量,Vc含量都较对照明显提高,方差分析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油菜鲜重增产36%以上,稀土元素对油菜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别利用0、0.0001、0.001、0.01、0.1、1.0、10、100 mg/L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对两系杂交水稻"开优8号"的种子进行消毒后浸种处理。通过在智能光照培养箱中培养、观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A浸种对"开优8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001~0.01mg/L NAA溶液浸种能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提高水稻幼苗中的叶绿素、POD和CAT含量,提高水稻幼苗的抗逆性,其中最佳浓度为0.001mg/L,而0.1~100mg/L NAA溶液却抑制幼苗生长,降低叶绿素、POD和CAT含量。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电导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在温度20-40℃,质量浓度为1.O-6.0g/L条件下,溶液质量浓度与电导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在0.99979-0.99994之间),此方法回收率达99.3%,RSD为0.04%.该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乌塌菜种子在发芽初期对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溶液的耐受性.方法:以乌塌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EG溶液(0、50、100、200、300、400 mmoL/L)对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萌发活力指数、相对伤害率、主根长、下胚轴长、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乌塌菜种子在PEG浓度为50 mmol/L,其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指标分别为108.7%、70%、3.8 mg/g·FW和0.132 μg/g·FW·h,均显著高于对照,而100 mmol/L PEG溶液处理其相应指标分别为95.6%、61%、3.0 mg/g·FW和0.125μg/g·FW·h,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随着PEG浓度的逐渐升高,对各指标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乌塌菜种子可耐100 mmol/L的PEG胁迫.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威优64和华优63开花前或开花后6~7天追施氮肥或氮钾肥,可以提高生育后期剑叶的光合强度,上部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地上部各器官的蛋白质含量和剑叶硝酸还原酶活性。花前施氮使华优63开花期真正光合强度比对照高71.38%,灌浆—黄熟期高58.22%。化前施氮钾使威优64真光合强度在开花期比对照高49.10%,灌浆末期黄熟初期高38.90%,开花期和灌浆末期至黄熟初期的上部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明显提高。花后施氮钾处理的华优63灌浆末期至黄熟期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也都明显提高。花前施氮钾使华优63开花期叶片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高83.33%,威优64灌浆末期至黄熟初期叶鞘和茎秆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54.55%和66.07%,穗部和叶片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高18.53%和18.99%。花前施氮钾处理的威优64开花期剑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高2.63倍,灌浆末期至黄熟初期高19.5倍。  相似文献   

8.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水杨酸浸种对盐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0mmol/L NaCl溶液浸种显著降低了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及胚根长和胚芽鲜重;1.0mmol/L以下浓度水杨酸浸种使盐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量随水杨酸浓度提高而显著增加;2.0 mmol/L水杨酸浸种对盐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3.0 mmol/L水杨酸浸种进一步降低了盐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量。结果说明,较低浓度水杨酸浸种可缓解盐胁迫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减轻西瓜种子萌发期盐胁迫伤害的最适水杨酸浓度为1.0 mmol/L。  相似文献   

9.
用0.1~1.5 mmol/L的亚精胺浸种处理水稻中籼898种子.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呼吸强度及发芽率;增加秧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根体积、干物质重,有很好的促根壮苗作用;以1.0 mmol/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豆(Glycine max)品种"日本青"和"韩国三青豆"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实验进行土壤锌、铬复合污染模拟,探讨不同浓度矮壮素浸种和喷施处理(0、0.50、0.75、1.00、1.50、2.00g/L)对大豆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鼓粒期,矮壮素喷施和浸种降低了"日本青"和"韩国三青豆"根际土有效态锌含量,但与对照相比降低程度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浸种浓度0.50g/L处理使"日本青"和"韩国三青豆"根际土有效态铬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喷施浓度为2.00g/L时韩国豆根际有效铬含量也极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1.
紫色马铃薯Bora valley花青素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马铃薯的全薯、薯皮、薯肉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溶剂浸提(95%乙醇,0.1mol/L盐酸)法、超声波破碎提取法以及液氮-丙酮提取法这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对其花青素进行了提取,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比色及pH示差法计算了花青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的提取方法所测得的花青素相对浓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通过溶液浸提法得到的Bora的花青素含量为全薯为0.041mg·g^-1鲜重,薯皮0.109mg·g。鲜重,薯肉为0.030mg·g^-1鲜重.通过超声波破碎提取法得到的花青素的含量为全薯0.055mg·g^-1鲜重,薯皮0.156mg·g^-1鲜重,薯肉为0.038mg·g^-1鲜重.而通过液氮-丙酮提取法得到的花青素的含量为全薯0.028mg·g^-1鲜重,薯皮0.064mg·g^-1鲜重,薯肉为O.028mg·g^-1鲜重.其中,通过超声波破碎法得到的花青素的量较高.实验结果表明,Bora中较高的花青素含量可使其在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及制备方面拥有更广阔的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碳源对灵芝液体发酵灵芝酸生产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玉米粉、小麦粉、荞麦粉下灵芝液体发酵菌丝体干重、灵芝酸含量及产量。结果:培养基玉米粉浓度4g/L时,菌丝体干重和灵芝酸产量分别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高了1.11和1.26倍;培养基小麦粉浓度10g/L时,干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73和0.87倍;培养基荞麦粉浓度7g/L时,干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97和1.15倍。培养基玉米粉浓度7g/L时,灵芝酸含量达到最大值23.538mg/g。培养基中玉米粉浓度为4、5、7、10g/L时,灵芝酸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从生产实际考虑,应使用4g/L的玉米粉优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在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琼脂、肌醇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pH值的MS培养基上,接种甘薯茎段、叶柄、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蔗糖的质量浓度为25-30g/L;琼脂的质量浓度为8.0g/L;肌醇的质量浓度为1.0g/L;pH值5-6有利于甘薯愈伤组织的生长。基因型、外植体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间诱导的甘薯愈伤组织产量和质量有差别。1.0mg/L2,4-D与1.0mg/L KT(或6-BA)搭配有利于诱导高质量的甘薯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4.
亚精胺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0.1~0.5mmol/L的亚精胺浸种处理水稻中籼898种子,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呼吸强度及发芽率;增加秧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根体积、干物质重,有很好的促根壮苗作用;以1.0mmol/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培养学生科学系统的思维方式、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对本科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维生素C的含量检测"实验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保留传统的2,6-D滴定法基础上,新增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部分内容。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草酸,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55nm,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维生素C(Vc)在5~100μg/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5),每100g猕猴桃中Vc含量为95.47mg。通过对同一实验多角度开展研究,使学生深入掌握生物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培养学生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与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孩儿茶中消旋儿茶素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在4.0-8.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2。回收率为99.6%-102.8%,RSD为1.2%-4.2%。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一定规格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可明显提高萌发种子胚乳和幼苗中GA3、IAA含量,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理调节功能。壳聚糖浓度对内源激素含量、α-淀粉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幼苗生长特性等影响浓度效应明显,其最佳作用范围为2-4g/L。  相似文献   

18.
通过应用离子束注入小麦种子和大豆DNA溶液浸泡法将外源DNA导入小麦的研究,获得了蛋白质含量18%以上的优质变异株183个,其中蛋白质含量20%以上的4株,最高22.0%,湿面筋最高为45.09%,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变异较为突出,分别较对照增加1.5-6.0个百分点和3.0-9.02个百分点。证实了DNA片段的浸泡效果明显优于全长DNA,浸泡时间以48h的效果最好,24h的次之,10h的最差。  相似文献   

19.
借助压强传感器,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钢丝绒质量、型号以及浸泡液醋酸溶液的浓度对于钢丝绒生锈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165mL的空气样品,用0.2mol/L醋酸溶液浸泡3.0g 000号钢丝绒一分钟后测得的实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镧对大豆铝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以铝敏感大豆BD2为材料,进行50μmol/L铝胁迫处理,然后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镧(10、100和1000 mg L/L)测定大豆幼苗抗氧化及光合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铝胁迫导致大豆幼苗根系伸长率、根冠比、鲜重及干重显著降低,叶片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也均显著下降;而与铝胁迫处理相比,不同浓度镧处理对大豆幼苗根长、鲜重与干重、SOD与POD活性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其中以10 mg/L镧处理效果最好;结论:适宜浓度的镧处理能够通过增强大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其光合性能,提高大豆幼苗对铝胁迫的适应能力,有效缓解铝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